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趟宇治实在比在京都市内选个地方闲逛要方便许多,从京都站坐JR奈良线到宇治站下,才十几分钟,且比市内坐公车便宜。我第一次来京都的时候,就抽了时间去,这次又去。
倒不是那里有多好玩,需要再去,只是距离上一次已快十年前了,这次余着有点时间,是故地重游的意思。恰上次是初秋,又没见着秋的气氛,这次是春天,刚好是茶季,对于宇治来说,此时值得一去。
宇治站出来,地图指示处下的鸢尾
日本的火车站以人为本建设,出站就进城
真的是一丁点儿也没变,像是时间停滞一样,从车站出来往那条平等院表参道,一路上还是那些店,那家蔬菜超市在,同样的面包店也在,伊藤久右卫门、福寿园、中村藤吉都在,还有上林茶铺也还是那个样子,门头门面都没怎么变化,只是换了窗上的海报,门外的旗子。
伊藤久右卫门在表参道上的店
中村藤吉总店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上林纪念馆,上次去的时候纪念馆楼下在办一个小的茶会,主题是茶染,来了一群老太太老先生,我一个毛头小伙子正好混进去了,在入口处签到,用毛笔写下“李葉飛,上海”。主办的是一位老太太,上林家的后人,看到我的签名,过来跟我说话,说她年轻时候去过上海,这句话是中英日文混杂着说的,我听明白了,然后滔滔不绝,全是日语,完全不顾我一句日语不懂,等她说完,舒坦了,又聊,手势比划,买了她一条茶染的围巾,喝茶,她非常开心,都把那些来参加茶会的老头老太晾在一边,终究要告别,她是有多么不舍,我也是多么想继承他们上林家的财富啊。
这次去,其实一直想着那个老太,就是想再见她。
庭园还是那个庭园,冷冷清清,老太太不在。我进了纪念馆,感应的门铃叮咚叮咚响,还是没有人招呼,上楼去看,展品一件没多,一件也没少,位置都没动过。因为每一件我都细细拍过照,清清楚楚。等逛完了,下楼,都快要走了,才来一个老头子,表情严肃。我杵在十年来没任何变化的院子里,也不知道该问什么,心情复杂。
这真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从这个小小的纪念馆出来后,我哪儿都不想去了,兴致全无。从平等院表参道走到头,买了平等院的票,纯粹进去走过场。
这样的修剪并不只在这些国宝场所
普通人家也是如此,大动干戈
平等院凤凰堂出现在日本的货币上
我看到一只乌鸦停在了凤尾之上
按下快门,它就飞走了
不过平等院内正好在修剪松树,这倒是吸引了我,两个人,一个人在树下观察,或走到池塘对岸来看树形,然后做出锯哪些树枝的要求。跟我们修剪盆景一样细致,我估摸着,他们一天也只能修剪两三个树。我环视了一下平等院内,有好多松树啊。
从平等院出来,我就去暴走了。一般介绍宇治有几个经典的地方我都没想再去,源氏物语博物馆也放弃了,从上林纪念馆出来,打消了一切故地重游的念头。
宇治川对岸的这户房子可真好
宇治川岩石上有一株小树
我查了一下Google地图,查看茶园,地图上黑漆漆的块块状的地方,我猜都是。于是就沿着宇治川走,越走越荒凉,走了一个多小时进山、爬山,一个人都没有,翻过一座山,茶只见到小片的茶园,用黑幕覆盖着,然后见到了一座巨大的陵园,从陵园绕过去后下坡,忽然进入了一个高级洋房社区,悬着的心就放下了。
下山后,又绕回到平等院,过了宇治川,路过了宇治上神社⛩,是一个兔子为吉祥物的小神社,是世界遗产,然后继续爬山,跟着一帮锻炼身体的老年人,花了近一个小时上去了大吉山,疯了一样,走的没玩没了,中途有几次打退堂鼓,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到了山顶,腿脚累瘫,但视线一片开阔,心情终于舒畅。
上山以后所见
图中坐下三分之一处就是平等院
唉,故地重游真的并不是好事。
前几天写到西本愿寺的芍药,那张图上我写了一句“主人不再花常在,更胜青松守岁寒”,这是唐代钱起的诗《故王维右丞堂前芍药花开,凄然感怀》,前两句是“芍药花开出旧栏,春衫掩泪再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