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上财富
中国专业的高端财富管理机构,专注于高净值客户服务和大类资产配置。百万精英人士都在关注,多次入选全国自媒体20强榜单。每日精选7篇文章与您分享,涵盖政经、投资、历史和生活,让您畅享思想与财富的盛宴。公司网址:www.licai.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越女事务所  ·  个税太高,2个减税利器 ·  11 小时前  
简七读财  ·  2100+篇原创理财干货大合集,越来越有钱 ·  3 天前  
拾榴询财  ·  研究生学历不吃香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格上财富

王阳明:你所看到的世界,都是你的心看到的

格上财富  · 公众号  · 理财  · 2024-11-30 20:54

正文


作者:董平   责编:贾宁

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内容来源:2024年8月31日-9月1日,笔记侠于绍兴阳明故里举办的PPE(政经哲)2024级第三模块【东哲•心力:阳明心学】

王阳明一生汲汲于讲学论道,不仅开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心学时代,而且凭借平定宸濠之乱的功绩,缓和了明王朝内部深刻的政治危机,道德、功业、文章冠绝千古,影响世道人心既深且钜。

自20世纪以来,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便已进入了西方人的学术视野,成为与朱子学相媲美的又一东方热门学问,乃是他们进行中国问题研究的一大重要领域。

董平教授为我们讲述了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及阳明心学的“心即理”及“知行合一”。

以下为董平教授关于阳明心学课程的内容整理。


一、知行合一的内涵:
知觉、感知、知识、良知

王阳明在领悟人的存在的完整性之后,在贵阳龙场并没有讲“心即理”,而是讲“知行合一”,因为“心即理”讲起来非常复杂,而“知行合一”则相对简单。

1.行,是内外之活动

行,应理解为活动,其意思更为完整。活动包括外在身体的活动,即行动,形之动是行;也包括内在意识的活动,意之动也是行。综合起来讲的就是“知行合一”。

2.知的四层内涵

知的意思不好解。知的意思可以分几个方面:

第一,理解为知觉。

第二,理解为感知。

第三,理解为知识。

第四,理解为良知。

不论在哪个意思上,阳明先生都强调知和行是统一的,“知行合一”代表着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不是理论命题。“知行合一”就是把“心即理”这种本质存在表现出来的完整方式。现实生活中,人的存在状态无论如何也脱不开这四个面。

① 知觉:对内在知觉

什么是知觉?知觉不对外,只是对于自我存在的一种内在的知觉。人的存在首先是产生自我意识的存在,所以笛卡尔讲“我思故我在”。我们每个人作为“心即理”的存在,是具有存在的完整性的,这种完整性是包括对于自我内在的精神状态、意识状态进行知觉的能力。

王阳明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而知好色,知好色而好好色,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没有先后。闻恶臭而知恶臭,知恶臭而恶恶臭,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

用现在的话说,人的现实存在是内外心生的完整。每个人内外心生的完整存在才代表人的存在的完整性。这种内外的统一性、完整性、一致性是天生的,每一个人的存在同时获得了表达我们存在的能力。

比如,我知道我现在饿了,但只是我饿了,你们没饿,我饿了是我内在的一种知觉状态,尽管这种状态只是我一种生理在精神上的演绎,我对于内在的自我状态的一种觉知。

既然有这种觉知,同时我们天赋的本能就是把这种觉知实现出来的能力,也就是知觉和表达知觉的能力是同时共在的,这就是知行合一。

知是一种本能,表达知也是一种本能。我饿了去找东西吃,那就是行,也是能。知转变为这种能,是一种尝试,这两者是共在的,就是知行合一。

② 感知:对外在感知

人在这个世界当中存在,不仅仅是我内在的一种自我觉知,还要去感知外在的东西,同时我们也一定会把这种感知转变为一种行动。

王阳明特别强调感知,我们在这个现实世界生存,几乎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交感的过程,感的结果一定会转化为行动。感是一个过程,感的结果是知,知的结果也是感,感和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和外界感的过程当中,我们是在和他者感的过程当中,实现我们自己领悟到我们自己的存在,同时,也把我们自己领悟到的自我存在对象化到我们感的对象那里去。

哲学上说这是很繁琐的问题,但讲来讲去也就这么点事。比如早晨起来,窗帘一拉,天气很好,一阵清风,心情马上就会好起。为什么心情好起来?是你感知今天天气真好的结果。

所以,因感而知,感便是行,行的结果便是知,但你还能分开,这便是知行合一。我们是在感知的过程中实现我们自己。王阳明说“如恶恶臭”,闻到难闻的气味马上捏鼻子,不用分析成分再捏鼻子。所以,感和知是同时共在的,这恰好是人的完整性。

有人问我,看不见就不存在吗?

我们还没涉及这个存在。我们是在感的过程知,知的过程感,不断地感而知,知而感,在感知的过程中实现我们的存在。

怎么感?如实地感,还原事情的真相,是一种感;不如实地感,把红的说成白的,把黑的说成黄的,也是一种感,只不过有真伪之分。所以阳明先生要求我们诚意,真实地去感。

当然也有例外,你把一个本来不会感的对象看成能感的,这叫审美。山不会感,“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这是另外一种感。“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则是另外一种美。

而在日常生活的常态中,我们还是要求真实的感,还原真实形态,这是知行合一最重要的内容。

如何把事实拿出来,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你说这是一头鹿还是一匹马?一匹马升官发财,一头鹿砍头剁脚。

所以,说真理是要付出代价的。阳明先生一辈子,也因此而付出了代价。感知是内在的意识、知觉能力的对外运用,人本来身处各种对象交往情境之中,恰好在这个点上,阳明讲知行合一,跟科学精神讲到一起去了。

③ 知识:内外兼修

很多人说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识,是良知,良知就是道德心。这种说法不高明,人的生活的全部不只是道德,获得知识同样是我们理性健全、知性健全的表现。我们了解现象,获得现象存在的实况,还原真理。这不是理性应该有的任务吗?

阳明先生的精神是关乎人的存在的完整性的,怎么能把知识排除掉呢?所以我讲的知行合一,一定包含知识,行的过程和知的过程在过程上是统一的,这叫逻辑在真实意义上的知行。

④ 良知:道德理性

良知,的确是道德理性,道德理性本身是“心即理”作为整体的存在最后一个研究。

白痴为什么不会反思?因为白痴也许可能没有一种内在的自我存在的意识,或者没有内在的自我知觉能力或意识能力的对外应用转移到所交往的对象那里。对象只不过是做人做事两件事而已,当我们如实面对对象,客观还原他之所以如此的缘故,如实地、真实地感知对方,人的存在不能脱离知识。

如果能脱离知识,我们所有的一切,知识、感知、知觉等并不能确保我们真正的存在的道德性。阳明先生的良知不只是道德性,但良知表达出来一定是合乎道德的。

二、致良知的三个比喻:
主人翁、一面镜子、一杆秤

一定要相信,人类理性是人类共性。所以,不论学什么,都要养成一个正确的知识态度,用这种态度来对待我们交往的这个世界,还原真相,面对事实,我们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本身的信仰,因此,阳明心学坚定相信“心即理”是核心逻辑。

1.良知是本能

王阳明不曾预料的人生遭遇,他不可能提前做知识的储备,但他的临时性应对都应对得非常好,这反而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人只有放掉他全部私心的时候,不为自己的身家性命考虑,面对问题和困难,一定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人合一,我的存在一定有能力来表达我的存在。环境可以变,但是这个底层不变,不变的东西就是良知。

所以,良知是人的存在及其能力的存在,只不过这时强调的能力还只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面没有自我的思想,只是赤裸裸地面对事情本身。

致有两个意思:

第一,致是有方向的,把一个东西从外面拿过来叫致得;

第二,致敬,把内心的敬意拿出来给你看,并且让你接收到,这才是我向你致敬。

什么是良知?既简单,也复杂。

良知是关于我们本心的实在状态,也是“心即理”的这个心。他也喜欢讲本心,良知就是你的本心。

2.王阳明对良知的三个比喻

王阳明非常善于用比喻,当学生听不懂“致良知”时,他讲了三个比喻。

第一个比喻,良知是你的主人翁

什么叫主人翁?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你真正的主体性本身。说主体性你会觉得抽象,主人翁就很容易理解了。

阳明先生又说:设想你胸膛里端端正正坐着一个老头,如果这个家坐着你家主人,坐在正堂,你进进出出要不要给他打招呼?为什么是翁?年纪很大了。多大?与天地同样悠久,就是天,天道成为你的主人翁,成为你的主体。

进进出出打招呼,外面干了什么回来要向他报告。怎么向他报告,遇到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做了什么计划等等。回来之后,都要报告一番。你怎么报告?反思!

王阳明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良知,良知就是你的主人翁,每天做过的活你都要不能隐藏,也不能隐瞒。人对人说话会撒谎,人对自我说话不会撒谎。我们之所以反省,反才省,不反不省,反思的时候都很诚实的。在反省的过程中,是就还他是,非就还他非。

良知、本心、主人翁,这就是是非的准则。如果连这都做不到,怎么讲善,一定是伪善,伪善是没有价值的。

第二个比喻,良知就是一面镜子

但用镜子很容易和佛教牵扯到一起,王阳明的镜子与佛教没有关系,就是一面普通的镜子,一面真实的、不会造假的镜子,它会如实的、真实的、客观的、一丝不差地来反映你,这叫做真理。

真理,古人说成“实相”,实相也就是真相。致良知,就要像镜子一样,不要造假,真实的反应到你面前的东西,鹿就是鹿马就是马,你不能指鹿为马。

阳明先生的原话为“君子唯求其是而已”,王阳明所做的一切,归结到“求是”二字,这样普通的一句话,居然能让人感动得流泪。

什么是“是”,你看这个“是”字,上面是日,下面为正,是就是中,赫日当空,日正无垠,不偏不倚。

姜亮夫写过一篇文章《是中》,其中有个解释,古代部落有自己的图腾,就是旗子。出去狩猎打仗,都要背着旗子。到了就插在地上,表示部落驻扎在这里。同时可以用来计时,“中”,是旗子的实物和投影是一致的,中,正。

日正,为“是”。求是,就是求中,求正,求真,就是还原事情真相。用镜子来做表示,最合适、最恰当不过。

第三个比喻,良知是一杆秤

简单来说是一杆秤,其实可以展开多个层面。王阳明先生多次用过这个比喻。把秤的意思搞清楚了,很多意思就搞明白了。以前的秤有秤杆,有钩子,还有拎起来的绳,还会有个秤砣。

首先,这杆秤什么都不勾,能不能自己保持平衡?要知道,秤什么都不秤,保持平衡的那个点,这个时候是零的。

其次,秤砣有一个雅号,权。过秤,就是权衡,衡是权的目的,权是衡的手段。权一定要变的,所以叫权变,变来变去,达到衡的那个点不能变了。

中国人在这个秤上讲究很多。现在王阳明告诉你,我们的良知就好比这杆秤,我们也要权宜,权变,权衡,总之,衡是目的,任何时候都能保持衡。现实生活当中处理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仅仅是暂时的中,叫权宜。

这个中是暂时的,仅仅对这个事物而言。但什么是执中不变的?无轻无重,无是无非,无善无恶,这叫大中至正。中,就是知轻知重、知是知非、知善知恶。

王阳明在入仕途之前,没有遭遇到那么多的流言蜚语,入仕途之后遭受到各种诽谤与流言,处于不断地是非善恶之中,没有点定力还真的受不住。

定力定在什么地方?大中至正。你要清楚自己的真实状况,不为外界的舆论所左右,始终立于大中至正之地。这才是致良知。

这三个比喻足以还原阳明先生的良知。王阳明最后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知好恶就尽了是非,知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世上做事,是非最重要。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古今中外对此很一致,道德行为不以任何外在的功利目的所主导,反之,任何外在的功利目的主导(即使是善)的现实行为也是不道德的。

当对于某一种具体的善的号召成为风气的时候,虚伪欺诈同时也就发生了,就走向了道德的反面。

最早揭示这个道理的是老子,最为透彻。王阳明也是这个意思,每个人都要仁义礼智信,你不能为了什么而去做所谓的道德的事情。理论上来讲,道德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成为手段。为了什么而做道德的事,道德就成了手段,也就走向了道德的反面。

致良知,是还原事情的真相,保持心灵的大中至正。观照各种与我交往对象的大中至正,我们如实的、真实的、一丝不苟地反映,不要执着,时刻保持住自己的大中至正。

三、万物一体

我们如此这般地致良知,还原事情真相,寻求真理,实现真理,到最后就达成了万物一体。人和天下万物一体,是致良知的一个基本结果。

心外无物与万物一体,实际上是一回事。

王阳明讲“心外无物”,是在不了解王阳明的情况下被说成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的根本原因。

因为我们相信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的,客观物质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三句话,相信吗?你怎么确认世界是物质的?你怎么知道物质是客观的?马克思说哲学家只是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如果客观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怎么改造世界?

西方只有唯心主义存在,并没有所谓的唯物主义存在。唯心主义在哪里存在?在上帝那里,上帝才是宇宙最初的心,也是最后的心。上帝创造世界并不用物质,所以质料的原初存在就跟世界没有关系。

《圣经》的第一句:“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被翻译为“太初有道”,意思是“起初,圣言(即上帝的话语)就已经存在,圣言与上帝同在,圣言就是上帝”,这句话揭示了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话语(即圣言)的同一性。‌‌

上帝一开始都是说话的,先区分了天空与大地,然后说天空中要有光,于是天空中就有了光。所以,这个世界是上帝说出来的,它不是物质的对象,不论天空、光,还是别的什么,都只不过是上帝意志的对象化,在这个情境之中才适合用唯心主义这个词。有形的上帝成为宗教,无形的上帝就在哲学家的课本上成为哲学。

康德和黑格尔在我们的区分中,康德是主观唯心主义,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

只不过康德承认人理性的伟大,理性可以为自然立法,上帝的绝对理念是不可认知的。到黑格尔,绝对精神绝对理念可以展开,展开的过程就是历史,展开的空间就是世界。

中国人也讲宇宙,西方人也讲宇宙。中国人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西方说空间为宇,时间为宙。但不论中国人,还是西方人,最直接交感到的、感触到的、感觉到的、感知到的就是空间存在,空间比时间更能直观地意识到,所以空间在前,时间在后,但宇宙从来都不分开讲。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有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从理上讲,“心即理”,世间没有任何事情在理之外,当然“心外无物”了。

第二个层面,从经验上讲有两个层次,心外无物和天下万物一体是同一个事情的两面,因为一体,所以心外无物。

王阳明说:“人和天下万物为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这个世界无非阴阳五行,身体的不同部位对应不同的金木水火土,外面的金木水火土,吃进去的也是金木水火土,这是经验的第一验证,但这个不重要。

经验的第二验证才是阳明先生特别想讲的,稀奇古怪的解释也最多。他晚年带学生去游览会稽山。

学生问:先生讲心外无物,人心和天地万物为一体。山中花都是自开自落,怎么都在你心内,不在心外呢?

王阳明的回答非常美妙:你没来这座山的时候,没有看到这朵花的时候,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到了这个山里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个花在你心里就一时分明起来。所以,此花就不在你的心外。

这是多么美妙的解释,他没有说你没来的时候,山里的花是不存在的,而是说此花与汝内心同归于寂。寂是事物的存在的状态,是不显明的存在状态。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从理论上面来说,我们人对世界的认识能力、把握能力、领悟能力是无限的,但事实上你能把世界上所有的存在都认知完毕吗?没有被你认知的存在就是“寂”的状态,但不是不存在。人的使命恰好是让那些寂的存在物显明起来了。

再收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定我们在此之前不认识。在不认识之前,你存在吗?如果你问我,我怎么回答?我只能说不知道,这不是不可知论,而是在言说真理,表达事实。

当我们见面一介绍,当下认识了,立即马上当下,以你当时真实、实在的方式向我开放,马上我的眼耳鼻舌身意开放,于是马上转变为明,明就是显。这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常识,一种常态。同样,我们分别后,如果再问我们认不认识,我是知道的,因为你的存在对我来说已经是显现的,已经是开明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包括意识、身体的活动)不断地建立起与他者的关系。

在建立这种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就把对象对我原本是“寂”的存在向显明转变。只有把它转变为显明了,对象物的存在对我来说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只有建立起联系,建立起心的联系,意义才显现出来。

什么叫“心外无物”?

日常生活当中,实际上在我们每一个人,平常人、普通人、一般人,有大量的东西在我们的心外。如果一个人的心里只有一样东西,就是他自己,这种人与世隔绝,绝不会成为圣人。普通人的心太狭窄太狭隘。

所以,王阳明先生的心外无物,实际上要求我们打开心扉,把对原来对我们不显现的存在物,天下人民、苦难者、受难者,通过我们的实践活动纳入我们的主观世界中来,让他们的存在对我而言是明显的,而不再是一个客观存在。因为纯粹的客观性恰好是不可知的,纯粹的客观性对我而言是没有意义的。

心外无物是人生的境界,是生命的境界。王阳明说,心念是无止境的,只要打开心念,天下万物都纳入进来,才可能成为圣人之根基。

如实地、真实地把原来对我是未显现的,现在要把它转变为显性,用我的心和对象事物联系到一起,对象的存在的那种纯粹的客观性才被解构。被解构了,纯粹客观性的存在物才成为我关心的存在,它的存在的意义才向我开放。

从最后的境界来说,一定可以对天下万事万物都和我的心建立起关系的连接,让他实现,也就是变为还原实相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心外无物或者无心外之物,与天地万物一体,实际上是圣人的境界。

四、阳明心学的最后四句之教

明嘉靖六年,王阳明被重新启用派往平叛广西思田之乱。出发前在天泉桥(今绍兴市越城区阳明故居遗址碧霞池)与学生钱德洪、王畿探讨“四句教”(王阳明的核心教义):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阳明先生在绍兴讲学时,学生达到了300多人,他一个人教不了那么多,于是让两位弟子(钱德洪、王畿)先讲,最后王阳明出面打通关节。

这两位弟子在给新进门的弟子讲观点时也要讲这四句,但讲的不一样,王阳明也知道这个情况,于是在离开绍兴前再给两位弟子释惑。

钱德洪说:“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本是无善无恶的;但人后天有习性,因此意之所动也就有善有恶,知善知恶是良知本身的能力,圣人所教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其实都是恢复天命本体的功夫,如果习性没有善恶,物也没有善恶,这些功夫也就不需要讲了。”

王畿说:“我认为这四句讲的都是后天,就我们的现实来讲,先天即后天,心之体如果无善无恶,那么意就是无善无恶的意,知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

王阳明对二人说:你们说的都对,但都有偏。

他先肯定了王畿的说法:有的人是上上利根之人,特别聪明,根基特别好,本体就是无善无恶的,一旦领悟,就能把无善无恶之心贯彻到底,没有私心介入,起心动念都是无善无恶的,都是大中至正、处于公心的,如此这般去做就是致良知,就是格物。

然后又说:上上利根之人即便有,也很少,绝对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不可能将无善无恶贯彻到底。每个人都可能致良知、大中至正、无私,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无善无恶的心之本体。

但是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是有眼耳鼻舌身的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人,不能确保生活中每一个意之动,都是大中至正。

从经验讲,我们跟各种人和事打交道,免不了会有私心杂念,看到高官厚禄会羡慕,看到美好的东西也想拥有,这是普通人的日常情态。有善有恶意之动,这就是日常生活总不可避免的情态,没关系,我们终究是有良知在的,当你有想法的时候,良知同时出现,告诉你不能那样做,就是为善去恶,就是格物。

最后王阳明对两位弟子说:你们两位相须为用,晓得可以有上上利根之人,但更要晓得,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以后讲学,千万不要丢掉这四个宗旨,基于这四个宗旨对不同人的情况加以指点,就不会产生偏差。

天泉证道其实也是阳明先生的最后之教,而这最后之教并没有被他这两位大弟子完整充分的理解和继承,二人的分歧最终导致阳明心学的分化。

王畿主张无善无恶,最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最后走向王阳明的反面。钱德洪挺讲规矩,知轻知重,止于至善,恰到好处,守住了规矩准绳,但人心都不愿意受束缚,开始接受的人比较少。

其实我们今天也面临着这样的危险,普遍意义上阳明心学没有门槛,但实际有门槛:至少你要确认,要相信善念、正义,相信人间道义存在;其次,有一定的知识预备,有了知识更有条件成为圣人。

圣人是我们的一种人格理想,有了这样的人格和尺度给我们加持好,我们至少能做到少犯错误,少作禽兽不如的事情。

五、格物致知与致良知

良知不是道德意识,是大中至正,是本体,所有善恶好坏都是经验上讲。脱离了经验,没有善恶。阳明讲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是很要紧的,良知本身无善无恶,正因为无善无恶,所以知善知恶。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讲的格物致知完全不是一回事。

朱熹之所以讲格物致知,是他也想成为圣人,他认为成为圣人是知识活动,知识越多,成为圣人的可能性越大。圣人无所不知,知一切万事万物。朱熹他讲“性即理”,认为我们的本性是道,那么理在哪里,理在天下一切事物之中。

朱熹强调“理一分殊”,“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天地万物的理,只是一个理,分开来,每个事物都各自有一个理,千差万殊的事物都是那个理一的体现。

所以,朱熹的格物致知,就是还原原本的理。

有人问朱熹: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什么时候能够格完呢?朱熹用了一个词—真积力久。真心实意的积累,持续的用力坚持下去,今天还原一个事物,明天还原一个事物,终于一天会豁然贯通,一旦豁然贯通,一切事物都搞清楚了。

阳明先生的格物致知是什么呢?

格也,正也。物者,事也。格物就变成了正事,物无不正,事和物有差别,物是排除了人的活动的对象或客观存在,事是一定有人的活动介入的。

在王阳明那里,致良知和格物致知是一回事,就是要把事情做正。格物就是正事。怎么把事做正,就是致知。格物和致知是同一个事物的两面,致良知才可能把事情做端正。怎么做端正,合乎事情本身的致良知的四句教。

最后他特别强调,要事上磨练。在做事的过程中磨炼自己,展开自己的无善无恶心体,在做事的过程中发现我们自己、实现我们自己的存在。

把你所有一切,你这一生,把所有经过你手的事,都能做到大中至正,没有偏差,事情真是还原出来,你就是圣人。所以,圣人代表着人格的健全完整。

以出世间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致良知,就是大中至正。

唯其如此,我们的境界才能高效,我们才有可能真正不堕落到一己之私心、私利的圈套当中去。如果我们真能时时刻刻都做到大中至正,你不用担心你成了圣人还是没成为圣人,你至少是一个格健全的人。

人,以人格健全为最困难。

事上磨练,怎么知道事上磨练得如何呢?

第一,一定要说诚意。

诚,诚实,诚也是真。天道至诚,不会骗人的,至诚,天之道也,人之道也。几点几分太阳出来,一定会出现。所以,向诚,实现诚,这就是诚之,这就是王阳明说的诚意。

第二,大学之道,以诚意为本。

真诚、实诚,把诚意如实地呈现出来的,就是对天道的人间价值的实现,现世的人生就是诚意的实现。

结语

我们今天关于阳明学的研究,首先需要避免把它神秘化,更应该避免把阳明先生这个人本身神秘化,而应该把他还原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真实的历史人物,并且把他放回到我们古典思想的整个脉络当中去。

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领会到阳明先生心学的真精神,才有可能真正对我们今日民众的日常生活有益。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