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鱼羊史记
「鱼羊」意为「鲜」,鱼羊秘史,访远古之鲜,揭万世之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河南一项目入围! ·  2 天前  
国家人文历史  ·  晚清的“费洋古”们,在海外经历了什么?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鱼羊史记

惊世一战!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王者,历史上真有这么一个人!

鱼羊史记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6-29 21:00

正文

点击上方「 鱼羊秘史 」关注,每晚八点推送

回复「 揭秘 」,看欲罢不能,闻所未闻的野史奇谈



▼点击下方音频主播鱼公子为你讲古▼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是关羽在曹操赞扬他勇猛时,夸奖张飞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将领勇猛异常。原文是,操曰:“将军真神人也!”关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操大惊,回顾左右曰:“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关羽的意思是说:“我没什么值得夸耀的,我弟弟张飞张翼德在百万敌军阵里取回敌军最高将领的头就跟在自己兜里取一个小物件一样。”


然而在历史上还真有那么一个“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人,唐代胡璩在《谭宾录》中就记载了这个人,他就是唐玄宗年间的龟兹王族后裔白孝德。


这个白孝德,勇猛强悍,精于骑射,尤善使两支短矛,好生了得。后应征从军,因屡立战功而受提拔担任下级军官。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安史之乱,白孝德随军入关勤王。朝廷收复两京后,白孝德因功升任副将,隶属河北节度使李光弼麾下。


乾元二年(759年),叛军首领史思明攻打河阳,先派其骁将刘龙仙率军前来挑战。刘龙仙自恃武艺高强,不把唐军放在眼里,大骂李光弼。他骑马站在河提上,把两只脚放在所骑的马鬃上,大骂李光弼叫阵。李光弼登上城头向下望了一阵说:“谁可以把他的头取来?”手下大将仆固怀恩请求前去,李光弼说:“你去不行,这不是大将干的事,还是选一个职位低的吧。”于是左右说:“偏将白孝德可以胜任。”李光弼就让人把白孝德叫来问他:“去把那家伙的头取来行吗?”并用手指了下城下。白孝德肯定地说:“行!”李光弼又问他:“你打算带多少人去?”白晓德略一沉思回答:“我一个人就行,人多了反而碍事。”李光弼非常赞赏他的勇气,说:“好样的!”又问他需要什么帮助,白孝德说:“最好有50个骑兵先在军门那儿等候,等我进入他们的阵地后再跟着前进,另外请大家在城上呼喊为我鼓劲儿,其他的就不用了。”



白晓德稍作准备,就挟着两只矛,策马前进,开始渡过城外的一条小河。他刚渡过一半的时候,一直在城上看着他的仆固怀恩高兴地说:“他能把刘龙仙的头提回来!”李光弼说:“还没到见分晓的时候,你怎么就能肯定他能赢?”仆固怀恩说:“从他骑马过河时所选择的道路很偏僻上看,他做事很稳妥,万无一失。您就放心吧!”当白晓德渡过河时,刘龙仙并没有理会他,因为他看见只是单枪匹马过来,脚依然放在马脖子上没有挪下来。等白晓德离他近了时,他刚要把脚拿下来,白孝德冲着他摆摆手,示意自己的到来没有威胁。刘龙仙见白孝德来时并没有多少敌意,也就没把脚放下了。待到白孝德又走近些时,刘龙仙又要把脚放下来,准备认真对付白孝德,这时白孝德边走边对他说:“侍中让我来跟你们谈谈,没有什么事。”又给刘龙仙一颗定心丸。当白孝德只离他三十步远时,刘龙仙开始骂起来,白孝德不动声色地听着,一边向前,一边寻找机会下手机会。等离他只有十几步时,白孝德突然问:“叛贼你认识我吗?”刘龙仙一听这话,犹豫了一下说:“你是谁?”这时白孝德已经到了刘龙仙的跟前,于是他大声喊说:“我是大将白孝德!”刘龙仙骂道:“你算什么猪狗!”突然,白孝德发出一声震人的怒吼,挺矛向前刺去,这时城上的人开始大声喊叫助威,50个骑兵也冲了过来。刘龙仙看已经来不及射箭了,转身就想绕过堤岸回到自己的阵营里来,但是白孝德紧追上去,将他刺下马来,取出腰刀砍下他的头,提着回去复命了。叛军见状非常惊恐,便仓惶的败逃而去。白孝德百万军中智取敌将首级被传为神奇,他因功升任镇西、北庭行营都知兵马使。



宝应元年(762年),由于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荔非元礼贪婪残暴,经常克扣军粮,鞭打将士,因而激起将士哗变,杀害荔非元礼,推举白孝德担任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年),改任鄜坊、邠宁节度使,奉命抗击侵扰唐朝的吐蕃。兵马副元帅、汾阳郡王郭子仪怕他兵力单薄,派其子朔方都知兵马使郭曦率领一万精兵前来助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