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首控基金
首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首控基金”),经国家工商行政总局核准,注册资本5亿元,是一家受托管理股权投资企业,从事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私募基金及投资管理咨询业务的专业投资管理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京日报  ·  这笔钱涨了!最高12000元 ·  17 小时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2 天前  
河北省人民政府  ·  多项教育新规出台!新学期开学必看→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首控基金

2018年教育投融资及行业并购年终盘点:“拐点”来了么?

首控基金  · 公众号  ·  · 2018-12-14 18:00

正文

眨眼间,2018年的余额已不足20天,令人不由得感慨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2018年下半年,在“形势一片不大好”的声浪中,“教育行业坠入资本寒冬”的论调也越来越有市场。事实当真如此?真相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妨回顾梳理一下过去半年教育行业的投融资形势以及最近三年的行业并购态势,来寻找客观、真实的答案。

一级市场投融资:稳中略有下降

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最近半年( 2018 6-11 月),我国资本市场累计发生 2109 起投融资事件,其中教育行业共有 209 起占比近一成,为 9.9%


从行业赛道看,企业服务、医疗健康、硬件、金融、教育、电子商务、本地生活、汽车交通、文化娱乐等“吸金”能力最强,其中教育行业基本能稳定在第五名;


从投资机构看,真格基金、红杉资本(中国)、顺为资本、经纬中国、IDG资本、高瓴资本等投资界巨头为最大的金主,频频发起大手笔投资。

从整体看,8月和9月国内投融资市场分别环比上月大减38.3%和31.3%,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新一轮资本寒冬”的说法猛烈来袭。但随后的10月和11月,投融资数量再度回升,虽然远未达到7月份581起的高点,但回升势头良好。


从教育行业投融资情况看,基本与整个投融资市场走势趋同,也成稳中略有下降的态势,但震荡幅度较为平缓。 从一级市场的情况看,教育行业已进入“资本寒冬”的说法是夸大其词、耸人听闻。


值得一提的是,近半年来,教育行业还出现了两起巨额投融资案例:6月,VIPKID大米科技完成D+轮融资,融资金额达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亿元),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腾讯、云锋基金、Coatue Management;10月,软银中国投资作业帮E轮,投资金额达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45亿元)!

教育行业并购:拐点已至?

本周一( 10 日),枫叶教育 (1317.HK ) 发布公告称,拟以 1.85 亿人民币收购四川泸州七中佳德国际学校 66% 的权益,其外延扩张再下一城。资料显示,标的学校当前在校生人数超 3,200 人,交易代价将以“现金 + 股份”的形式支付。


从教育行业的整体并购情况看,据Wind统计数据,2018年截止12月13日,我国公众公司(包括A股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港股内地教育类上市公司及其在内地的附属公司等)共披露了84起教育类并购事件,比2017年大幅减少44起,降幅达31.15%,但仍保持高发态势;已完成41起,失败2起(天润数娱拟并购凯华教育100%股权、圣商教育拟并购耕本客55%股权),进行中6起,签署转让协议10起,证监会核准1起(中公教育借壳亚夏汽车),发布董事会预案23起。


数据还显示,2017年我国公众公司共披露122起教育行业并购案例,数量是2016年的3倍还多;其中已完成66起,失败1起(即神州数码拟并购启行教育79.45%股权),另有7起达成转让意向或已签署转让协议;2016年,教育行业共披露并购案例39起,其中完成24起,失败2起(即:四通股份拟并购启行教育100%股权、凯文教育拟收购文凯兴20%股权)。

从近三年公众公司披露的教育行业并购案例来看,涉及的主体以新三板挂牌公司为多,如龙门教育、教师网、圣商教育、嘉达早教、第一文体、乐创教育、华腾教育等;A股上市公司则有凯文教育、勤上股份、全通教育、开元仪器、三盛教育、立思辰、威创股份、文化长城、神州数码、科斯伍德、银江股份、华媒控股、三垒股份、松发股份、佳发教育、洪涛股份等,港股上市公司则有中教控股、民生教育、枫叶教育、沪江教育科技、大地教育、彩生活、巨匠建设等,此外还有在美股上市的朴新教育等。


从最近三年教育行业并购数量看,2017年的并购数量达到最高潮,行业并购如火如荼,在2018年仅剩不到20天的情况下,今年教育行业并购的数量已基本超越无望,下降幅度甚至可达25%以上。


除了并购数量锐减,教育行业的并购完成率也在逐年下降,从2016年的61.54%降至2017年的54.10%再到2018年至今的48.81%,这表明教育行业的并购难度明显加大。


2018年以来行业并购数量骤降、完成率锐减,这表明在一级半和二级市场,业界对并购扩张开始趋于谨慎收缩战线,这与今年下半年宏观方面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资本市场表现低迷紧密相关。另一方面也说明,经过了2017年的火爆行情,教育行业的估值水平高企、并购难度加大。


政策因素绝对是2018年教育行业难以言说的痛。 包括《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课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给整个教育行业带来的震动仍在持续,对包括学前教育、K9义务教育、K12课辅培训、在线教育、集团化办学、加盟连锁、行业并购、上市、融资收购、协议控制等方面,几乎带来全方位的抑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