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浪淘沙
严肃知识分享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军武次位面  ·  一万天后的世界:2050年时的电脑会长什么样? ·  5 天前  
解放军报  ·  神十九航天员简历公布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浪淘沙

人间正道是沧桑:美国大选后世界将何去何从(中)

大浪淘沙  · 公众号  · 军事  · 2016-11-17 18:49

正文


美国

1929

3


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预言有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高地悬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上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仅仅十年之后,生产过剩的大宝剑又一次狠狠地砸了下来,把资本主义世界pia的粉身碎骨。

 

这一次大灾变影响深远,直接导致了凯恩斯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站到了历史主舞台的正中央,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在经济危机持续到第三个年头,美国和资本主义迎来了自己的救世主——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总统竞选之处,意图平息经济危机的种种策略让罗斯福被扣上了“共产主义者”的帽子,而罗斯福则反唇相讥竞选对手胡佛总统是“饥饿制造者”。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天佑美利坚,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何克服经济危机?只有一条出路——消灭生产力。因为生产力过剩了,需求不足了,所以只能通过危机来消除多余生产力。经济危机发生时,无数工厂破产、股市崩盘、工人失业、物价暴跌、金融体系陷入瘫痪和混乱,这样也就消灭了大量生产力,使经济供需达到一种再平衡,然后资本主义再次踏上了“生产发展-资本积累-生产需求矛盾加大”的老路子。这个跟封建时代如出一辙:土地兼并-农民失地成为流民-天灾引发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改朝换代消灭大量人口-新皇帝安抚流民、劝课农桑迎来治世……区别在于资本主义社会消灭的是生产力,封建社会直接肉体清除了。

 

很多人都有疑问,为什么美国大萧条期间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也不给穷人,网上有人抖机灵解释说“穷人想免费要,还想包邮,人肯定不给”,言下之意就是如果穷人现场去喝,农场主就给了。其实不然,倾倒牛奶、把猪扔进河里,都是在消灭多余生产力,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就是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你这样让饿肚子的穷人喝饱了牛奶,吃了免费的猪肉,依然无法造成有效的需求。所以正确的克服危机的方法就是,一方面消灭过多生产力,另一方面国家牵头进行经济建设,让失业的穷人能够形成新的购买力——这就是罗斯福政府找到的新道路。

 

非常荒谬和讽刺的就是这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是因为“钱太少了”,而是因为“钱太多了”。就像大鱼大肉吃多了行程血栓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说白了解决经济危机的方法就是“怎么把钱花出去”。这一次经济危机程度之深、波及之广史无前例,再加上有一个社会主义苏联在旁边虎视眈眈,迫不及待地准备输出革命,按照往常自行消灭生产力的办法已经时不我待,资本主义必须要做出自我革新。于是美国找到的路叫罗斯福新政,国家带头花钱,大力发展公共事业,由政府出面解决“血流不畅”的问题;而德日等法西斯国家找到的路是军国主义道路,把钱花在扩充军备上,一战前的阴云再一次笼罩全球。

 

德国的事情我们下一节再讲,我们先从美国说起。刚刚说到“苏联在一旁虎视眈眈”并非危言耸听,美苏两大阵营和平演变从来都是相互的,尤其是在1929年世界大萧条的环境下,苏联是西方不亮东方亮风景这边独好,强大,自然就会吸引眼球、自然就会充满魅力。

 

威廉·曼彻斯特的著作《光荣与梦想》就记载了当时美国被社会主义价值观冲击的现状——上万失业者到苏联大使馆排队要移民,农民拿起枪发动对银行家的阶级斗争,工人抢占工厂煤矿,左翼知识分子公开号召这些人团结起来搞苏维埃,旧统治集团的喽啰则见风使舵投机革命,媒体直言未来在共产主义……书中《最惨的一年》这章中写到:

 

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有4000人占领了州议会大楼,西雅图市有5000人占据了十层楼的市政府大厦。5000名忍无可忍的芝加哥市教师闯进了市区的银行。失业者越来越熟悉《国际歌》的曲调了。有一位42岁名叫路易斯·布登兹的激进分子居然率领了俄亥俄州的失业者联盟的群众向哥伦布市议会大楼进军,他的口号是:"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 制度观念、权力观念和私有财产观念,已经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大多数知识分子向左转了。他们认为,社会主义还只不过是中间道路。约翰·多斯帕索斯轻视社会主义,把它比作喝不醉的淡啤酒。公开拥护共产主义的有多斯帕索斯、舍伍德·安德森、厄斯金·考德威尔、马尔科姆·考利、林肯·斯特芬斯、格兰维尔·希克斯、克利夫顿·法迪曼、厄普顿·辛克莱、埃德蒙·威尔逊等人。威尔逊极力主张"从共产党人手中把共产主义接过来",随后又补充说:"俄国是世界上道德的顶峰,那里是一片光明,永存不灭。"威廉·艾伦·怀特把苏联称为"世界上最令人感兴趣的地方"。每月新书俱乐部选上了《新俄罗斯简介》介绍给读者,书中把美国的混乱透顶和俄国的秩序井然作了对比。威尔·罗杰斯说:"那些瞧不上眼的俄国佬……他们的办法真了不起啊……国内人人有工作,想一想这多好。"埃尔默·戴维斯说,为利润而生产的制度已经失灵了。甚至斯科特·菲茨杰拉德都在阅读马克思的著作,并且写道:"为了要革命,也许参加共产党是必要的。"斯图尔特·蔡斯在《新政》一书中问道:"为什么只有俄国人能享受改造世界的乐趣呢?"政府里同左派人士眉来眼去的人可不止一两个。密西西比州州长西奥多·比尔博承认:"我自己也染上一点红色了。"明尼苏达州州长弗洛伊德·B·奥尔森更是直截了当,竟对一位华盛顿政府官员说:"告诉他们吧,奥尔森正在给明尼苏达州国民警卫队招募队员,谁要不是共产党,他就不收。"为了让人家明白他的意思,他再补充一句:"明尼苏达州是一个左翼的州。"

 

俄国在纽约有个贸易机构,叫做苏美贸易公司,它平均每天收到350份申请书,要求移居俄国。有一次令人最难忘怀:他们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

 

大萧条下的这种局势已经很明显了,这一切都是大规模共产主义运动的前兆,美国面临着被社会主义革掉命的风险。在这个历史关口,罗斯福在一片质疑的声音中选为总统,资本主义在美国开始了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改革:首先国家带头花钱,美国以公共工程署、民用工程署为主导,美国成立了一系列负责基础设施建设的机构,前后向公共工程投入200多亿美元,在罗斯福新政时代前期,平均每年有接近400万人靠政府提供的工作糊口,总数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美国军队;其次完善社保制度,增加富人税率和企业所得税率;最为重要的是颁布了《工业复兴法》,资本主义制度下国家干预经济的形式正式确立下来。

 

对于工业复兴法,罗斯福指出:“通过消除那些不仅折磨了正当的工商业、而且导致了劳工的不幸的海盗式的方式和措施,来保证工业获得合理的利润,劳工得到合理的生活工资………….. 历史也许会把这部法律作为迄今为止美国国会所通过的一项最重要的、意义最为深远的法律记录在案。”同时,法律要求主要行业组织同业公会,联合规定产量、价格、劳动时间——这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对经济的管控并无二样。同时,还进行了一些往社会主义“修正”的改革,比如承认工会的合法性,承认工会拥有代表工人和资方集体谈判的权利;1918年最高法院关于最低工资标准违宪的裁决也被推翻;童工被禁止。各同业公会被赋予协调资方与工会谈判的责任……

 

资本主义一直以自由主义为指导思想,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先贤们发现简单的自由主义不能再完美地指导社会运行,于是在思想上出现了主张“限制自由”、规定自由边界的约翰·密尔,在政治上出现了增加国家职能的格林,在经济上出现了凯恩斯主义。(具体可以看我这篇文章《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的灯塔》

 

毫无疑问凯恩斯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一直信奉的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大相径庭。当时人们攻击罗斯福的新政:“这是社会主义,它是否是共产主义尚待观察”。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也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的!”而罗斯福反唇相讥的言辞和他们出奇的一致:“你们正在建立共产主义”、“你们骑的是一匹垂死的马”。

 

——罗斯福为什么说“你们正在建立共产主义”,很简单,如果资本主义不作出任何改变,那么爆发革命时迟早的事情,正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这是无法阻止的客观规律。所以对资本主义制度来说,谁是忠臣、谁是奸臣,谁在续命,谁在作妖,一目了然。罗斯福认真学习共产主义思想,引入了政府干预经济、政府控制金融、给无产阶级让渡利益这几条宝贵经验,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仅避免了美国革命的爆发,也避免了美国走向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的道路。

 

更直白点说,美国没有等苏联革了自己的命自己先革了自己的命

 

可以这样说,罗斯福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在资本主义续命三板斧“科技、战争、殖民”之外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比如——把自己变成“社会主义”。

 

我们在学统计学入门的时候就学过这样一个著名的案例:1936年总统选举,美国权威的《文学摘要》杂志社,为了预测总统候选人谁能当选,采用了大规模的模拟选举,他们以电话簿上的地址和俱乐部成员名单上的地址发出1000万封信,收到回信200万封,在调查史上,样本容量这么大是史无前例的,杂志社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他们相信自己的调查统计结果,即兰登将以57%对43%的比例获胜,并大力进行宣传.最后选举结果却是罗斯福以62%对38%的巨大优势获胜。——原因很简单,那个时候有私人电话的,都是富人,而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富人的利益。这是大规模民调第一次失灵的案例,但不是最后一次。

 

1932年,罗斯福竞选基金的25%来自银行家和经纪人的捐助,等到了1936年,罗斯福第二次竞选,资助从25%下降到4%。罗斯福曾说:“有组织的大财团,在美国历史上……紧紧抱成一团,反对一个总统候选人,这还是第一次!”纵使大资本家如何哀嚎,也不能阻止历史的改良,有些东西注定要抛进历史的垃圾桶。要知道,罗斯福也出身于大资本家家庭,他的堂叔也是美国总统,可以看到,这其实就是历史前进的潮流,老旧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能再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马克思笔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死去,时代也在徘徊探索中缓缓前进。罗斯福的出现,只能说是是历史必然性与必然性交织的结果。


 


美国的资本主义领导者怒而自宫换来的是高速的发展和全世界的领导权其勇气堪比东方不败自宫练武和魏忠贤公公阉掉自己找工作然而苏联要么不变要变一下变得自己都受不住了不但自宫连两条腿都割了

 

成都武侯祠有一副著名的攻心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我们来看苏联的解体,“能攻心”——在西方和平演变、意识形态输出下,苏联固有僵化的价值观被秒到渣都不剩;“从古知兵非好战”——全球争霸、侵略阿富汗,空耗国力缺一无所获;“宽严皆误”——要么不改,一改就像戈尔巴乔夫一样把两条腿给剁了。

 

后来治蜀要深思啊!

 


德国

1936

4


1936年,奥运会在德国首都柏林举办,本次奥运会首次采用了圣火传递的方式,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创意是“艺术生”希特勒的点子。不过这次奥运会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讽刺,这一年2月,日本爆发“二二六”事变,加速了法西斯化进程;3月,德国公然撕毁凡尔赛和约,军队开入莱茵非军事区;5月,意大利军队攻占埃塞俄比亚首都;11月,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九月意大利加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看这段历史就觉得心好累,就好比我十岁时候吃饭吧唧嘴,现在二十岁了吃饭还吧唧嘴,我妈就觉得很无奈;看历史一战的时候搞这一套,这一战结束还没二十年呢又来这一套,我也觉得很无奈。

 


德、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侵略方,有深刻的经济、政治、民族原因。

 

从经济上讲德国日本也受到了1929大萧条的冲击,在德国希特勒利用底层人民对经济的不满和一战后的民族主义情绪,成功的获得了最高权力。希特勒搞经济的那一套跟罗斯福差不多,无非是政府牵头大力发展水坝、铁路、发电厂等公共事业。但是德国跟美国不同,美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一战之后基本上把拉美划为了自己的后花园,还能用许多“利益均沾”条款跟英法共享殖民地,换句话说,美国能消耗得起、承载得起这样大规模的建设;然而德国体量小,一战后不但丧失了所有的殖民地,最重要的工业地鲁尔区还被国际共管,一些煤铁矿山也被法国占了,所以德国在解决了一批就业、发了一部分福利之后,剩余的生产力只有一条出路——军国主义。一方面可以消耗多余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可以为将来的生产力寻找原料产地、市场,于是乎坦克造起来、战舰修起来、飞机产起来,一条战争的不归路就这样被踩了出来。

 

日本则更有趣因为日本还保留着大量封建残余国内等级制度明显更利于压迫和吸血所以西方诸国都是在向底层发福利来解决经济危机而日本则是直接抛弃最底层:日本政府推行“产业合理化”政策,政府出面在行业内组建垄断巨头,出台了一系列“托拉斯鼓励政策”,也制定了促成中小企业组成卡特尔的“工业组合法”,随着大量企业的合并,企业裁员增加,工人工资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据日本官方统计,至1932年,失业和半失业者高达300万人,广大工人阶级挣扎在死亡线上。一方面为了转移国内剧烈的矛盾,另一方面要为多余的生产力寻找原料产地和市场,因此日本更迫切地寻求军国主义道路和侵略战争,早于任何一个法西斯国家发动战争(1931,九一八事变)。

 

从政治角度讲德意日都是法西斯政权。要想弄清法西斯,就先要弄清“左”与“右”。左派右派、左翼右翼、左倾右倾,在不同的政治观体系下都有着不同的解释,比如说左为激进。右为保守;左为平等,右为自由;左为进步,右为落后……因为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掺杂进了太多的理念和元素,左与右的内涵相比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也大为扩充,想要完全定义清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比如说无政府是右,法西斯),这里我们只说当今比较公认的一些定义和阐释。

 

在我看来,关于左与右最科学、最有利于分析的定义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核心讲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脱离了经济基础来讲政治只可能是空谈。所以左的定义应该是:要求对现有的经济基础进行变革(当然是进步性的变革);右的定义应该是:拒绝对现有的经济基础进行变革。就比如说,共运人士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要求更多的社会福利、更合理的工作时间。更少的经济压榨,终极诉求是公有制;法西斯代表大资产阶级、大贵族的利益,拒绝下层人民的一切利益诉求。

 

(“法西斯”源于古罗马,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的“束棒”是执政官侍从使用的仪式性武器,体现了执政官的权力。西方国家对这一标志并不排斥。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共运迎来了第二次高潮1919年,俄国刚刚胜利、还面临着国内贵族武装和帝国主义列强干涉的时候,就勒紧裤腰带成立了第三国际(也就是共产国际),支援全世界的革命运动。1919年,美国纽约码头工人总罢工、西雅图工人总罢工、芝加哥费城波士顿铁路工人大罢工,美国无产阶级提出了“不干涉苏俄革命”的口号,年中美国共产党成立,随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美国四十万钢铁工人大罢工,五十万矿工大罢工,1919年的罢工潮波及美国大半国土和所有的工业城市,罢工人数超过四百万人;1920年,意大利连续出现总罢工,北部工业区大多成为左翼政党的势力范围;北欧三国挪威、芬兰、瑞典纷纷与二十年代初成立共产党,并加入共产国际;1921年爱尔兰共产党成立,并开始领导独立运动;1918年成立的波兰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并配合苏军进攻波兰的战事;1920年前后,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保加利亚共产党、波黑共产党、罗马尼亚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并不断在重要城市发动罢工、起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在全世界其他地区成立的共产党还包括中国共产党、加拿大共产党、巴勒斯坦共产党、土耳其共产党、南非共产党……

 

为了抵抗风起云涌的国际共运,大资产阶级选择了法西斯道路。从政治光谱上来看,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就是处在相互对应的左右位置,正所谓阴阳相抵、两极相消,大贵族和大资产阶级为了不被革掉性命,也使出了压箱底的绝活。

 

旧统治集团企图自救,大资本果断做出了选择与其亡于共党,不如提前把中小资产阶级的力量调动起来,搞一个有行动力的组织来对抗共产主义。所以扎根于新中产阶级和民族主义的法西斯党得到了大资本的支持,右手压制旧贵族,左手用虚幻的中产神话和对外扩张的红利团结候补中产阶级,压制底层革命,成为有力的维稳工具。法西斯团体逐渐成了旧统治集团重要的政治辅助力量。比如意大利北部工人运动如火如荼,墨索里尼的“黑衫军”冲锋队迅速得到了大资本的资助和军方的暗中支持,使用暴力对付工人,几乎不受法律约束;1922年,意大利全国工人再次总罢工,墨索里尼趁机发起“向罗马进军”、夺取政权。再比如说德国战后的几个苏维埃政权都是法西斯团体的前身镇压的这个我们在第一节中讲过了

 

从根本上讲,法西斯就是统治阶级“钦定”的镇压共产主义运动的工具和组织方式。一时间,在国际共运浪潮波及过的地区,几乎全部都出现了法西斯政权:1926年,波兰和立陶宛出现了法西斯军政府;1930年,芬兰政权法西斯化;1933年,希特勒上台,同年葡萄牙法西斯军官团政变成功;1934年,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保加利亚加入法西斯行列,奥地利法西斯团体几乎得手;1936年希腊法西斯夺权;1939年,德国和意大利支持西班牙法西斯领袖佛朗哥上台,在匈牙利已经独裁19年的霍尔蒂加入法西斯轴心;1940年,罗马尼亚法西斯领袖安东尼斯库获得独裁权。

 

法西斯的指导思想是极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否认阶级矛盾的存在,向外转移矛盾视线;法西斯对底层人民许诺优越的生活,却在不损害大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无法实现,只好诉诸于民族主义,比如说犹太人骗光了我们的钱、比如说英美在国际上压榨我们导致我们国家举步维艰。这样法西斯政权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发动罪恶的侵略战争,也就是题中之意了。

 

对于英法美来说,他们起初并未在意法西斯的威胁,反而认为在苏联围了一圈法西斯政权实在是再好不过的隔离缓冲带,因此一味地绥靖德意日的无礼扩张,对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仅抗议了事,默认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妄图“祸水东引”;关于日本对东北的侵略,国民政府寄予厚望的国联也是屁都没放一个,还是有着在东线牵制苏联扩张的念头,要不是朱可夫在诺门坎争气,一切都不好说。而本国资产阶级对于法西斯和共产主义的态度通过西班牙内战就可以看得很明显了,那就是:宁亡于白色恐怖,不亡于红色革命。

 

说完了政治因素,就要说到民族因素了。西方国家对于频繁出现的法西斯政权是喜闻乐见的,毕竟都是自己人嘛,也确实有许多法西斯政权是人畜无害的,像西班牙、葡萄牙、巴西这种工业基础本来就薄弱、受经济危机冲击也较小,这种政权就是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镇压好国内共产党就行了。然而德国、日本不一样,就像我在经济部分分析的那样,他们走上军国主义是必然之路。同时还有民族主义的因素,这也是英美列强没有充分预计的,以致德日法西斯坐大,成为了吞噬自己的怪物。

 

德国在凡尔赛合约中被搜刮得一干二净,这股仇恨可不是二十年就能消除的干净,随着德国经济恢复、重回大国舞台,德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再一次被燃起。自中日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一直都处在一种极端的种族主义狂热中,认为只有发动战争、只有对外获得资源、只有奴役别的民族,大和民族才有可能生存,否则就是死路一条。面对这次来势汹涌的经济危机和国内日益激化的对立,用对外的民族矛盾来缓和对内的阶级矛盾,永远是统治阶级一条固定的套路,日本也早在1931年就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这是其国内经济基础和政治氛围决定的。侵略战争没有谁是无辜的,除了日本坚定地反战人士外,那些对天皇愚忠、对军部的战果欢欣鼓舞、渴望从对外战争中分到一杯羹的日本人民,手上都沾染着罪恶的血。

 

但是,在强调民族主义作为二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时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了法西斯政权的经济根源、政治基础。也正是因为此,作为欧洲大陆上唯二的“左”与“右”两个完全对立的大国,德国与苏联的对决是必定要发生的

 

按理说凡尔赛合约的分赃对德国丧心病狂的压榨都是英法美干的啊冤有头债有主二战刚开始德国还跟苏联愉快的瓜分了波兰,这是多大仇多大恨一定要在英国还未完全打趴下,在夏季对苏联发动进攻呢?况且俄国自古以来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这样民族主义的诉求就无法解释了,只能通过阶级立场和意识形态来解释。

 

法国贝当政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还记得我们第一部分说的大兵变么苏联德国的兵变都闹出了大阵仗,而法国的兵变被贝当镇压下去了,杀了一部分人、关了一部分人、安抚了一部分人,最后说服法军回到了前线,贝当也因此成为了法军总司令,一战的“民族英雄”为什么到了二战的时候,这个“民族英雄”就成了卖国贼、“大法奸”?彼时法国虽然全线溃败、首都沦陷,但是尚有三十个步兵师和实力不俗的海军舰队可做抵抗,但是听到了共产党在巴黎发动起义的消息,作为大资本家、大官僚代理人的贝当政府本着“宁予友邦、不予家奴”的高尚觉悟,迫不及待的把菊花献给了希特勒。(贝当生于1856年,是经历过巴黎公社的人,而巴黎公社就是为了抵抗普鲁士而最终被法国政府镇压的,只能说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

 

所以说,还是这句颠簸不破的真理“亲不亲,阶级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共产党也是法西斯天然的克星。在整个二战所有反侵略的国家中,永远都是共产党是反抗的主力。中国的敌后战场就不用说了,想更多了解的看我之前这两篇文章;法国就有近30万的共产党游击队,超过7.5万人牺牲在了敌后战场,1946年战后法国第一次大选共产党成为了得票最多的第一大党;南斯拉夫共产党在铁托的领导下,先后跟轴心国超过50个师周旋,战争结束时消灭轴心国部队达30个师之多,基本上是一己之力解放了全国领土;意大利的共产党游击队拥有20万兵力,战争末期控制了半个意大利,还吊死了墨索里尼;就连东南亚这种小地方,最大的抗日武装也是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

 

德国为什么迫不及待地进军苏联?只能说反共是法西斯政府的天然自觉性不要忘了,邪恶轴心的全名就是叫“反共产国际协定”这是其阶级属性决定的所以说苏联是一定要打至于早打晚打什么时机打这个锅就要让那个艺术生来背了


 


五年后西方的小胡子恶魔将遇到他宿命中的敌人——东方的小胡子恶魔

 

希特勒是一个赌徒,他赌能在要人命的冬季来临之前彻底击垮苏联;斯大林也是一个赌徒,他赌德军的百胜之威就是能在莫斯科被顶住,就是不撤退。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被侵略国家中,唯一一个没从首都撤退的领导人,最后斯大林赌赢了。

 

1942年11月的斯大林格勒,共产党与法西斯、左与右、人类世界最终的决战迎来了最高峰:瓦杜丁的西南方面军和罗科索夫斯基的顿河的方面军在纷飞的大雪中发起了反攻,一举突破了轴心国军队对斯大林格勒的合围;次日,叶廖缅科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也发起反攻,如一把钳形反包围了敌军,超过三十万德军及其仆从国军队被困在斯大林格勒城中,战场形势在一周之内逆转。

 

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

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



未完待续

 


由于公众号一篇字数不能超过两万字,所以分批更新。本文目录为:


0、前言,预言的阴云

1、英国,1916

2、苏联,1924

3、美国,1929

4、德国,1936

5、中国,1946

6、日本,1976

7、世界,2016

 

本来是想分上下篇,结果前三小节就已经超过两万字了,目测是要分成上、中、下三篇来发了(后面三节还没写完,争取全文控制在六万字以内)。

 

本文题目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想要分析的是世界局势走向何去何从。正如我最开头所说,做“预测”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能做的只是根据客观规律和现实世界做出分析和判断,这样,回顾过去一百年来人类的历史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了。我选择了上个世纪几个尤为关键的时间点来分析,把这些走势看懂了,也就明白这“人间正道”是什么正道了,也就能判断出“世界何去何从”要往那里走了。

大浪淘沙

knowledgewealth

客观   理性   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