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利用“兼职”“调研”等手段诱骗未成年人外,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还会伪装成他们身边的“好心人”“热心人”,在目标对象成长、学习、工作过程中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利用他们窃取我国国家秘密、危害我国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机关此前披露,我国某重点院校大四学生小韦自幼在福利院长大,在当地有关部门和社会爱心人士帮扶资助下,顺利进入高校就读。和其他受资助学生不同的是,小韦读高中时,一名自称“L老师”的人突然出现,并提出以每年5000元对他进行资助,直至其大学毕业。大学毕业后,按照“L老师”的推荐,小韦考入我国某重要部门。
入职后,“L老师”经常向小韦打探我国经济发展及政策制定方面的内部敏感信息,并以开展研究、撰写报告等名义,要求小韦提供一些涉密数据资料。随着“L老师”索要的资料越来越关键敏感,小韦逐渐察觉到了其中的问题,最终决定向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经国家安全机关查明,“L老师”的真实身份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多年来一直在我国境内物色、培养像小韦一样出身贫苦、成绩优秀、具备较好发展前景的青少年,妄图“放长线、钓大鱼”。他们假借“捐资助学”之名,利用受助人员的“报恩”心理,怂恿其报考党政机关、科研院所或参军入伍,借此打入关键核心岗位,进而指挥其非法搜集窃取内部敏感资料,开展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间谍窃密活动。
为了获取情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手段层出不穷。那么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针对我国未成年人的窃密案件,都有哪些特点?境外间谍机关的黑手为何会伸向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又怎样才能分辨出这一类的拉拢诱骗?
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在案件侦办中发现,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常以网络兼职、异性交友为名,通过网络等渠道对未成年人实施勾连。锁定目标之后,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会许诺提供报酬丰厚、内容简单的兼职机会,一步步诱导未成年人落入其设下的陷阱。
国家安全机关表示——
当未成年人以及家长或者学校识别出有危及国家安全的间谍迹象后,该如何处理?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如果发现有人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涉密、敏感信息的可疑情况,或遇到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诱惑甚至威胁,不要慌乱害怕,要及时报告老师和家长,并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反映,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