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份 让 你 免 于 掉 队 的 餐 饮 数 据 报 告。
第 1414 期
它的客群不是“宇宙中心群众”就是“超级金领”;
它的店方圆1公里内十有八九有地铁;
离它400米内的房价涨幅,能比当地均价多涨30%……
如果你的客群瞄准的是未来新中产,跟着它开店可能是最“省心”的办法;
如果你想押注未来,来看看研究它近3000家店的布点之后发现的下一波“选址潜力股”。
■ 唐也钦 来源:DT财经(ID:DTcaijing)
距它400米的房价多涨三成,
星巴克才是真正的“选址大师”!
▼
当肯德基、麦当劳都在出售中国业务时,星巴克却在今年7月豪掷13亿元美金,收回了华东市场合资企业剩余的一半股份,实现对中国大陆全部2800家店的直营。这还不够,还计划在未来5年平均每年新增400多家门店。
听说星巴克要积极扩张,城市观察者们是欣喜的。在他们看来,评价一座城市的区域发展和商业活力时,品牌选址是一个重要参考,而星巴克当属其中翘楚。
据公开资料,星巴克选址时会综合考虑几十项统计数据,来预判是否会有足够的人流支撑店铺运营——主要是符合其定位的人流。
要知道,这间连锁咖啡店定位的可是有一定消费力的中青年人群,他们是城市活力和发展的重要源泉。星巴克在挑选较高目标人流预期的区域时,就是挑选了更有发展前景的区域。
可以让所有人都啧啧称奇的大概是这一组数据了:美国房产数据公司zillow在出版的《Zillow Talk:The New Rules of Real Estate》(房产新规则)中提出,在1997到2014的17年间,距星巴克400米内的房价上涨了96%,而对应的整体房价上涨仅为65%。
许多城市观察者和投资者屈服于星巴克强势的选址大法。于是我们在星巴克官网搜罗了2683家门店的信息①,想看看这位“选址大师”揭示了中国城市的哪些商业活力规律。
星巴克的选址大法,
值得你好好学学
▼
1、 看城市:入华18年,尤其偏爱商业发达的长三角城市
我们先从城市之间的星巴克布局来入手,重点看进入一座城市的年份与迄今为止的店铺数量两项。
2005年之前,星巴克进入新城市的动作非常保守,每年在单个城市新开的店面数不会超过个位数。这一阶段,入驻城市的顺序就很值得咀嚼,这包含了星巴克在十几年前对一个城市商业文化、接受新事物程度的判断。
上图为星巴克在缓慢布局阶段进入中国大陆新城市的顺序。头两年的思路挺简单,就是必须占位的北京与上海。此后的城市拓展顺序里有几个有趣的信息点:
★ 星巴克选择深圳而不是广州作为进入华南地区的首个城市;
★ 成都在10年前就已经是星巴克最重视的西部城市。
随着在华开店速度加快,星巴克城市图谱成为城市实力比较重要的参考。从公开报道的消息来看,它或许已经被官方列入需要努力的目标。
2016年底,履新不久的西安市市委书记王永康在区县调研时提到:“西安现在40多家星巴克,这肯定是不够的,400家还差不多。”其实如果看看数据,西安的表现并不算差,其星巴克店铺数量在全国排到第13位,起码坐稳了西北第一。
截至目前,星巴克已经进入160个城市(包含县级市),记者统计了每个城市的星巴克店面数量。头尾差距比我们想象得更大,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深圳、苏州前6个城市占去了一半,尾部的118个城市仅拥有个位数的星巴克,它们基本是在2010年后扩张的。
上述排行体现出星巴克对于长三角地区极大的偏爱,前20名中长三角占去8席,上海凭一己之力开出全国1/5的店,杭州超过了广深两个一线城市的总和,苏州则几乎与深圳齐平。
另一个应当关注的点是,在这个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商业吸引力的排名中,成都、重庆与西安这几个西部城市代表,比武汉长沙的中部组团表现更加亮眼。
一个结论呼之欲出:那些商业土壤更肥沃的城市,更能在星巴克的选址系统中占据优势。
不过更有商业参考价值的,还是要深入城市内部肌理、处理更加细致的地理位置数据,它能告诉我们星巴克在单个城市地图上的偏好。
星巴克进驻深圳时,这座城市的第一条地铁还处于施工的状态。大概是与地铁规划英雄所见略同,星巴克在深圳开的前10家店铺中,有9家现在距离地铁站不到500米。
我们据此验证了第一个假设,星巴克选址与地铁等公共交通资源投放关系紧密。这比较好理解,不断吞吐的地铁站,天然便是城市中最大的人流供应机。
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底②,深圳市内的星巴克门店已经增至113家。记者计算了所有店铺与其最近地铁站的距离,以每500米作为一个统计截点,结果如下图:
超过8成店铺聚在地铁站周边半径1000米范围内(地铁站辐射圈),从站口出来步行可达。
只有12%的店铺开到离地铁站1500米之外的地方,未来这个比例还会下降,因为它们周边基本都在建地铁站。这些站点多位于景区中,离市中心的距离也不近。
当然,并非修起地铁站便能迎来一片繁荣,获得星巴克偏爱。毕竟,深圳全城165个地铁站中,还有近一半地铁站没被星巴克选中。这些站之间有什么不同?满足交通枢纽的条件后,还要怎么才能获得商业力量恩宠?
初步梳理数据,任一城市区域的综合实力与具体功能特征是最关键的两点。
2002年10月,华南区第一家星巴克在深圳市福田区中信广场开业,距离这家星巴克直线距离250米的地方,在2004年底开通了1号线科学馆站,这个站点辐射圈2017年的综合实力排在全市第7位。次年开业的第二家星巴克周边的国贸站,综合实力更是排到第3位。
综合实力排名是严格按照它们的数据表现排出来的。通过美团点评、中原地产、e成科技、高德地图等机构提供的数据,我们对作为城市节点的地铁站辐射圈进行数据描像,形成包含商务、居住、商业、休闲娱乐的14个功能指标,每个地铁站功能辐射区都获得一个综合功能分。
总的来看,综合实力越强势,就越能获得星巴克的偏爱。代表两者关系的虚线走向可以说是很明显了,综合实力越弱确实越容易不受待见,站点综合实力排名前60位的站点聚拢了最多的星巴克店铺,最强的几个站点在星巴克这里几乎就是满分。
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是位于福田区的购物公园站,它与附近的会展中心站、福田站、市民中心站共同圈出了深圳的CBD。在购物公园站周边不到1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就有5家星巴克店,意味着每走10分钟就能遇到2家。排名前几位的大剧院站、会展中心站、车公庙站景象相同。
当然,对于这些优等生,星巴克的打分也有明显悬殊。对比地铁站辐射圈评分来看,其实就是总分差不多,但不同功能科目的得分上有高有低。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偏向哪一科,更能吸引星巴克这样的商业力量?
记者根据14项指标表现对地铁站点进行分层聚类,为它们贴上功能偏科的特征标签。然后进一步计算城市中不同功能分区站点被星巴克选中的比例,以及对应“星巴克偏好”指标的平均值,结果如下图:
被贴上“宇宙中心的候选人”与“公司达人的聚集地”这两类标签的站点,毫无疑问都会被星巴克选中。
“宇宙中心的候选人”站在大多数指标上表现优异,是大家传统认知中的城市中心与副中心,前面提到的购物公园、大剧院、车公庙均在此列。从星巴克偏好值来看,这类站点最受重视,星巴克布点密度相当高。传统认知的市中心等于黄金地段当然是有道理的,无需多言。
“公司达人的聚集地”,顾名思义商务功能特别突出,聚集了大量公司人。粗看上图中的星巴克偏好度,似乎对公司人的兴趣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但细看背后的数据表,其实是有些公司人类型拖了后腿。
“享受人生的躺玩区”最明显的特征是消费溢价高,主要包含两个类型的区域,“躺”指代豪宅类居住区,“玩”指代旅游景点。
前者附近由于地广人不多,虽然消费群体层次高,但也并不太受星巴克喜爱。
“玩”的旅游景点在星巴克的选址逻辑中,优先级跟市中心差不多,前文中提到,那些不靠近地铁站仍获得较高星巴克偏好得分的,基本都是景区。景点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人流巨大,二是旅游这种消费行为本身就挺升级的,很对星巴克胃口。
其余站点类型中,大型对外交通枢纽如机场站、深圳北站等由于绝对人流优势,是星巴克的重点关照对象。相比之下,那些还没开发完全的站点与园区型站点,则不太被星巴克看好。
寻找下一波“星巴克站点”
▼
经过层层递进的辛苦分析,星巴克套路可以总结如下:
★ 在选城市时,优先考虑几大三角发展区;剩余城市中,大部分东部城市与核心西部城市更加受宠;
★ 进入城市内部再行选址,市中心、旅游景点、金领白领商务区、大型交通枢纽都是最优选择,居住区与其他商务区是次选;
★ 还要拓宽?那就是通过城市相关的各种数据和政策,进一步看商业潜力了。
在分析了星巴克青睐区域的数据特征后,记者试图领先星巴克一步,找到下一个可能会被选中的站点,这里也许就是下一个发展潜力地,各种价格都还没涨起来,对其他的品牌商或投资者都有意义,当然还是以深圳为例。
这里采用的具体的分析方法是,在未被星巴克选中的站点中,挑选出跟已有星巴克站点的功能特征最像的那些。这样的站点有11个,这些漏网之鱼主要位于宝安区,尤其是在宝安靠近南山的区域,它们居然抱团出现了。
按照站点性质来看,其中布吉、翻身与新秀都是“衣食住行的大本营”,属于居住人流大站;香梅北、临海、宝华、新安是享受人生的躺玩区,属于净值更高的人群聚集地;龙井、碧头、桥头都是综合实力较弱功能单一的圈地狂,它们周围都分布了学区或工业、科技园区。
当然,14项功能指标都纳入体系重在考察站点周边区域的各项功能情况,是一个综合实力评价体系;星巴克本身的选址逻辑应该会有所侧重,还会考虑到更多细节的现实情况。
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如果是想吸引跟星巴克同一定位人群的品牌,寻找到下一个“星巴克站点”,总不会错。
文 | 唐也钦 图 | 张梓豪 邹磊
注:
①星巴克店铺数据采集自星巴克官网地图,可能会有遗漏。
②因深圳城市数据提取日期截至2017年3月底,星巴克店铺数据也为当时提取。
中国互联网第一份
基于真实交易数据的行业报告
一份值得研读一年的餐饮大数据报告
百胜、海底捞、西贝、真功夫……都在看
《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2017)》+解读版
订阅方式
· END ·
统筹丨张琳娟
编辑|师丽丹 视觉|陈晓月
微信1| 18519700748
微信2|neicansw
-转载原创联系-
首席小秘书 微信|neicanm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