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摸摸艺术书
摄影师的失乐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胶卷迷俱乐部  ·  20世纪十大摄影师(2024基础版) ·  3 天前  
胶卷迷俱乐部  ·  福伦达VM镜头正在赶超徕卡原厂? ·  1 周前  
胶卷迷俱乐部  ·  新手第一台胶卷相机买什么好(2024版)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摸摸艺术书

《建盏》系列丛书:十年,梳理三十万枚建盏瓷片

摸摸艺术书  · 公众号  · 摄影  · 2024-09-30 16:46

正文


微店收藏👆

陈寅恪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可见宋朝是中国文化发展中极其重要的时期。

宋人的文化趣味又以“焚香、点茶、挂画、插花。”这四般闲事最有代表性。

其中与点茶文化紧密相关的就是建窑茶盏。可以说,在那个最辉煌璀璨的年代中,给茶道具的造型定下“法”的建盏就是最宝贵的茶道具

历经十年的收藏,研究和整理

《建盏》这十年

赵赵,艺术家、穹究堂创始人

近年来在柏林亚历山大·奥克斯画廊、斯德哥尔摩Carl Kostyál基金会、洛杉矶Roberts & Tilton、纽约前波画廊、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美术馆、日本三潴画廊、美国纽约MoMA PS1、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澳大利亚悉尼白兔美术馆、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意大利罗马国立21世纪美术馆、台北大未来林舍画廊、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艺术文件仓库、北京松美术馆等机构举办过个展与个人项目。

2019年赵赵获得第十三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大奖。其作品《塔克拉玛干计划》被选为2017“横滨三年展”海报、画册的背景图。同年赵赵被CoBo评选为中国艺术家Top10,获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4年被Modern Painters列为全球最值得关注的25位艺术家之一。



“从2010年左右开始,陆续有计划的对南北方的茶室,茶园以及生产茶道具的窑口考察了一圈。直到在福建,第一次将建窑乌金釉瓷片拿在手里时,它的铁胎、黑釉,就像是一把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没想到,大门打开,迎来的是收藏研究建盏漫长的十年


宋元时期,位于福建北部的建窑,已跻身中国八大名窑之列。其色黑深润、纹理奇特的茶碗,深受众人青睐,堪称世界瓷苑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唐物天目》

考察建窑窑址

建窑在中国已经消失了七百余年。国内对于建窑正式的发掘和研究若是从厦门大学、福建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建窑遗址正式考古发掘算起,也不过只有六十年的时间

“相对于其他历史名窑而言,中国国内目前对建窑的系统性研究著作较为欠缺,有关建窑的专著仅见于2002年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陶瓷标本’丛书《建窑》分册。”


书籍《唐物天目》

在90年代,福建博物馆和日本做过一个展览,叫《唐物天目》,还出过一本书。除此之外,资料极少。

相比于国内匮乏的资料信息,当时国外的博物馆、拍卖会反而更吸引目光。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藤田美术馆等等都收藏有建窑茶盏。

只不过,这些散落在不同博物馆内的建盏始终难以组成体系

大多数人仅仅是惊叹于建盏神秘瑰丽的釉色,却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这消失了几百年的黑色茶盏真正的面貌。以《君台观左右帐记》为基础建立起的建盏釉色审美体系一直延续至今。

《君台观左右帐记》对于喜爱茶道的人是最为重要的资料,因此经常被人引用...《君台观左右帐记》是日本足利将军的朋友们对他所收藏的唐物进行评鉴,以及在交易所进行装饰的方法加以归纳的一本书。

——赤沼多佳《建盏与天目》


但流传至日本的建盏毕竟只是冰山一角。纵使建盏在中国消失的那几百年间,日本人不遗余力的推广传承。建盏的匮乏始终是日本人在建盏研究的道路无法绕过去的坎。这就意味着,当这片土地上的建盏资源真正被人们重视,足够多的建盏样本所能构筑的建盏体系的完整程度将远远胜过《君台观左右帐记》所建立的建盏釉色审美体系。

绕过今天人们的眼光,通过更多建盏样本尽可能完整的回溯七八百年前的建窑工匠们制盏的动机,宋人对于盏的使用状态的判断。

将这一切客观的呈现出来即是出版这套书最初愿景。

带着这个愿景,重新回到原点,从最基础的事情开始做起——收集并梳理建盏的瓷片


《建盏》这十年的时光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瓷片标本上。前前后后梳理了大概三十万片标本。

这些瓷片可能是因为在窑址烧造时的瑕疵,或是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坏,又或是战争的摧残所造成的。

但对于建盏的研究,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建盏》系列丛书
器形篇、字款篇、标本(釉色)篇

微店收藏👆



全套书共收录有:

器形 10 大类  一百余件

字款 66大类  二百余片

标本 11 大类  近二百片





漫长的十年,三十万片的瓷片,经历过这些,才算是开始对建窑有了完整全面的认识。就像前面提到的,茶盏变成瓷片标本的原因有很多,烧造失败、使用损坏、战争破坏...但这些都不妨碍对瓷片的梳理。

有些瓷片标本体现了茶盏的器形轮廓,有些则因为带有字款而体现出使用者的身份,有些带有绚丽的釉色,但釉色之间又存在着似是而非的关系。


《建盏-字款篇》


建窑是五代之后、北宋早期到南宋晚期的一个专业烧制茶道具的窑口。只有它是专门烧造茶盏的窑口,建窑的这把火就是为了茶盏而烧。

两宋期间,上至朝廷庙宇,下达坊间百姓,皆以建盏为美。

将茶盏烧到极致的建窑,定下了茶盏造型的“法”



建盏中有种类繁多的器形,每种不同的器形会对应不同的使用人群。

有皇室专用的供御形盏,有文人士大夫定烧的香炉形盏,有试茶家斗茶用的束口形盏,也有寺院定制的钵形盏......

上图为书籍拍摄图


器形实际上就是关于茶盏使用的一个结果。

皇上、大臣、文人、茶人、僧侣...
朝廷、庙宇、寺院、市井...

不同的使用人群,不同的使用场合,都会有不同的器形。

在今天,人们往往倾向于提及建盏的釉色,而忽略建盏繁多的器形。

相比于在釉色方面单纯的主观判断以及今天对过去审美标准的揣测,每种器形所对应的使用方式,则是客观存在的烧造制度。

建盏的三个维度


在器形的基础上,可以建立一个三维立体的坐标,通过器形、字款、釉色三个不同方面对一只建盏进行判断。

- 字款的意义

建盏所带字款可以明确的表明盏的使用者,可以系统地分析出不同器形所对应的使用人群。


器形的划分
进而结合史料,根据字款的内容,推导出各个器形在两宋时期的等级划分。


- 釉色的审美
依据器形的种类划分,整理出两宋期间不同人群对建盏釉色的审美与选择。



《建盏-字款篇》


在《建盏-字款篇》收录的66大类字款,内容涵盖了两宋间皇帝朝廷、文人士大夫、寺院宗教、坊间平民等不同领域人群。


滑动查看更多
皇室定烧款识 穹究堂藏


宋 建窑供御印款 穹究堂藏

上图为目前底足最大的供御印款标本,修足工整,字迹端正。

建盏字款中有许多的供御款,但多为供御刻款,极少有印款供御。

宋 建窑监匠印款 穹究堂藏

监匠印款的出现,证明了在两宋期间,建窑是一个官搭民烧的窑口。

不仅烧造坊间茶盏,也会在朝廷官员的监督下烧造进贡的茶盏。

宋 建窑蹴鞠印款 穹究堂藏

宋代时兴蹴鞠,宋徽宗《宫词》中有“近秘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竞输赢。”宋代宫廷中设有蹴鞠队,经常举行蹴鞠比赛,甚至将蹴鞠表演作为朝廷重大宴会上的保留节目。

也许这只盏在当时就是蹴鞠队员的专用茶盏。

图为南宋马远所绘《蹴鞠图》(藏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蹴鞠图》局部

还有印在足墙内右上角的奉字款、象征文人归隐山林的隐居款一环套一环形似天文星象的款识...

顺着这些文字,就像打开了一本宋人留下的笔记本,记录了建盏与茶文化在宋朝时的样子。

《建盏-标本/釉色篇》

在历史文献中,宋徽宗提过建盏,蔡襄,蔡京等大臣写过建盏,陆游、苏轼等大文豪歌颂过建盏。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  宋徽宗《大观茶论》

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  —  宋徽宗《宫词》

茶色白,宜黑盏。  —  蔡襄《茶录》

飕飕松韵生鱼眼,汹汹云涛涌兔毫。  —  陆游《戏作》

北宋 赵佶所绘《十八学士图》(局部)

图中备茶童子手中所拿的就是建窑撇口型兔毫盏。



滑动查看更多

以器形和字款为基础,结合史料文献。宋徽宗笔下的“盏色贵青黑”应该就是今天所说的乌金釉。

《建盏-标本/釉色篇》中以乌金釉为主线,将建盏釉色分门别类。书内涵盖建盏从五代到南宋末年的各种釉色。

通过大量的标本所呈现出来釉色的多样程度已经不是《君台观左右帐记》中的曜变、油滴、禾目等文字所能描述。

借助于现代的高清照相机,更是呈现出建盏釉色不一样的微观世界。

滑动查看更多
以乌金釉为基础变化出来的各种釉色



惊喜

《建盏-标本/釉色篇》将首次公开此前从未露面的曜变天目标本。

不同于日本的三只曜变天目以及杭州的半只曜变天目的束口形制,此次公开的曜变天目标本,其器形属于大口径的撇口形,坊间俗称“大碗头”或是“茶瓯”。

《建盏-标本/釉色篇》护封即是穹究堂珍藏曜变天目标本的局部釉色。关于这只曜变天目的具体细节将会在之后的文章中详细记述。

曜变釉面(局部) 穹究堂藏


以往建盏类书籍多谈及釉色的分类以及建窑的历史,多以现代人的主观角度去判断建盏。

不同于此,本书在历时近十年的收藏,三年多的拍摄之后,以大量建盏实物为基础,结合史实文献,尽可能客观的将建盏呈现给世人。

目前本书是第一本系统的分析了建盏器形,字款,釉色的专业性书籍。加之图片精良的拍摄与印刷,可以在书中清晰具体,如临实物地看到每只建盏。


《建盏》系列丛书
器形篇、字款篇、标本(釉色)篇

书名:《建盏》
作者:赵赵
装帧:精装+函套
版社:文物出版社
开本:787mm×1092mm
ISBN:9787501065233
定价:6600元(共三卷)



微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