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理想
“看理想”诞生于知名出版品牌“理想国”,以“做出版”的态度,开发视频节目、直播、音频及周边产品等一系列媒介,探寻文化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乌鸦预告片  ·  豆瓣2024最佳冷门片!9.1高分《还有明天 ... ·  昨天  
乌鸦预告片  ·  豆瓣2024最佳冷门片!9.1高分《还有明天 ... ·  昨天  
六根  ·  潘采夫 | 郭靖虽笨,你学不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看理想

夺回我的主体性|17个“不忍了”时刻

看理想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4-07-10 13:42

正文

《家族的形式》

在一个充满各类评价体系的世界里,“为自己而活”的宣 言,听起来 又简单又复杂。 它是一听即懂的“废话”,但又需要用一生来反复实践、验证和强化。

“为自己而活”,即是保持自身主体性, 不再做被凝视、被规训、被评价的客体,一切行动围绕自己的感受、情绪和需求出发。

前段时间我们发出征集,请看理想的朋友们分享自己重建主体性的时刻。 有些朋友 在勇敢对他人“ say no”的过程中 ,建构了自己的边界; 有些人是在放弃追逐他人评价和 社会标准后,重拾生活节奏;还有些朋友是在做出某个选择后,发现了取悦自己的重要性。

“人生在世最无聊的就是,走在一条由他人引导的自我之路上。”


💎
“保护自己的能量场”

@晓阳

以前与别人合作,提出自己的看法但被对方反对后,我会很容易放弃为自己争取。


但现在遇到类似的情形,我会在脑海中对自己说:我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时候,所有反对的声音都是在欺负我。于是我学会了大胆维护自己的利益,保护自己的能量场。


@苏夏

我发疯的次数变多了,在被不公平对待时,我不再委曲自己的情绪,而是去直面我的“不舒服”。


在上上家公司离职时,老板拒绝以约定好的薪资报酬来结算,甚至拒绝当面协商。我在确定自己的要求合理并正当的前提下,与人事高声大战了一个下午,最终争取到了理想薪资的80%。


事后我觉得,即使是朋友介绍的工作,即使以后还要在这个圈子混,即使我之前的形象是温和文艺的女生,但那个时候,这一切都不重要了。世界在颠倒、在混乱,这更激发出了我要维护自己利益的冲动。


我理解的主体性就是只为自己的想法而活, 分清楚哪些是别人灌输的,哪些是蒙尘很久的内部动力,才是真正的“做自己”。


@Sophy

进入了一段糟糕的亲密关系,对方撒谎、懦弱、逃避问题、出轨。在最后一次表达我的愤怒和痛苦之后,我选择彻底离开,不再留念。


在这段关系之前,我是一个很不会表达自己需求的人。但在和她的一次次争吵中,我学会了表达愤怒、直面自己的情感需求、拒绝她的不合理要求。


虽然这段关系的结局很烂,但在过程中我发现,强化自己的主体性可以建立边界、塑造框架,让自己更加舒服和愉悦。


我也用同样的方式改善了和父母的关系,他们开始正视我的诉求,尊重我的选择。这也是我这一年来最大的改变和收获,想恭喜自己终于获得了自由。


《东京女子图鉴》

@ Obliviate

今年二十四岁了,当妈妈再一次说我的穿着打扮很丑、叫我侧脸拍照的时候,我对她说:“我很好看,而且我就要照正脸,是你的审美有问题”,仿佛出了一口压了二十年的恶气。


@壮壮女士

我是女生,鞋子尺码是39/39.5码。但不幸的是,国内很多卖鞋的柜台没有39码现货。他们会说“你试试37/38的款式,喜欢的话我们会邮寄给你”。但常常寄到家的39码我也穿不进去,想换货又被告知“这款最大就39码,没出过40码的”。


我一直困顿于自己脚大的负面情绪里,甚至在网上搜女鞋时也会不自觉输入“大码女鞋”。直到我认识了男朋友,一个身高体重跟我都差不多的男生。他穿42码,但很容易就能买到鞋子。


那时候我才意识到,170CM的人穿39码很正常,要求170CM的人只能穿小码鞋子才不正常。再后来有销售员给我说“你脚太大了”,我都会回“是你们家鞋尺码做太少了!”


@鳄鱼

我的同桌是很可爱的小女孩,但有点爱抱怨鸡毛蒜皮的小事。 有一天我在学校头特别晕,她又来找我抱怨,我没有再强忍着难受去安慰她,而是斩钉截铁说我很不舒服,没力气关心你,管好自己已经很不容易了。


感觉自己变得“自私”了些,但我很开心。 拒绝别人不意味“冷血”,而是不再把他人感受无条件放在自己的感受之上, 不再消耗自己去成全他人,每个人爱别人的前提都是先好好爱自己!


《家族的形式》




🌊

山那边的海,还有另一种可能”

@馒头

和其它东亚家庭的孩子一样,我从小被教育凡事要将他人放在第一位,遇事先反思自己。在之前的24年里,我是缺少“主体性”的——讨好型人格,完美主义,时而自卑时而自负.......


去年11月开始,我被情绪性暴食、失眠抑郁等心理问题困扰。我之前是模特,有非常严重的身材焦虑、外貌焦虑。面对体重秤上不断增长的数字,我陷入暴食的死循环。


后来,我读了很多书(女性主义、哲学、心理学等),爱上了户外运动(爬雪山、徒步、跑步、骑行),慢慢地找回了自己。 我不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坦然地面对身上长出来的肉,接受了自己任何的不完美。


现在的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变得不再虚无,转化思维面对自己的欲望。我很勇敢,也很自由。


@ 光光

面对30岁即将到来的压力,从去年开始疯狂约会,几乎每个周末都要花两个小时打扮、出门约会。大部分约会都很无聊,或者对方在相处中暴露了很多我无法接受的问题。


最终,我在一种“宁愿单着也不想和这个人过一辈子”的觉悟中,断开了那些低质量的关系,尊重自己的时区,不愿意再为满足别人的期待而盲目努力。


现在的我,会在每个周末的早上,心满意足地自然醒来,浇浇花,泡杯茶,和姐妹一起出去走走。三十岁了又如何呢?我要珍惜、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人生短暂, 过好每一个当下,不要被所谓的“社会时钟”冲淡作为女性好好生活的主体性。


《独活女子的推荐》


@人类为什么要伤害人类呢

小时候是一个唯学习至上的人,会把成绩作为体现自我价值的载体,通过老师的表扬、同学的夸奖确定自己在这个小集体中的地位,以此让自己被认可。


直到高二认识了一群朋友,看到一些很好的b站博主,自我反思也积淀到了一定程度,再加上不断沉重的学业压力使我无法承受过高的自我要求。我居然开始越来越放过自己,不再要求自己时刻保持高效,拿不到前几名也不会感觉天塌下来了。


然而社会对于世俗意义的“成功”追捧过于强烈,我现在还做不到完全不苛责自己,还是会迫使自己做一些“应该”而不是“想要”“喜欢”的事。 但至少我更加清醒,我宁愿挣扎着反思现状,也不要挣扎着去服从教条。


@ 盐橙子

今年和工作上的伙伴一起尝试半农半X生活, 在村里的一 片土地上尝试生态种植。 参考 盐田直纪 《半农半X的生活》,是 指一方面亲手种植农作物以获取安全的粮食; 一方面从事发挥天赋特长的工作以获取收入)


伙伴们常对我说“你种不出来的”, 但我坚持自己育种、移栽、灌水,现在六月,稻子已经很茂盛了。 讨论下半年要种什么时,我说想尝试种油菜和小麦,他们也说“你不懂”, 但其实我已经开始学习生态种植的方法了。


我很想用一些美好的词汇来表达,但在开始表达的那一刻,我仍旧是紧张、担忧或害怕的。 我担忧他们对我的评价和议论,在一个常常不安的环境氛围里,表达个体的需要而不是跟随集体总是很突兀的,甚至我仍会为表达自己的需要而感到抱歉。


但不可否认的是,表达完之后,伴随着紧张和担忧的,还有我的欣喜和兴奋,就好像看到了山那边的海一样,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小森林:夏秋篇》


@叛逆熊猫

想不起来具体是哪个时刻,某些东西跟洪水一样没有打一声招呼就奔过来了。


在这以前我总习惯以他人为主,在群聊中我会很热情地回应别人发起的话题,却很少以我为主体去讲述我的故事,只有当别人问起时,我才会简单地回应一句。 我害怕别人不在意我,害怕别人不认同我的想法。


后来我变了,突然就不在意别人回不回复,不在意别人的评价。 我的表达欲变得旺盛,说自己想说的,尽管别人不一定认同,但是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选择主动去说什么,我也越来越多使用以“我”开头的句子。


当我发现我的主体性越来越强烈的时候,我替自己觉得开心,勇敢地迈出了人生的某一步。



🌻
“终于进化到了next level”

@西柚

在便利店想要买一个价格偏贵的冰淇凌时,我不再像以前一样,犹豫不买或买一个相对价格低的冰淇凌。我会认真问自己是不是想吃这一款,想吃那就买下来!那种感觉 很快乐,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自我愉悦感


@出出子

最近看《排球少年》看得很开心,就想冲下楼跑步。距离上次运动健身已经五六年了,身体素质下降了很多,但是那天跑得很爽快,狂奔、休息、再狂奔。


我没有用运动app记录自己跑了多远、配速多少,但却切实感觉到,自己重新喜欢上跑步了。


抛去枯燥的数据,我感受到更多丰富的体验 —— 比如发现快跑 比慢跑更感觉不到身体的重量,脚抬高一点跑起来很爽而且膝盖不疼,和狗狗一起跑步时突然慢跑会把它搞得措手不及……


这种关注自己运动感受大于运动数据的时刻,让我感受到了“主体性”。 就算我只跑了不到一公里,但这种热情和快乐的感受,真的比跑四五公里好玩多了!


@ coco永动机

每一次在健身房冲重量,我都超级无敌爽! 想象自己一拳拳击碎那些曾经让我自我怀疑和没有安全感的人和话语。


因为健身,我开始健康作息、规律运动,渐渐拿回对生活的掌控权,也学会了爱惜自己的身体,接受她最真实的样子。


《百元之恋


@ Hermione

入职新的学校(虽然只是一个短期的研究助理)时,人事给的表格中有一个preferred name(首选名称),我没有用从小到大我被给予的中文名,而是填上了自己选择的英文名Hermione。


这个名字从我读到赫敏•格兰杰(Hermione Granger)的故事开始,就一直激励着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拿到手写着Hermione的员工卡后,感觉自己是第一位。


我可以做我自己的选择,由我来定义自己。被给予的名字,我不一定要接受。就算我选择接受,我也依然可以优先选择我更偏好的名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