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nitama讲道理
首个面向华语动漫爱好者的动漫主题电子杂志。功能包括:订阅专栏推送、读编往来。更多精彩期待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乡日报  ·  为啥睡觉时,总想把脚伸出被子? ·  昨天  
绝对现场  ·  转发收藏!春节这样吃,不长胖→ ·  4 天前  
绝对现场  ·  转发收藏!春节这样吃,不长胖→ ·  4 天前  
求是网  ·  “系统观念”的提出和运用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Anitama讲道理

中坚原画师堀刚史谈《小魔女学园》:无法施展魔法的“魔法师”

Anitama讲道理  · 公众号  ·  · 2017-05-29 17:11

正文

图片来源:《小魔女学园》


欢迎置顶Anitama订阅号~


堀刚史在《小魔女学园》制作团队里的头衔是中坚原画,可这却是个名头光鲜,实则苦逼的差事。因为,堀刚史几乎从没按照自己的意愿画过1个cut,而是专“挑”那种难画的、路人成堆的、麻烦不好搞的来画。用他自己的话讲,属于专业对应各类“危机”的随叫随到的攻坚救护队员。



堀刚史在TRIGGER的第一份工作不是《小魔女学园》,而是应すしお的召唤帮忙做《KILL la KILL》。这倒不是因为他和すしお原本就是“兄弟连铁搭档”,只是因为すしお看过他参与制作的电影,觉得他画功够赞,才将他介绍给TRIGGER的伙伴们认识。后又从担当制作人堤尚子那里听到了有关“动画未来”的企划作品《小魔女学园》。


顺着话题,聊到了“动画未来”版《小魔女学园》当年的制作现场。据堀刚史回忆,由于“动画未来”属于培养新人动画师的项目,且按规定,必须依靠工作室人员自身的力量完成所有制作任务,因此,他们这些“中坚原画”的职责基本是替新人原画“收拾残局”,而这又是一项比自己亲自从头画还要费力的活。


由此引出了堀刚史对监督吉成曜的印象的话题。在他眼中,吉成监督是一位业务干练、领导有方的优秀的上司。尤其当他看到吉成监督在做原画修正时,不是简单粗暴地“推倒重来”,而是在设法保留画作中可取之处的基础上进行“维护”,不由得肃然起敬。还有就是,吉成监督一直坚持在公司坐镇。还有许多TRIGGER的员工都是吃住在公司,全身心投入工作。他想起在做《KILL la KILL》的时候,无论哪次遇见すしお,除了在工作还是在工作,拼到了让堀刚史为他的身体状况感到担忧的程度。



讲起在TRIGGER工作的真实感受,堀刚史坦言,尽管做《KILL la KILL》那会儿工期很紧,到了剧场版《小魔女学园》的时候更是紧上加紧、累到瘫倒……但对于动画师而言,再没有比加入缺乏干劲的团队更糟的情况了。因而他评价,置身TRIGGER的工作现场,总能让自己从其他同事那里获得继续努力下去的干劲,真是一种激励人的良性工作氛围。


刚听说《小魔女学园》要推TV版的时候,堀刚史的第一反应是,周期紧迫是所有TV版制作无可避免的问题,而对讲求作画品质的作品就更是雪上加霜,身为“作画派”的吉成监督,是否会对此做出妥协?结果开工之后,果然不出所料,不得喘息。


《小魔女学园》属于偏卡通的画法,虽然迄今为止堀刚史经手作品的画风跨度还是挺大的,但在画偏“漫画风”的角色时还是需要格外上心。同时,他本身是一名偏理性思考的画师,比如,“跳跃着陆”的动作,通常他会严格遵循物理法则来考虑。但对于“轻轻一跃”的情况,他也能接受在空中瞬间静止,随后着陆的处理方式,但两者间尺度的把握上还是有些微妙。还有,吉成监督所要求的特效往往需要最大限度配合角色来做,这也是一大难点。



此外,堀刚史还提到加入外景队赴海外实地取材的经历。在英国爱丁堡,既有从12世纪保存至今的古老街道,也有现代化的时尚街区。当然,即便是旧街区的建筑内部也都重新装修过。然后当地的建筑物、大门以及街道都比日本的建筑要大上一圈。然而,外景队采风的成果真正在本片中派上用场的地方却不是很多……背景方面,吉成监督要求那种简洁利落的透视效果,分镜中常会突出建筑与角色间的对比关系。这种时候,大家就只有拼命努力画画画。


《小魔女学园》的工作室有点像新人成长基地,在堀刚史看来,面对如此艰辛的作画日程,大伙表现的都很开朗,好像只有他“老人家”阴气沉沉的。


剧情推进到后半程,克洛娃登场之后,整个气氛发生了改变。好在吉成制定的人设表对角色的性格等都做了明确的标记,所以,堀刚史还是一如既往地照着人设表来修图。里面对头发的高光,以及瞳孔里的细节都做了简单的整理,这些都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本片的“表情包”也是不得不提的一大特色,就连堀刚史也深受影响,开始看卡通风格的动画了。这也使他十分惊奇地发现,在看似简单的卡通式人物设计上,居然能够呈现如此丰富而有魅力的表情。


那么什么事情导致堀刚史主动去看卡通片呢,据说做剧场版《小魔女学园》的时候,制作人要求芳垣祐介(中坚原画)在路人角色中,安排以《史帝芬宇宙》(美国电视系列动画)的主创Rebecca Sugar(美国动画师、演出家、作曲家)和Ian Jones-Quartey为原型的角色。之后,他就和芳垣开始看《史帝芬宇宙》了。过了一段时间,Rebecca一行人来到TRIGGER参观访问,堀刚史还亲眼见到了本尊。在得知海外的动画创作人员也在观看《小魔女学园》的时候,他还是挺开心的。


和外国同行交流下来,堀刚史感觉,他们做片子的过程总体还是比较愉快的,这与以制作预算为导向的日式动画制作产业,无论在规模还是形式上都有很大区别。虽然不太具有可比性,但偶尔也能看到这类作品中作画炸裂的神回。这种情形下,通常可以在故事板(分镜)里看到大量类似原画草图的分镜。由此可见,精彩的画面还是离不开费时费力的手绘。



随着片子渐渐进入高潮部分,作画部门的压力也与日俱增,但堀刚史却老实“交代”,他这个中坚原画只是制作方为“以防万一”而设置的保险因素,所做的事情还是有限的,只不过,因为需要时时在现场照看,比起一般的原画休息时间要更少。他不禁感叹,天天都在做“魔法”,但制作现场却没的“戏法”可变,唯有老老实实一张一张熬到剧终一条“苦行”之路可走。他调侃,如今的自己比起魔法,更想要休假。


参考资料:

17年6月号《NewType》


精彩内容推荐(请点击以下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