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凯迪网
凯迪社区唯一官方订阅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昨天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昨天  
南方能源观察  ·  eo封面 | 省级能源规划的三套平衡术 ·  昨天  
南方能源观察  ·  新能源全面入市新政出炉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凯迪网

想得太美,放开生育限制救不了人口下降

凯迪网  · 公众号  ·  · 2021-02-21 19:00

正文

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时指出,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对建议中提到的“建议国家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进行探索。
的确,近几年来,东三省人口减少很严重。这人口减少,主要是指人口流失、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严重。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9年,黑龙江人口净减少81.7万,吉林净减少61.65万,而辽宁净减少为39.7万。
至于说, 人口自然增长率更是很低,而老龄化也是非常严重。 就以2019年数据为例,全国平均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数为12.6%,而黑龙江该数据是13.8%,吉林是13.93%,黑龙江为16.2%。显然,这东三省的人口下降趋势很明显,若不能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的话,恐怕很麻烦。
问题是,啥是有效的措施呢?按照代表的建议是,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而国家卫健委的回复是可以探索。言外之意,是否可以理解为,东北地区将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呢?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自从1982年制定以后,通过晚婚、晚育和少生、优生等人口生育政策,有计划的控制了我国的人口增长。
后来,随着人口调查数据,尤其是总和生育率的下降,又不断对生育政策进行调整。比如说,少数民族政策,农村户籍人口政策,单独二孩,全面二孩等等。
不过,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所说的那样,相对而言,东北地区的人口减少问题尤为严重。 即就是不断调整的政策,哪怕是全面二孩政策,也无法扭转东北地区人口减少的现实。其实,也不仅仅是东北地区,全国来说,后期的各种调整生育政策,其效果也是很有限的。
以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前后人口出生数据为例,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687万,2015年为1655万,全面二孩政策在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此后的2016年出生人口为1786万,2017年出生人口为1723万。出生人口有明显的变化,看来,这二孩政策还是有效果的。然而,随后的2018年为1523万,2019年为1465万。
显然就可以判断,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的影响是有,但是效果很有限。 有限到,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促进生育的效果,仅仅两年就消化了。此后,继续保持着出生人口不断下降的趋势。这种下降趋势,一旦形成,似乎改变起来很难。
既然生育政策对人口减少的影响有限,那么,为啥如今的人们不愿意生育呢?官话来说,就是人口总量的减少折射出区域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社会政策等综合性、系统性问题。换句话来说,就是 经济社会因素,包括经济负担、婴幼儿照护、女性职业发展等种种因素,使得很多女性不愿意生育,或者说不愿意多生。
毕竟, 生孩子很容易,哪怕不孕不育也有治疗办法,可是养育孩子却需要的是成本。 这个成本包括照顾看护、上幼儿园上学上辅导班、医疗费用、影响女性职业,尤其是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的话,这些成本足以让大多数女性不敢生,或者不敢多生。
当然了,也有两类人是不会受生育政策影响,愿意也能够生育,尤其是多生育的。这 两类人主要是指经济很弱的人群,与经济很好的人群。 前者,生育算是寻找一种改变阶层的机会;而后者,有足够的经济基础确保生育后的各种成本。但是,这样的人是少数,其生育人口数量有限。
正如有专家所说的那样, 生育下降的趋势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 计划生育政策,能够有办法实施,但是,要想让人们生育,其难度很大。哪怕出台法律强制堕胎,哪怕出台法律必须生育,在具体的实施中都是很困难的。
总之, 国内随着经济的发展,单独说某一个地区,其人口总是有变化的。 有些地区,比如说北京,需要控制人口;而有些地区,比如说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高房价也无法改变人口增长的趋势;至于,东北等地区,人口下降将会是必然的。
生育政策,无论如何调整,其效果总是很有限的。

今日话题


你认为开放生育限制,生育率会提升吗?


→ 请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



作者信息:

本文来自凯迪号创作者: 闲言毛 ,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闲言毛子。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意见。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


End


往期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