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条件与环境,才是出产太监的温床?河北真的最盛产太监吗?
文|韩索虏
中国古代的太监都是从哪儿来的?「河北」一定是最常见的答案,北京周边地方尤其如此。
河间府、保定府、三河县、香河县等今天属于河北省大地区,都被普遍认为是太监的主要产地。廊坊市南部的大城县,还因为出产了王承恩、李莲英等明清时期的著名太监,而被冠上了「中国太监之乡」的称号。
在电影《大太监李莲英》中,主演姜文更从始至终以河北口音念台词,以求贴近历史原貌。
太监真的都是从河北出来的吗?
绝大部分太监的籍贯或来源地都很难考察,毕竟在历史上,这些人的地位并不高,只是皇帝和宫廷的阉割奴隶。
不过,宦官与皇帝关系紧密,参与重要事件、有特殊事迹的大有人在,有些更曾经权倾朝野。所以,在官修正史和部分私人著作中,也多少记载了一些太监的出身与籍贯地。
如明代太监中,就有一百一十九名太监,籍贯记载于正史或私修史书。
当然,他们只是明代太监的九牛一毛——明中期嘉靖年间,宫中太监已多达「数万人」。后期的万历初年,太监人数也超过两万并持续增加,到明朝灭亡时据说有十万人之多,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
▍以太监为主要角色影视剧的时间背景一般是明朝或清朝
所幸那一百多位产地清楚的太监,之所以能够被记载下来,与他们的籍贯、背景没什么关系,主要是因为入宫后的事迹。其中既有汪直、冯保、魏忠贤这样的权阉,也有因个人品德、功绩或者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中层甚至下层宦官。
因此,他们籍贯记录的随机性较强,未受什么人为选择因素的干扰,作为研究样本,反而能比较可信地反映出明代太监群体籍贯的一般分布规律。
在明朝前半期 42 名籍贯可考的太监之中,有 7 名来自于北直隶,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京津冀地区,占总人数的 16.7%。
▍明朝北直隶地图
此外,明朝初年宦官还有一个主要来源,即朝鲜、安南等「外藩」的进贡,以及明代平定四方或与外族交战时俘虏的战俘。因此,明朝前半期存在着大量非汉人、非内地出身的宦官。
如果去掉这些外来宦官,仅计算内地汉人出身者的籍贯,出身京津冀地区的宦官占比可达 30%左右。
从嘉靖到崇祯的明朝后半期,京津冀更加高产:77 名籍贯可考的太监中,有 67 人出身京津冀,占总人数的 87%。
这 72 名来自北直隶的明朝太监中,有 48 人出身于顺天府、保定府以及河间府等京畿地区,大部分都在今天京津两市以及河北省的范围内。
到了清朝,宫中太监的人数,从明末时的九万以上,被大幅度削减到 9000 人左右。清朝又严厉禁止宦官干政,太监完全是宫廷奴隶,没有出现诸如前代刘瑾、魏忠贤那样把持朝政的大太监。
因此,清代太监的相关记载,比明朝更为缺乏,甚至在《清史稿》中,都没有像历代正史中那样设置专门的「宦官列传」。
不过,人们耳熟能详的清朝太监,也全都出身于直隶地区,即今天的京津河北一带。
▍清朝直隶地图
例如李莲英籍贯直隶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安德海籍贯直隶天津府南皮县(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小德张籍贯直隶天津府静海县(今天津市静海区),崔玉贵籍贯直隶河间府河间县(今河北省河间市)等。而号称「中国最后一个太监」的孙耀庭,也同样出身于直隶静海县。
▍左起依次为李莲英、安德海、小德张、崔玉贵
这样看来,似乎河北以及京津地区真的是太监之乡,起码在明清时代确实如此。
但是,今天的京津与河北地区也不是一直都盛产太监。
在历代史书中首次为宦官设立「宦者列传」的《后汉书》中,记载了十四名东汉宦官的事迹,他们绝大多数出身于司隶、豫州、徐州、并州南部、荆州北部等中原州郡,在地理位置上与当时的首都洛阳十分接近。
▍东汉宦官籍贯主要为首都洛阳周边的司隶、豫州、徐州和南阳等地
如曹操的祖父曹腾就是徐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而位居「十常侍」之首的大宦官张让,则出身于豫州颍川郡(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
到了唐朝,由于文献资料的丰富,籍贯有明确记载的宦官数量增加。
虽然《新唐书》中说唐朝宦官的来源地以「闽(福建地区),岭(岭南地区)最多」,然而通过对正史记载和宦官墓志等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有籍贯可考的宦官中,有超过半数的人出身于唐朝首都长安周边的京畿道和关内道。
如果加上河南道、陇右道、河东道等位于中原且距离长安、洛阳两个都城较近的地区,则有约四分之三的唐朝宦官出身于都城附近的区域。
在唐朝,甚至有「良胄入侍」制度,即选拔出身中下层官员家庭、家世清白、文化素养良好的子弟阉割入宫为宦。这种「良胄入侍」有一种自愿的成分在,有时甚至存在激烈竞争。
为方便调查与就近选征,「良胄入侍」的宦官往往也都出身于唐代长安附近的京畿地区。
▍唐朝宦官籍贯的主要分布区,都在长安或洛阳「两京」周边
宋朝的情况与唐朝也大同小异。在史料中有明确籍贯记载的 34 名宋朝宦官中,开封籍宦官就占了 21 人,占总数的约 62%。比如宋末被称为「六贼」之一的奸臣、大宦官童贯,就是开封人。
而出身于真定、河南、并州、关中等中原地区的宦官,更是占了全体有籍贯可考的宋朝宦官人数的 88%。
可以看到,从汉朝到唐宋,乃至后来的明清,有出身籍贯可以考证的宦官,都是来自以当时都城为中心的区域,或者与都城距离足够近而能够受到其辐射的地区。
而且时代越近,宦官籍贯与都城之间的距离也就越近,以至于出现了自身籍贯就是京城本地的宦官。
因此,「河北盛产太监」的说法之所以流行,并不是因为河北人或者北京周边地区的居民真的具有多么严重的「奴性」,或者是多么热爱进宫为皇帝及其宫廷服务,而是因为诸如顺天府、保定府和河间府这样的地区是距离都城和皇帝最近的地方。
▍左为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1902-1996),直隶静海县西双塘村人(今天津市静海区)
由于生长在首都接近,当地居民的语言与皇帝接近,不必担心沟通不畅;也不必耗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去适应京城的气候、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能够更好更快地投入到宫廷服务劳役中,不太会因为不适应环境或生活习惯而生病、死亡。
因此,出于效率和成本的考虑,宫廷会更偏向于招收出身籍贯在地理上与京城接近的太监。
另一方面,就如「良胄入侍」制度所体现出的那样,京城附近的居民,对太监制度、进宫当太监的程序以及当太监能够带来的利益,会有更直观、清晰且实际的认识。
在明清时期,民间甚至有出于对富贵的渴望,而竞相将自家儿童阉割后送入宫中的现象。在京畿地区,这种做法更造成了「争当太监」的风气,进而使本地产生更多的太监。
▍成熟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官修北京地方史志文献资料集《钦定日下旧闻考》中,就记载了京师本地人为求「非分之福」而将生下的儿子阉割后送进宫中当太监的现象。
此外,历代都城的周边往往都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清时期的京畿(北)直隶地区不但人口稠密,且往往只有农业一种产业,很容易因为天灾人祸或人多地少,而陷入贫困与饥饿。
这时,就近进宫「当老公」「干皇差」也不失为一条能够保住性命、吃上饱饭、甚至有机会飞黄腾达的出路。
因此,无论在中国历史上的什么时代,太监最主要的产地都是首都周边的京畿地区。
只不过,我们也最熟悉、距今也最不遥远的明清两朝,其首都恰好是被长期贫困且人口稠密的河北所包围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