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家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在当前的环境下,你还有资金和精力玩钱币吗?
1.之前本打算买些顺治,去了店里后,老板开口就说泉源局美品也要300起,原因在于老板在交流会上看到普通的钱币就被卖到200,而且还很抢手。
2.在某拍卖平台,如今最普通的五铢开元已经上涨到250(包含手续费和快递费)
3.当你有意向购买时,你会发现价格使你退缩,唐国真书660,汉元通宝1300,万历折二3900,康熙罗汉2300...
就算如此,如果说花几倍的价格,还能买到精品钱币的话,有能力的人,也绝不会轻言放弃。
只是钱币逐年上涨,质量却在逐年下降。我们可以接受正常的行情,正常的上涨。
可是直到有一天,宋筒子千八百一斤,永乐一两百一个,乾隆大几十一枚
...
普通的钱币,也不再属于平民
...
之所以钱币收藏有着广泛的市场,在于其大众化的认知和亲民的价值。
以前,虽偶有上百万的钱币珍品,但几十元、几百元的钱币仍是主力;工薪玩家们用富余的工资,学生玩家们用省下的生活费,便都可以驾驭。
北宋“圣宋元宝”
三年前3000月薪可以买6枚精品泰昌,现在涨到5000月薪却只能将将买上4个好品。
倘若想买一些更名誉的钱币,一个月的工资,最多相当于一个隆庆通宝,相当于半个宣和元宝,可能都够不着乾封泉宝上的一个字,这还是一个品种派。
如果去追求极致的朱砂结晶、爆蓝满绿,跟着行情去买咸丰大钱和苏花,几千的工资,一两枚钱就能灰飞烟灭。
作为曾经玩钱主力的工薪
,
不再成为泉商的目标客户,毕竟工薪的财力实在有限,钱多半懂(甚至不懂)的新人,才是市场上真正的财神。
他们可以花几十买个普通北宋,几百买个天启康熙,几千买个雍正罗汉…
事实也是大量的钱币资源,正在通过交易流向买钱一时爽,爽完扔一边的后者。
清朝“道光重宝”
当然,人们也可以把钱币寄托在以钱养钱的途径,因为好的行情,就是买得到,也卖得掉。
可是现下真是健康的行情吗,你买到的钱币,加价再去卖个试试?
既然热门钱,高端币已经高攀不起,那么所谓的冷门钱币呢?
有人说,先秦一直在低谷,可是除了明刀,蚁鼻,一化,连再寻常的方足布,好品也要一千起(哪怕是平安宅)。
诚然先秦受众小,门槛高,可是价格也不便宜,平民理论再丰富,也难驾驭。
有人说,五代总还算便宜,君不见直播中已经炒到大上百一枚的篆唐国、篆开元、乾德
、周元、汉元、前蜀、南唐,全部都是几百乃至上千的行情;
广政,天成,永平,永安(五代永安系列),普通人一年不吃不喝都买不起。
五代理论空白,精品天价,早非平民游戏。
真正热爱钱币的人,正在成为穷人
钱币正在逐渐成为大客户,大泉商,外行人(有钱人)的舞台。
元朝“至正通宝”
很多人一度坚持初心,不为行情所动,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不能坚持多久。
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所买到的版别,成果无人在意,变现无人问津;
而反观那些买名誉品的人,不研究不思考,倒手就挣几百上千。
你坚持了数年的品种收集,得不到认可,甚至有人呼之以“垃圾”;
而反观那些倒腾极美品的人,无数人追捧,趋之如骛,供不应求。
明朝“洪武通宝”
和你一起入坑的泉友,买起了热门品种,发家致富,而你,还在往册子里塞冷门标本。
在你后面起步的泉友,做起了电商直播,日销上万,而你,还在一张一张图片的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