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洞见
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洞察,见解。新鲜独到,犀利理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鸡西新闻网  ·  【夜读】能扛事,也是一种才华横溢 ·  2 天前  
洞见  ·  一个人顶级的养生:好好吃饭 ·  5 天前  
王开东  ·  少年情怀总是诗 ·  3 天前  
王开东  ·  少年情怀总是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洞见

孩子,你今天的风光,都是过去受过的苦

洞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16-12-09 23:59

正文


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遗君明珠

来源:明珠絮语 (ID: tsliuchanghai)


01


我们两口子都五音不全,儿子经常因此取笑我们。

确实,他的音乐素养比我们要强很多:学龄前就认识了五线谱,上学后一直是校合唱队的成员,偶尔在人前亮两嗓子,颇能博来别人的好评。

现在上了大学,居然和同学们在学习之余玩起了电子音乐,说起来头头是道,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儿子是音乐天才吗?当然不是。

他和我们的区别,只是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多了每天一两小时的钢琴训练。

他也许忘了,当年弹钢琴时,坐在琴凳上那一副不情愿的样子。他也许忘了,因为不愿意弹琴,挨了多少次批评。

如果没有那一段经历,今天在台上有人歌唱时,他也只会像我们一样,傻傻地做一个听众。


02


网上有一个调查,叫做“你感谢当年逼你上兴趣班的父母吗?”

很多人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经历。

比如有一位女士说,自己小时候学琴,经常被父母打,因为其他孩子在玩,她也想去玩,影响了练琴。

但是最后她靠钢琴考上了北京的一所985大学,自我感觉非常幸运,因为靠文化课考上北京的985,估计要比钢琴苦十倍。

毕业后,她留在了北京,拥有了北京户口。由于宝宝还小,不想让孩子受雾霾影响,就回父母所在的三线城市教钢琴,年收入有五十万。如果在北京,这个收入会更高。

现在,她真心感谢妈妈在她小时候的付出和坚持。

而她也坦承,靠自己真没几个能成的,周围同学一聊都是被打出来的。


03


有一位母亲则作为“反面典型”来现身说法:

闺女小时候琴棋书画培养了一遍,结果全部没有坚持下来。

初一时,有同学拿学校的电子琴叮叮咚咚的弹起来,闺女很羡慕。

回家问我为啥不让她学琴,我说学了啊,你没坚持下来啊!

闺女说那你为啥不打我啊,让我坚持下来。

于是,我碰见同事、同学,以及其他孩子小的家长就告诉他们,必须去学点啥,不学就打,省的以后挨埋怨,啥才艺也没有!


04


在最贪玩的年龄学习那么多所谓的特长,当然会觉得很苦很枯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