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并购》报告已指出,此前跨境并购监管趋严的重要背景是外储下滑、本币贬值。
2017年下半年,随着形势扭转,跨境并购监管风向转向。
现在是否迎来了跨境并购的好时候?
2018年跨境并购监管动向如何?
未来跨境并购的大环境如何?
2018年1月18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7年外汇收支数据情况。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判断2018年跨境并购市场的关键信息:
(1)去年对外投资保持千亿美元级别。
新闻发言人介绍,2017年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201亿美元,比2016年下降29.4%,与2015年基本相当,2016年实际上是存在一个非理性的增长。
从月度数据来看,11月、12月实现了同比正增长。
从外汇局统计的用汇数据看,2017年对外直接投资资本金购汇比2016年下降12%,显示用汇平稳。
小汪点评:即使是在2017年监管趋严的情况下,跨境并购金额依然保持千亿美元级别。这点印证了《跨境并购》提出的,跨境并购有真实的源动力,是产业升级、企业竞争的有效手段。
(2)跨境并购行业选择明显改变。
2017年对外直接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这几个方面的占比分别是29.1%、20.8%、15.9%和8.6%。
房地产业、体育和娱乐业对外投资没有新增项目。对“一带一路”国家新增投资占比为12%,比2016年占比提高3.5个百分点。
(3)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形势明显好转。
2017年是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从净流出走向基本平衡的转折之年。
首先,外汇储备余额由降转升。2015年和2016年外汇储备分别下降5127亿和3198亿美元,2017年总体回升1294亿美元。
其次,国际收支呈现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继续处在合理区间,跨境资本转为净流入。
最后,人民币汇率预期和市场主体涉外交易行为更趋稳定。
2018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仍将保持总体稳定。2018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有望延续平稳运行格局。
小汪点评:大形势稳定为监管风向改变的关键因素。
(4)对外投资监管坚持“三个没有变”。
发言人指出,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取向,国家的管理原则一直都是明确的。
2017年8月,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和外交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了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的境外投资类别。
去年12月,发改委发布了《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今年3月1日起施行,常态化管理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
外汇局的管理原则也是明确一致的。外管局会积极配合境外投资主管部门的最新政策要求,稳妥有序引导企业“走出去”。外管局坚持“三个没有变”:
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方针没有变;
坚持对外投资“企业主体、市场原则、国际惯例、政府引导”的原则没有变;
推进对外投资管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方向也没有变。
小汪点评:去年发改委发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时,并购汪第一时间提示,跨境资金与外汇形式稳定之后,监管风向已经改变。此次新闻发布会再次验证了监管支持真实的跨境并购的观点。
(5)外管局跨境并购监管重点:
支持国内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活动,参与“一带一路”共同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
坚持推改革与防风险并举,密切关注部分领域出现的非理性对外投资倾向,以及对外投资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
督促银行严格落实展业原则,加强对境外投资交易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核;
推动境外直接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6)再次强调内保外贷不能绕监管。
发言人指出,2016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相关部委完善对境外直接投资的管理,部分境内机构利用内保外贷的方式境外融资,并开展境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规避相关部门境外投资管理的现象。
外管局重申,银行在内保外贷业务办理过程中需要履行的义务,包括对当事人主体资格、资金用途和交易背景、第一还款来源及履约可能性等方面的审核,加强对担保物的审核,建立履约风险定期评估制度等等。
最后,发言人指出,虽然外管局加强了对银行做这方面业务的要求,但外管局的政策没有改变,仍然会积极支持包括银行和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开展真实、合规和合法的内保外贷业务。
小汪点评:《跨境并购》报告全面总结资金出境方式与跨境并购募资方案,报告早已重点提示读者内保外贷的合规问题。
国新办发言人表示,预计2018年对外直接投资将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
看来,无论是从大的宏观环境来看,还是从监管导向来看,2018年会是跨境并购的好年景。并购汪推出的《跨境并购》报告将更有用武之地。
《跨境并购》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