专栏名称: 数字营销微刊
关注数字经济,引领数字营销;把握行业发展大势,努力做数字产业发展的思考者、发现者、传播者;跳出传统营销思路的束缚,洞察现代企业的数字化生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他化自在天  ·  春节假期第9天,就送俩隐藏图 ·  昨天  
品牌几何  ·  如何用DeepSeek打造10w+爆款内容? ... ·  昨天  
廣告狂人  ·  被这些开工文案笑死! ·  昨天  
销售与市场  ·  大年初八,瑞启新程 ·  2 天前  
了不起的杰克  ·  段永平的商业与人生智慧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字营销微刊

专栏 | 袁俊:从白百合事件,聊聊窥视情结与伪公知文明

数字营销微刊  · 公众号  · 营销  · 2017-05-31 17:22

正文

袁 俊

顺为互动执行总裁,[email protected]


导读: 自媒体时代,每一个人、每一个工作室、每一个品牌,都可以拥有自己发声的阵地,可如何利用自有发声阵地为良好的舆论环境贡献积极力量?


华夏第一狗仔卓伟,于4月12日爆料白百合出轨,随后第二轮给出的图文信息,更现大尺度“摸臀杀”,一时间,白百合关键词高居社交媒体热门话题前列,凡签白百合代言的品牌纷纷启动危机公关程序。一直到陈羽凡声明2015年早已和白百合离婚,且为保护未成年孩子,采取保密措施——舆论声量的泯灭与舆论声量的崛起,恍若潮起潮落般。


72小时前搬着小板凳前排围观卓伟爆料的吃瓜群众们瞬间散去,留下一地瓜皮,没有人在意白百合家庭在此狗仔事件中所受的伤害,或者说,根本没有人意识到,狗仔行为满足的是公众的窥视欲望,而这种窥私欲若无法得到控制与管理,则很容易让并不光彩的狗仔队变成公知或人民英雄。


卓伟其人与其团队的历史,笔者不一一追溯,一言概之,此团队以爆料明星为己任,固然不能否认其“弘扬民族道德与社会担当”的一定积极作用,但整体而言,负面效应与积极效应相比,哪一个更大?是值得每一位旁观者需要思量的关键点。


人,有隐私权,明星也有,明星除了社会身份之外,更重要的原则是其作为自然人的生物属性和人权属性,在影视剧中扮演某一个角色,或者在综艺节目中呈现何种状态?这是一位经历过严格训练的演艺明星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显性信息,而不能绝对看作人性的枷锁。


也许,人性的复杂性造就明星同样会有私生活的灰色与不光彩的一面,但如果这种灰色或者不光彩不触犯公序良俗,仅仅只是涉及到私人道德面的临界点,狗仔模式利用自媒体时代的信息扩大特征赢取公众视线,是否涉嫌到违法?有待法律逐步规范与界定。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以白百合事件为参考,已经离异的白百合为保护孩子而封锁离婚信息,伴随卓伟与狗仔队的爆料,孩子已经知情,且受到了伤害。从白百合夫妇离异后各自拥有感情生活的合理性来说,无可指责,进一步说,白百合夫妇感情生活是不是具有合理性,与卓伟这厮何干?


自媒体尚未发达的时代,中国大陆的媒体基本由专业编辑团队把控信息的选择与编辑发布。如果笔者没记错的话,小时候还见过一些新闻报道,直斥西方媒体花边新闻的低级趣味,大有社会主义当代媒体信息观全面凌驾西方美帝庸俗低俗媚俗的理直气壮。


视线回到卓伟,回到狗仔,回到白百合,回到白百合的孩子以及前排吃瓜群众们,自媒体时代的恶趣味以及低俗围观情结,在人性丑恶面前,展现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窥私癖无视受害者的道德水准同样是从业者需要反思的。


自媒体时代,每一个人、每一个工作室、每一个品牌,都可以拥有自己发声的阵地,可如何利用自有发声阵地为良好的舆论环境贡献积极力量?


这个问题,大概不属于卓伟为首的狗仔队们的思考范围,也许在狗仔们心目中,爆料是目的也是手段,是刺激更是成就,至于爆料的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狗仔们不在乎,也没打算在乎——这可能是自媒体与泛媒体时代的无奈与悲哀。


李亚鹏曾经直接耳光扇在记者脸上,接受采访时,李亚鹏的回答是:他干扰到我家人(概意),老李的回答,理直气壮,虽社会规范角度采取暴力手段总是不足以效仿,但保护家人情况下,李亚鹏反赢得网上一片叫好。


同理,狗仔队如果没有办法自律,就得依赖法律来规范,而在白百合事件中为了流量而推波助澜的一些行业内颇有名气的视频媒体们,也该有点做人起码要有的道德底线,否则早晚会有一天或法绳加身,或被耳光抽醒。


最后,引用一个互联网段子:



问: 如果狗仔队不爆料明星,改为爆料贪官污吏,是否贪腐现象会从中国消失?

答: 如果这样的话,狗仔队将从中国消失。



MORE | 更多精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