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地产电商研究院
养心休闲、康体养生、文化旅游……在健康中国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生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为人们对幸福生活基本诉求的今天,那么什么是康养小镇?它的规划思路、建设标准和开发类型都是什么?
康养小镇建设相关政策:
康养小镇是指以“健康”为小镇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形成的生态环境较好的特色小镇。国务院在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应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健康绝非小事,它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注重全民健康,近年来,无论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与康养相关的政策频出,致力于推进健康中国、健康产业的监督、管理与发展,为康养小镇的发展提供支持、引导和推动作用。
国家及省市陆续出台了系列政策,大力支持医疗健康旅游产业发展。2015年11月17日,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概念,也明确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3%,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3000亿元;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5%,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5000亿元。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推出了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壮大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开拓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创新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模式、培养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队伍、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公共服务、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八个重点任务。
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暨2017年中央1号文件)发布,对发展农村康养事业做了浓彩重笔的描述。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中央财办副主任唐仁健接受专访说:当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旺盛。因此,文件提出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适宜创建发展
康养小镇
的地区,一般应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这是实现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在这个基础条件上,根据当地不同资源,结合市场需求特点,可以发展融合不同产业体系的康养小镇。
如拥有宗教文化、长寿文化、温泉资源、医药产业资源等等。可依托项目地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高山避暑养生、海岛避寒养生、湖泊养生、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养生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健康小镇产业体系。
康养小镇
的产业应该是以健康为主的, 如养老产业、休闲农业产业、度假休闲、健康食品产业、体育产业等。
康养小镇不同于一般的小镇,它的功能性更强。以体育产业为例,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体育运动、定向运动、养生运动、极限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
❶ 康养小镇年均PM2.5值小于或等于50。
❷
该区域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大于或等于5000个/每立方厘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不低于1000—1500个/每立方厘米)。
❸
村镇环境优美,干净整洁。
❹
附近100公里之内有高铁、机场、高速,交通方便。
❺
活动范围在3平方公里以上。
❻
有发展医疗产业的环境基础。
深度挖掘项目地独有的宗教、民俗、历史文化,结合市场需求及现代生活方式,运用创意化的手段,打造利于养心的精神层面的旅游产品,使游客在获得文化体验的同时,能够修身养性、回归本心、陶冶情操。如依托宗教资源,打造文化度假区、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国学体验基地等。
依托长寿文化,大力发展长寿经济,形成食疗养生、山林养生、气候养生等为核心,以养生产品为辅助的健康餐饮、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功能的健康养生养老体系。
药食同源,是东方食养的一大特色。因此美食养生可以说是健康旅游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健康食品的开发,可以与休闲农业相结合,通过发展绿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开发适宜于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态健康食品,同时结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食品加工体验、餐饮制作体验等活动,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链的综合发展。
以原生态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发展核心,重点建设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生态种植等健康产业,一般分布在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或者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 即依托项目地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高山避暑养生、海岛避寒养生、湖泊养生、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养生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健康小镇产业体系。
有一定的环境资源,同时拥有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年群体,将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入养老产业,发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老年体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动等业态,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为老年人打造集养老居住、医疗护理、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养老小镇。带动护理、餐饮、医药、老年用品、金融、旅游、教育等多产业的共同发展。
居住养生是以健康养生为理念,以度假地产开发为主导而形成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这种养生居住社区向人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居住空间,更重要的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除建筑生态、环境良好、食品健康等特点外,它还提供全方位的康疗及养生设施及服务,并为人们提供冥想静思的空间与环境,达到在恬静的气氛中修身养性的目的。
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体育运动、定向运动、养生运动、极限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
康疗养生产品的构成主要是以中医、西医、营养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人体生理行为特征进行的以药物康复、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配合一定的休闲活动进行的康复养生旅游产品,包括康体检查类产品,它是医疗旅游开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根据自身特色,确定小镇开发类型。若无特色资源,可以植入相关特色与功能。对于无明显特色资源的小镇,要进入康养小镇开发,通过旅游的搬运功能进行特色植入。这类型一般仅适合长寿文化型、生态养生型,医养结合型或养老小镇型开发。
生态养生型要求小镇有较好的环境基础,后期要改善和维护小镇生态环境,同时培育和引导养生养老产业进驻,发展养生产业,进行生态养生型开发。
其次在规划时要强化健康主题,进行多元化开发。康养小镇必须强化健康养生养老主题,进行多元化开发。以健康养生、休闲养老度假等健康产业为核心,进行休闲农业、医疗服务、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多功能开发。
最后在运营管理方面,要立足于小镇自身特点,以市场化开发为主导,确定项目的开发主体、开发模式、招商及运营模式等,形成系统化的运营管理流程,推进健康产业链的高效发展,实现小镇的经济效益增长。
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乡村振兴战略下
2018中国第二十五届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
模式创新与项目实操高端总裁峰会
会
议时间
:
201
8年10月29日—31日【为期3天,含实地项目考察】
会议地点:
中国—成都
报名电话:
18514821809
参会对象:
政府机关、开发商、
建设
单位、运营商、规划策划机构、投融资企业及相关产业链董事长、总经理等核心高管参加(大会400人规模)
主办单位:
北京壹方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壹方城特色小镇产业联盟
第一天
上午:
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最新政策及创建实践解
乔润令
: 国家发改委城镇中心原副主任,现任城镇中心副理事长、研究员,中国小城镇 及城镇化研究专家
陈安华
:中国特色小镇建设与规划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汗马研习社创新导师、壹方城 特色小镇产业联盟规划委员会主席、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柳中辉
: 湖南浔龙河控股集团董事长、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党支部书记
第一天
下午:
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运营模式创新与创建实践解读
史御力
:幸福公社创始人、成都幸福公社房地产开发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 冰
: 哈佛大学设计博士,都市意匠城镇规划设计(北京)中心创始人、合伙人、 壹方城特色小镇产业联盟规划委员会执行主席、北京首批海聚人才
陈延年
:汗马研习社创新导师、壹方城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柳俊
:中国旅游策划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壹方城特色小镇产业联盟规划委员会委员、现任旗鉴旅业常务副总
第一天
晚上:
欢迎晚宴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创新IP资源链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