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有报道显示:2050年全球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会倍增,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会翻3倍。随着人口老龄化,人类疾病谱也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很多器官老化相关的疾病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心脏领域,增龄带来的心脏瓣膜疾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都在增加。近期,Eur Heart J:Cardiovascular Imaging杂志发表了一项基于英国社区的调查,探讨了在健康老人中进行心脏超声筛查的最新发现。
这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时间跨度为2007年至2016年。本研究主要针对没有心脏超声检查指征的无症状社区老年人群,并通过健康问卷、临床检查和经胸心脏超声进行评估。研究者总计发出了10,000人的受试者邀请。
研究结果显示:共有5429名志愿者参与,其中4237人符合纳入标准。在超过四分之一的患者中诊断出瓣膜性心脏病(VHD)(28.2%)。最常见的VHD类型是三尖瓣(13.8%)、二尖瓣(12.8%)和主动脉瓣(8.3%)的反流(未包括轻微返流)。有临床意义的VHD的患病率为2.4%(中度2.2%和重度0.2%),其中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返流最为常见。与显著VHD唯一相关的因素是年龄(每增加1年的比值比为1.07,95%置信区间1.05-1.09,P < 0.001)。对于≥60岁的个体,扫描诊断一例有临床意义的VHD所需的人数是42,对于≥75岁的个体是15。
本研究对英国社区60岁以上的、没有心血管症状的健康老年人进行了全面的心脏超声筛查,结果发现这些老年人中存在心脏瓣膜疾病的比例为28.2%。主动脉狭窄约占1.0%(轻度0.5%);二尖瓣返流轻度12%,中重度0.9%左右;轻度三尖瓣返流13.3%,但是中度只有0.5%,没有重度。这些数字呈现了在社区隐藏着大量的、无症状的潜在手术患者。如果按照目前我国2亿老年人口计算(2035年3亿老年人口,2050年4亿老年人口),1%将是巨大的数字。因此,瓣膜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还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心血管疾病,我们需要更多的筛查和评估的手段。然而,本研究也存在2点明显的不足。首先,1万人的邀请只有5000人左右入选,相比于我们牵头的北上海社区老年人群研究的92%的应答率还是低了很多,提示这个人群研究的代表性不是特别理想。此外,本研究仅仅介绍了2名心超医生根据欧洲超声心动图协会的标准,进行了瓣膜返流的评估与诊断。做过心超诊断的医生都清楚,瓣膜返流程度的评估是主观性很强的。因此,本文非常需要详细说明:返流程度的判定标准、两名医生分歧出现的处理方案,最理想是有类似Corelab的第三方评估平台。Anyway,本研究还是可以为我们提供可参考的社区数据。
感谢大家的支持,《每日毅讯》已连续日更781天,东方会CCI第八期的晚宴上,沈雳秘书长也特意给我颁发了CCI最佳作者奖,也要感谢陈宝霖部长、汪小蕊老师、吴文老师在每天文章编辑方面的协助。在华语国际论坛晚宴上,姜楞教授和我说她也常常看《每日毅讯》。感谢老师们和朋友们的认可,我会继续坚持下去!
现在是周日早上的6:54,我一早完成今天的作业,马上奔赴东方会现场参加8:30的会议主持。
https://academic.oup.com/ehjcimaging/advance-article/doi/10.1093/ehjci/jeae127/7698004?login=false
张毅 MD, PhD, FACC, FESC,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中心主任,科研处副处长。
兼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执行委员,中国CTO老伙计俱乐部成员,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每日毅讯》专栏作者,上海拳击协会理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Lancet 2020(评论性文章)、Nature Aging 2024、Adv Sci 2020、Cardiovas Diabetol 2019、Eur J Intern Med 2024、Hypertension 2011/2021等杂志发表论文,H-index 23,ESI高被引论文1篇,主要工作被202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引用。2023年获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推动行业力量·十大医学新锐”。2024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青年奖。申请2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1项已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