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浦东企业政策在线
面向浦东新区企业,发布国家级、市级、新区级政策原文、政策汇编和政策申报信息,解读政策要点及注意事项,提供政策宣讲、培训、会议等动态信息,提供企业在线政策咨询服务,建立“企业政策精准推送、政策服务无缝对接、线上线下同步运行”的工作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物制品圈  ·  mRNA疫苗:不止于新冠,未来可期 ·  昨天  
生物探索  ·  Nature | ... ·  2 天前  
生物学霸  ·  打破纪录,治疗后无癌生存 19 ... ·  2 天前  
生物学霸  ·  手把手教你用 AI 绘图:初识 Adob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浦东企业政策在线

解读 | 九个问答搞定企业开设分支机构后申报纳税注意事项

浦东企业政策在线  · 公众号  ·  · 2024-04-23 14:33

正文

*图文由浦东政策在线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企业为满足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需要,往往需要设立一些分支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后相关的申报纳税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申税小微整理了设立分支机构后常见的涉税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0 1

跨地区经营的分支机构营业账簿如何申报缴纳印花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1988)国税地字第25号)规定:“跨地区经营的分支机构使用的营业账簿,应由各分支机构在其所在地缴纳印花税。对上级单位核拨资金的分支机构,其记载资金的账簿按核拨的账面资金数额计税征收印花税;对上级单位不核拨资金的分支机构,营业账簿不征收印花税。为避免对同一资金重复计征,上级单位记载资金的账簿,应按扣除拨给下属机构资金数额后的其余部分计征印花税。”


02

所有的二级分支机构都需要就地分摊企业所得税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第五条规定:“以下二级分支机构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一)不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且在当地不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的产品售后服务、内部研发、仓储等汇总纳税企业内部辅助性的二级分支机构,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上年度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的,其二级分支机构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三)新设立的二级分支机构,设立当年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四)当年撤销的二级分支机构,自办理注销税务登记之日所属企业所得税预缴期间起,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五)汇总纳税企业在中国境外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分支机构,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03

我公司在外地成立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是否应当独立计算申报并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跨地区(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该居民企业为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除另有规定外,其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适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的规定(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因此,分支机构是否独立核算,不影响所得税汇总缴纳。


04

分支机构是否可以独立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

现行企业所得税实行法人税制,企业应以法人为主体,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由于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其经营情况应并入企业总机构,由企业总机构汇总计算应纳税款,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因此,企业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应当先汇总计算总机构及其各分支机构的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再依据各指标的合计数判断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



05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上一季度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已由分支机构就地预缴分摊税款,本季度按现有规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上季度已就地分摊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如何处理?

汇总纳税企业如果上季度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本季度符合条件,其总机构和二级分支机构多预缴的税款,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号)规定,可在以后季度应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中抵减。


06

总公司设立在上海,分支机构设立在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地区,分支机构是否能够单独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可以享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2号)第六条规定,总机构设在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地区外的企业,其在优惠地区内设立的分支机构(不含仅在优惠地区内设立的三级以下分支机构),仅就该分支机构所得确定适用15%优惠税率。在确定该分支机构是否符合优惠条件时,仅以该分支机构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否符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及其主营业务收入占其收入总额的比重加以确定。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和所得税缴纳,按照国税发[2008] 28号第十六条和国税函[2009] 221号第二条的规定执行。


0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