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建筑在规划上与周边园区形成“一心一轴、一湖两街”的整体格局,将原有的“山、水、林、田”格局保留了下来,依山退台,沿水设街,形成建筑景观相互融合、有机串联的整体群组,践行“建筑即是公园”的理念。
感谢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对gooood的分享
成都国际友谊馆位于成都市东部新区2024世园会国际园艺展区内,是本届世园会的六大核心场馆之一。项目场地西望龙泉山,南接绛溪河,依山临水,风光秀美。展馆总建筑面积5856平方米,展厅面积约3000平方米,策划了上百个国际友城为主题的常设展览,在有限空间内展现成都与国际朋友圈的“无界交流”。
2024成都世园会以“公园城市、美好人居”为主题,而国际友谊馆最初的设计任务即脱胎于这个主题,积极探索公园城市的建筑表达。因此,在构思之初,项目团队就提出了一个原则:“在东部新区如此优越的自然环境中,就应该让建筑变为公园,让参与其中的人们真正放松下来。”于是,保留的山体得以延伸,形成舒展的屋檐;绛溪的水系得以引入,营造灵动的环境;漫游的路径得以形成,模糊内外的界限。
最终,建筑在规划上与周边园区形成“一心一轴、一湖两街”的整体格局,将原有的“山、水、林、田”格局保留了下来,依山退台,沿水设街,形成建筑景观相互融合、有机串联的整体群组,践行“建筑即是公园”的理念。
一个成熟的设计往往是经历很多波折后的成果,当然,“国际友谊馆”也一样。其实在设计之初,展馆的展陈内容还是以展现营城理念为主,而随着展陈相关工作逐渐深入,最终展陈内容聚焦到成都的国际友谊文化,这也对建筑空间的灵活适应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这个要求恰恰也是设计团队在设计过程中非常关注的。
最初的设计中,屋檐下错动的盒子形成模数协调但环境不一的功能空间,内部通过盘旋的蜀道串联起来,其间通过丰富的天井体系营造了竹影婆娑的环境,形成蜀道揽竹的特色展陈体验。在新的展陈要求下,原有的“蜀道揽竹”却与“丝绸之路”巧妙暗合,寓意着“穿越山水文明得以交流。”于是,从序厅到弧形展廊再到盘旋于竹影天井下的各个展厅,顺利容纳了“魅力蓉城、友好之约”“以心相交、成其久远”“邂逅五洲、友城风采”“放眼世界、织梦未来”四个精彩的篇章。
在落地设计过程中,基于总体概念及初步的空间形态,项目团队还寻求了更多的技术创新路径,其中一个就是数据驱动的绿建正向设计。在厘清了项目各类复杂要素之后,项目团队基于拓补学的思路编制了一系列“地域适应” 的运算化辅助设计模块,从功能关联、人流模拟、视线拟合、采光遮阳、气流组织五个方面对设计进行数字化解构,最终实现优空间、适气候的寻优设计目标。
▲绿建正向设计分析 ©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比如:在平面布置优化过程中,团队将平面排布与地形要素拟合,进行了数十种布局模拟对比,进行平面切割、上下错动,避让基岩。基岩切割情况从3000方减少为650方,减少约90%的支挡结构。在展厅视线优化过程中,团队针对核心空间利用遗传算法,调整展厅竖向高程错动,保障最大化视野可及,提升“看与被看” 的交互潜力,内外可见度提升31%。在各类檐口尺度优化过程中,项目团队进行多工况模拟,优化出檐起翘深度,找寻最优出檐深度,减少室内得热约17%。
在成都这样一个地域性极强的城市,建构体系的地域表达是项目团队坚持要做的一个实验,又基于世园会这样一个大的主题,“竹”与“木”自然就成为展馆建构体系中很难舍弃的素材。在这样一个大方向下,项目团队联合国际化的专业结构顾问团队进行了多种方案比选,同时经历了与各方诉求艰难的协调过程,最终极为复杂的“三维曲面大跨木构”与创新的“竹林束柱”得以呈现。
▲木屋面构造分析 ©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回顾起来,其间充满了各种技术难点的试验性攻关,比如:在木梁断面优化过程中,由于局部跨度达到了20米,项目团队多方比选后采用了刚拉锁辅助的方式减小木梁截面,同时利用主次梁顶部的标高错位布置实现了规整的彻上明造效果。在束柱的断面优化过程中,项目团队依托2.1米的标准平面模数将束柱整体尺度分级处理,保证单根柱断面可控的情况下不同等级的群组适应不同荷载,这样也与自然生长的竹林形成一定的形态呼应。
对于世园会这样的国际性博览盛会,每一个展馆的设计都应该是一场创新设计实验,而成都国际友谊馆可以说一场地域环境适应性设计实验。而就现代地域建筑而言,其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线索繁杂,设计团队的关键工作还是在于解构复杂性,厘清关键特征;识别多样性,找到适配路径;寻找同一性,回归本源目标。
公司网站:http://www.scsj.com.cn/index.aspx项目团队:高锐、何青松、尹喆、罗杰、付韵潮、张欢、贺刚、赵仕兴、王家良、邹秋生、胡斌、唐彭、戴馨、刘静娴、周晟东、丁鹏宇、梁东、刘义成、周俊、何嘉希、杨艳梅、王欢、彭宪辉、赵冬阳、宋德芬、苏绍浩、王嘉成、邢璐、宗凯、庞文斌、王宣东版权©www.gooood.cn,欢迎转发,禁止以gooood编辑版本进行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