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师艺家人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官方公众号,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欢迎您的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品牌星球BrandStar  ·  为什么酒店品牌要跨界去卖睡眠产品? ·  昨天  
品牌星球BrandStar  ·  为什么酒店品牌要跨界去卖睡眠产品? ·  昨天  
新熵  ·  字节又出爆款,剑指优爱腾芒 ·  3 天前  
字节跳动技术团队  ·  大幅降低数据科学门槛!豆包大模型团队开源Au ... ·  3 天前  
字节跳动技术团队  ·  大幅降低数据科学门槛!豆包大模型团队开源Au ... ·  3 天前  
第一财经资讯  ·  大数据“杀熟”将被整治!四部门出手了! ·  6 天前  
第一财经资讯  ·  大数据“杀熟”将被整治!四部门出手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师艺家人

“数智共融·多屏共生”第四届网络视听创新发展论坛举办

北师艺家人  · 公众号  · 互联网短视频 科技自媒体  · 2024-11-30 17:27

正文

2024年12月2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承办,北京师范大学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基地、北京师范大学网络影视研究中心协办的“数智共融·多屏共生”第四届网络视听创新发展论坛在田家炳艺术楼何思敬讲堂成功举办。此次论坛邀请了10位相关领域专家,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全球媒体带来变革的背景下,网络视听中国式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线上参会。他在题为《传媒艺术发展新景观之观察与思考》的发言中指出,由传媒艺术主导的艺术的新发展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点,也出现了内容融合化、传播场景化、体验沉浸化的趋势。要将传媒艺术的发展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大目标和语境下审视。既拥抱新技术带来的艺术新发展、新思维、新方式,又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下营造健康、温暖、和谐的传媒艺术新生态。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胡智锋教授(线上发言截图)

在题为《智能化内容生产潮流下人的主体性守护》的发言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指出,智能技术将不同的个体连接起来,形成“智慧共同体”,而意向性、创造力和专业性是人类在人机协同内容生产中守护主体性的三个关键。人要把握人机协同的方向盘,走向人—机复合意向性;要发挥人与机器思维与能力的互补性,建立协同机制激发新创造力;还要守卫人的专业价值观与专业精神,树立质量、创意、个性风格等方面的专业标杆,为机器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模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彭兰教授

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于丹分享了《数智化时代文化传播学科的思考》。她从天人智一、认知融合和大模型升级三方面切入分析了数智化时代新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提出要用人工智能改进文化传播模式,例如根据每个学习者需求和优势定制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个性化教育;通过AI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引导学习者深入研究特定领域;提高其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挖掘潜在认知能力, 开发出新的思维方式,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和变革。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于丹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数据首席科学家、教授沈浩围绕“AIGC趋势与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主题,介绍了智能媒体技术的一系列创新应用实践。他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下,内容、信息、服务、社交融为一体,使得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传统主流媒体亟待向全媒体迭代,发展全业务,覆盖全终端,适用全场景,运行全数据化,用户价值全聚合。媒体融合要更加重视“5G+AI+媒体”的引领作用,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为支撑,建立起全功能智能媒体运作平台。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 沈浩教授

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教授程樯的发言聚焦“数智共融:视听体验的科技重构与人文回归”,他指出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从传播机制、视听感知、创作模式等层面重构着视听体验的范式,为行业和高校相关专业教育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他结合自己的创作与教学经验,强调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创作者应避免技术和数据的滥用,充分发挥人类无法被取代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找到与机器的共生之道。相关专业教育在保持学科前沿性、加强对新技术探索的同时,也需要强化人文性的回归。

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 程樯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影视研究中心主任、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智华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与新视听文化”方面的思考。他指出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创造的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为网络视听打开了表达空间、创作空间、市场空间,促进创意向多样化与高品质发展,并且推动着中国网络影视在海内外广泛传播。当下网络视听行业正加速进入转型期,在总体求质求稳的基础上,各大网络视听平台与制作公司需要大胆创新,深化人工智能对行业的赋能,探索AIGC多元应用场景。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张智华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视听传播系主任、教授邓秀军以《文旅微短剧的地域文化空间生产与地方形象建构》为题,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三维度理论,分析了文旅微短剧赋能地方形象建构的三大维度。首先通过地域物质文化空间的生产凸显出基于“人-地-物”关系之上的地方形象;其次通过影像叙事文本的精神提炼和价值观升华,集中展现地方的人文特色和精神空间;最后基于观众对于文旅微短剧的差异化解码、开放性“注释”以及线下体验行为,达成对地域社会文化空间的生产。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邓秀军教授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长聘教授张蓝姗进行了题为《AI视频生成工具在视听艺术创作的应用与反思:影像变革、流程转向与范式重构》的分享。她结合具体的作品案例探讨了AIGC时代的影像变革、视频生产流程的转向,以及AI视频生成技术对艺术创作范式的重构。她强调,创作者需要具备更强的工具使用能力、判断力、审美力、共情力和批判性思维,才能在人机深度协同中开创艺术创作的新境界。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张蓝姗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周敏围绕 “智能传播时代网络视听内容的创新逻辑与冷思考”展开分享。她结合具体的内容案例,从技术融合应用、内容价值共创、产业价值共生和人机价值对齐四个方面分析了网络视听内容如何正在被智能传播时代的新技术、新理念所重塑。她也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仍然面对着数据瓶颈、算力局限、理解深度不足和安全伦理挑战如算法投毒等一系列问题,对人工智能在网络视听中的应用前景需保持审慎的乐观。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周敏教授

论坛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王韵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智能化工具日新月异的迭代和日益广泛的应用正在重塑网络视听的产业链和生产方式,本次论坛聚焦技术变革背景下网络视听行业的新趋势、新生态,通过专家们深入的分享与探讨,在网络视听创作观念创新、产业拓展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理论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王韵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