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开课吧产品100
关于产品经理的这儿都有!
相关文章推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AI ... ·  21 小时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从“直男救星”到“姐姐收割机”!小米冲上万亿 ... ·  21 小时前  
产品犬舍  ·  水一帖,聊 10 条有的没的 ·  昨天  
三节课  ·  自从用上DeepSeek,我现在强的可怕! ·  3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短期高估、长期低估——微信接入DeepSe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开课吧产品100

PM入门指南第15课丨入门产品经理,11个高频问题全解析!

开课吧产品100  · 公众号  · 产品  · 2017-06-29 21:45

正文

这11个问题,困扰着很多1-2岁产品经理,也困扰着我。这几年里,类似的问题出现了上百遍、上千遍,我都有点被问怕了。


这篇文章,不是要给你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一些你需要知道的信息和评估标准,希望可以帮你更自信地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问题一:我不懂技术,能不能做产品经理啊? (同样的问题问了不止三百遍啊)


举一个例子吧,很多业内的同学可能知道白鸦,有赞创始人兼CEO。白鸦学美术出身(和我一样),过去在支付宝做产品。

白鸦说自己没啥学历和履历,支付宝的Offer来得没想象的那么容易。进去第一年,他经常和Fenng(冯大辉)一起吃午饭,每次都点小炒肉。


白鸦-曾是国内最懂支付的产品经理


2012年底,白鸦创办口袋通(后更名为“有赞”);今年3月,有赞被收购,市值超过40亿港元。


我在这里不是打鸡血,而是想告诉没有技术背景的产品新人,真的不用怕。 业内那么多优秀的产品经理,一开始就有技术背景的有多少呢?

与其问“我没有技术背景,能不能做产品经理?”,不如问“我没有技术背景,怎么能做产品经理?”。 应该是这样的逻辑,对吧。


问题二:我不懂设计,能不能做产品经理啊?


这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是一样的。你放开眼界,类比一下,就能找出很多和你情况相似的人;他们在业内发展得不错吧,可能比你现在还要好一些。

既然这样,请你想一想,你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是没有方法、经济压力大还是别的原因?)当你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总是问自己“能不能做”,而不是问“怎么做”,我认为成功的概率不会很高。

所以,我的建议是: 请主动思考问题,并自信地得出答案(要自信);用行动去验证自己的判断。 至于美学修养,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当然要有,慢慢历练。

问题三:技术转产品经理,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这个问题,比前两个问题要积极一些。简单说来,技术转产品,你的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

1、优势

  • 理性;

  • 逻辑能力强;

  • 学习能力强(技术经常会自学一些新技术、新方法);

  • 对产品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可以很好考虑到后期的技术实施;

  • 能与技术较好沟通(他们也糊弄不了你)。


2、劣势

  • 对用户的观察、理解不足;

  • 感受度、审美能力不足;

  • 全面沟通能力不足(你还要和运营、设计等打交道);

  • 商业能力不足(包括对业务模式、商业变现的理解等等)。

3、我的建议

  • 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加强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 提升用户体验意识,提升同理心,加强感受度练习,学会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里,第2个建议尤为重要。很多技术转产品的同学,在工作或思考的时候,都容易出现这么一个情况:功能实现了,但用户体验比较差(想想12306的用户体验)。

从功能的实现,到用户体验的实现,中间有一个很大的鸿沟。 技术转产品,如果不越过这个鸿沟,可能后面的发展会比较受限。


你还记得12306被恶搞的验证码吗?


问题四:视觉设计转产品经理,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这两年,互联网公司的视觉设计,发展空间其实变大了。当你工作到一定阶段,可以学一些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管理方面的知识,向综合性的设计岗位发展。

如果你还是想转产品,那我的回答是:

1、优势 (这些优势相对强势)

  • 审美能力强,感受度高;

  • 用户体验,交互设计基础好;

  • 原型能力较好。

2、劣势 (这些劣势有点麻烦)

  • 逻辑思维能力弱(艺术青年比较奔放,思维发散、有创造性);

  • 技术基础薄弱;

  • 商业能力不足;

  • 纪律性较弱(有的艺术青年比较天真烂漫呵)。


3、我的建议

  • 适当学习一些主流技术,或者和你现在的产品有关的基础技术;我曾经花一段时间啃PHP(大概能写一个记事本出来)和数据库(不是要你建数据库,基础的东西明白就可以了)。

  • 有目的地锻炼一下逻辑思维,看书或者在网上学习相关课程都可以。

  • 转型要有耐心,别想一下子抱个金娃娃;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两三天速成,要么非常简单,要么骗你的。

问题五:运营转产品经理,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1、优势

  • 强在对业务流程的熟悉,以及业务执行;

  • 与一线用户接触的机会更多(很多时候产品经理需要和运营做深入沟通,明确一线用户的需求,以及产品在业务流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劣势

  • 陷入在业务层面,接触的东西大多来自用户;

  • 很难站在一个宏观的层面,从产品策划、用户体验、技术实现等更全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小结

其实,无论从哪个岗位(技术、设计、运营或其他)转产品经理,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即: 你从一个单一的技能岗位,转成一个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岗位,所以,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如果你以前做运营,可能运营更强势一些,做技术可能技术更强势一些。但其他领域都需要去补足。

每个人都是这样,没有人天生就可以做产品经理,也没有一个岗位待了两三年就可以马上做产品。 只是相比其他互联网岗位,产品经理的门槛并不高,前期没有那么苦,前景相对较好,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问题六:应届毕业生想做产品经理工作,应该从何做起?


1、实习 (工作1年以内,想转岗的都可以实习)

对大学生来说,这是最现实、快捷、低成本的入行方法。

2、不要张口就谈钱,多谈谈你愿意付出什么

有的人面试,一开口就问工作时间有多长,假期有多少,福利有多好。要知道,企业要你来,不仅仅是让你来谈条件的。

当你和企业谈条件的时候,请想一想,你到底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我建议新人谦虚一点,因为现在很多人挤破头皮都想进这个岗位,更要你对自己有一个客观认知。

3、拿出优秀的产品创意与策划

做产品,好的作品才是王道。如果你没有经过市场验证的产品,最好能通过一套完整的作品,展现你的产品实力,让企业找不到拒绝你的理由。


问题七:我不会写PRD、BRD、MRD三大文档怎么办?


1、放下顾虑,不要为产品文档犯愁。

现在很多团队在产品定型以前,几乎是不写文档的。在产品初期(创意和试错的时候),一般是通过原型、口头沟通来推进工作。

等到商业形态、业务模式、产品形态慢慢固定下来以后,才会定期写一些文档,避免人员流动等原因造成的信息流失。而且,文档也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写,并不是天天写。

2、写文档不要看重形式,而要看重实际目的和用途。

经常有同学问我,文智老师,这个文档应该怎么写,有没有模板啊?请注意,你要通过目的来倒推方法,而不是为了方法而方法。你可以想一想:

  • 为什么要写文档?

  • 写给谁看,他们想看什么,怎么把事情在最短时间内说清楚?

  • 除了写给他们看,还需要强调或表达什么?

像PRD文档,以前是软件开发用的,后来被沿用到互联网行业。但现在一般是短平快的开发,讲究小快灵,并不适合用PRD。所以说, 不要耍花架子,不要搞形式主义。

下面这个案例,就是把原型图和需求文档结合在一起,这样设计和研发看起来更直观。



但即便这么直观,设计和研发还是喜欢口头沟通,因为效率更高。这样的原型和文档,很多时候还是备查、备案用的(避免撕逼和甩锅)。

所以, 每个团队应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照搬或雷同。产品新人也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觉得老一辈的人怎么做,我就应该怎么做。关键是把问题解决好。


问题八:是不是学好工具,就能做产品经理了?


我们在第13课,产品经理常用工具里,说得很清楚,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去看一看。


问题九:我应该选择大平台还是小团队?


这样的选择一点都不痛苦,只要你理清了思路。

首先,有机会进大平台,你当然可以进啊。这对你的个人发展、工作规范、能力提高都有好处。所以原则上我是鼓励的。

其次,比方说,如果你现阶段最需要解决的是经济问题,而小团队可以给你很好的薪资待遇,甚至比大平台翻两倍。那你为什么不去小团队呢?


所以,做选择是要看你的近期需求和长远目标。 任何一种选择都有得失,而评估的标准,取决于你的需求和目标。

为什么很多人面对选择,会感到迷惑或痛苦? 因为你没有想清楚立场、目标和时间节点(再强调一下,立场、目标和时间节点)。 考虑问题的时候,不要过于绝对,你也不用守着大平台给你机会(不要守株待兔),可以先去小团队历练。


关键看你自己想要什么,以及你的客观环境是什么样的。


问题十:面试了很多家公司的产品经理,都没有成功,怎么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