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号称硅谷人脉之王的Reid Hoffman聚集了他之前的一些来自SocialNet和PayPal的老部下,打算再度出山创业,这次他想打造一个让职场人士认识和连接彼此的社交平台。”
Hoffman的这个创业想法主要受到了六度分割理论的启发,根据这个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在20世纪90年底晚期,有一个名为“六度商务社交网络”(SixDegrees.com)大放异彩,但这个社交网络在2000年的网络泡沫中就关门歇业了。Hoffman和他的团队想打造一个基于身份和关系的全新且持久的职业社交网络。
Hoffman披露,在LinkedIn的早期阶段,全靠他自己往里搭钱来维持公司的运营和产品开发。“之前参与创办PayPal让我赚了不少钱,所以项目早期所需的资金全是我个人提供的。如果银行账户里没有资金的话,员工就会有忧虑,他们会担心这个项目能成吗?公司资金能够维持公司正常运转到获得风险投资的那天吗?我个人为公司早期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后,大家就不会有这些顾虑了。”Hoffman说道。
经过六个月紧锣密鼓地产品开发,LinkedIn于2003年5月5日正式上线。5个创始人是LinkedIn最早的几个用户,当时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扩大用户量。
当时5个人都被分派了任务,每人必须找到100个用户,因为李锡恩和Jean-LucVaillant是工程师,人际关系不如其他三人广,他们得到特许,只需要每人找50个用户。
Guericke在多年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了深厚人脉,3天之内他就找到了100人。
上线一周时间,LinkedIn获得约6000个注册用户。LinkedIn最开始的用户增长其实是非常缓慢的,有时一天只新增20个左右的用户。尽管如此,在上线后的4个月后,LinkedIn的用户数达到5万,公司也获得了来自红杉资本的470万美元的首轮风险投资。在上线一年后,LinkedIn用户数突破50万。2006年,也就是产品正式上线后的3年后,LinkedIn实现了盈利。到了2011年,LinkedIn成功上市,市值达180亿美元。2016年,LinkedIn被微软以262亿美元的天价收购。
从最早的5个用户到4.3亿用户,再到被微软以262亿美元的天价收购,LinkedIn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下文将为你深度揭秘。
2003年LinkedIn刚推出的时候,当时市面上的一些社交网络虽然非常适合朋友间约会与联系,但却并不适合用于职场人士间的沟通与联络。
福布斯2004年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里有一段话非常准确得描述了LinkedIn这个网站的核心理念:“在商务世界里,无论是找工作、招人还是寻找商业合作伙伴,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获得高质量的推荐。推荐其实并非易事,因为人们通常不知道自己认识的人又都认识其他哪些人。”
LinkedIn充分利用了六度分割理论。LinkedIn自己也曾公开承认过,构成LinkedIn核心理念的六度分割理论并非Hoffman和他的团队的原创。这个理论最初被Andrew
Weinrich运用在SixDegrees.com上,这是一款1997年推出的商务社交网络。Weinrich在2001年还获得了六度分割理论的专利。后来,在Six
Degrees的用户数达到350万的时候,公司便被以1.25亿没有的价格卖给了Youthstream Media Networks。
然而在被收购的三个月后,Six
Degrees这个网站便被关闭了。不久后,收购方Youthstream也彻底关门歇菜了。尽管如此,Six
Degrees网站背后的六度分割理论被证明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也是LinkedIn在2003年以7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六度分割理论的专利的原因所在。
尽管构成LinkedIn的核心理念来自于已经关闭了的Six
Degrees网站,但LinkedIn和Six
Degrees及市面上其它流行的社交网络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根据LinkedIn的规则,用户在LinkedIn上是无法像在Friendster等当时流行的社交网络上一样能随心所欲地与其他任何人建立联系的。LinkedIn用户被限制在仅仅与他们真正认识的可信赖的人或是在职业网络中被他人推荐的人建立联系。
这种方式能最大限度降低垃圾邀请以及未经请求的邀请的数量,让LinkedIn能成为Marc Andreessen、Jerry Yang和Pierre Omidyar这些备受追捧的行业大牛的一个安宁的港湾,免受铺天盖地的未经请求的邀请的困扰。
LinkedIn早期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也遇到过很多问题和挑战。LinkedIn是在2002年经济不景气的时间段创立的,那时也被称为硅谷“互联网的冬天”。不过Hoffman将这个挑战视为是一种机遇。“我坚信,在经济不景气的时间点创办公司其实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这会让你有足够长的跑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融资虽然也会相应困难很多,但是你如果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还能成功融资,这会让你拥有很大的优势。”Hoffman曾这样说道。
除了面对经济不景气方面的挑战外,最初人们对LinkedIn的核心理念其实是有抵触的。在LinkedIn
2003年推出的时候,当时线上社交网络是由Friendster定义的,LinkedIn的联合创始人Guericke曾这样描述过外界对LinkedIn的普遍反应:“年轻人会在社交网络上交朋友、交换照片,这是肯定的。但你却想让职场成年人通过网络交朋友?这根本就行不通。”
除此之外,大家还认为LinkedIn没有先发优势。“即使LinkedIn的模式是可行的,如果Friendster在自己网站上添加一个职场社交版块,那么LinkedIn将必死无疑。”
不仅如此,正如我们在上文提到过的,LinkedIn一开始的用户新增速度是比较慢的。虽然面临这这些挑战,LinkedIn依然专注于增长。LinkedIn的联合创始人Allen
Blue建议早期创业公司:“在早期增速低于预期的情况下,不要惊慌、也不要分散注意力。除非你有真正充足的理由,否则就要坚持你的战略。”
三、早期通过聚焦硅谷科技圈获取首批高质量用户,蓄积增长势能,爆发一触即发
LinkedIn之所以能够克服这些挑战并实现不错的增长势头,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在一开始只聚焦于硅谷科技圈。在产品刚发布之后,公司的几个合伙人就邀请他们在之前的工作中结识的一些硅谷科技圈的知名人士来使用自己的产品。“在产品最初上线的一段时间,我们推的很慢,因为我们想确保LinkedIn的模式是可行的。”
在邀请职场人士使用LinkedIn的过程中,Hoffman只选择邀请那些有号召力的成功人士,这些成功人士的使用能为LinkedIn添加很多耀眼的光环,其他人也会在这些光环的吸引下去使用LinkedIn。很快,LinkedIn就成为硅谷的职场人士认识潜在投资者和顾问的必须使用的平台。有这样一句格言说得好:“你懂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识谁。”LinkedIn就是最好的例证。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圈人士使用LinkedIn,网络效应开始显现,LinkedIn开始成为接近和结实所需人脉资源的一个枢纽。此外,LinkedIn也让用户能更方便地与之前在职场上认识的人保持联系,毕竟硅谷创业公司里人才跳槽是非常频繁的,跳槽之后很多就联系不上了,因为换一份工作通常也就会换一个邮箱地址和电话号码。
在很多方面,LinkedIn解决了网络效应业务中非常经典“鸡和蛋”的悖论问题。LinkedIn先通过聚焦于硅谷这个本地化网络,获取首批高质量的关键用户,这些关键用户能为你吸引更多用户进来。LinkedIn的做法和后来的Facebook和Uber的做法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Facebook最开始只聚焦于一个单一的学校来实现早期网络效应增长,Uber也是一次只进驻一个城市的方式来实现突破。
对于任何社交网络而言,在早期必须达到临界规模(Critical
Mass)才能让社交网络的网络效应发挥作用,形成一流的用户体验,提高活跃度并形成病毒式传播。通过挖掘硅谷当地的商业精英们使用LinkedIn,这带动了一大批硅谷职场人士跟着注册LinkedIn,早期这批高质量关键用户既提高了用户忠诚度,也帮助实现了用户间的口碑传播,这批人也成为LinkedIn下一阶段病毒式增长的关键环节。LinkedIn自己也因此硅谷职场人士必备的一个职场社交网络。在硅谷那批人通过各自人脉圈向外扩散的过程中,LinkedIn也开始慢慢走出硅谷,走向更大的世界。
根据资料显示,LinkedIn在2004年年中就开始商业化方面的尝试了,最开始尝试的是Adbrite广告,那次广告的收益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到了2005年,LinkedIn又推出了三种收费模式:挂招聘职位、付费订阅和广告。一年后的2006年,LinkedIn便实现了盈利。
针对LinkedIn推出付费订阅模式这件事,LinkedIn联合创始人Guericke曾这样说道:“这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它可能不算是一个好的客观商业决策,但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如果有人会愿意为使用我的产品而付费的话,我会感到非常满足,因为这会让我觉得我打造了一款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如果我打造的是一款很多人会用的免费社交产品,也有人想在上面打广告,例如Gap想在上面卖T恤,这只意味着Gap知道如何从我的那些用户身上赚钱,但我作为公司合伙人却不知道,这是让人非常失落的一件事。”
Hoffman证实说LinkedIn并不是一开始就考虑通过广告盈利,但他继续解释道:“有两件事说服了我可以通过广告来盈利,一是LinkedIn的用户分布情况非常健康,二是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是可以打造一个独特的业务产品的。”
除了依靠广告业务外,LinkedIn还将广告模式和其它几个盈利模式结合起来,比如免费增值的订阅模式。“我们发现,订阅模式能够让我们更快地实现盈利。用户付费订阅后,便可以使用增强版的沟通和搜索功能。为了达成相应的目的,人们往往需要和他们之前不认识的人沟通,这也是我们今天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Hoffman说道。
就这样,LinkedIn开始尝试从自己的核心资产上进行盈利,提供付费订阅功能,让用户可以更方便地与其他人建立联系。推出订阅功能后,用户依然可以免费注册LinkedIn,并可以使用大部分的基本功能,比如创建个人资料,以及通过推荐与职场人进行联系。然而,付费订阅之后,便可以使用一些更高级的增值功能。
LinkedIn针对企业老板、雇主、求职者和销售等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增值功能包,每个增值功能包里提供的高级功能是不一样的。对于订阅了标准LinkedIn增值包的用户,可以通过发ImMail消息的方式与自己认识的人之外的人进行联系。对于订阅了销售增值包的用户,可以查看自己的1度、2度、3度关系网络里所有联系人的全部资料。对于订阅了求职者增值包的用户,简历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曝光。而对于购买了雇主增值包的用户,可以享受特别设置的工作流和搜索功能。
虽然听起来比较复杂,但这种分层的订阅系统确保了不同类型的用户都能够在自己可接受的价格范围内享受到自己所需要的功能服务。
五、活跃用户的价值:专注于提升强项要比提升弱项容易和有效得多
在2012年的一场增长黑客大会上,LinkedIn的增长负责人Elliot
Shmukler以“从13个用户到1.75亿用户,LinkedIn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经验”为主题做了一次分享。Shmukler分享了LinkedIn学到的这样一条经验:“专注于提升强项要比提升弱项容易得多。”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Shmukler还分享了一组数据,说明LinkedIn在2008年想重点改善的两个增长渠道的数据:邮件邀请注册和主页访客注册。
增长率:4% → 7%
用户数:25000 → 44000
用时:2年
增长率:40% → 50%
用户数:50000 → 63000
用时:4个月
LinkedIn一开始的主页访客注册率高达40%,这个数据是非常漂亮的,也是LinkedIn的一大强项和优势。但邮件邀请注册率仅有4%,这显然是LinkedIn的一个弱项。LinkedIn还发现,通过邮件邀请过来的用户的粘性并没有通过自然增长获得用户的粘性高。总之,在驱动用户增长方面,邮件邀请注册并不是LinkedIn的强项。
在主页自然访客的注册率方面,LinkedIn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不过他们想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消除尽可能多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各种小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这方面的表现。
这显然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做法。通过四个月的努力,主页访客注册率从40%提升至50%,这个渠道4个月新增的注册用户相当于邮件邀请注册过去两年努力的成果。不过,经过两年的努力,邮件邀请注册率也提高了将近一倍,这本身也是一个非常的成绩。但是要想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里取得大的突破的话,还是需要专注于提升自己的优势和强项,这能让你获得更快地增长。
专注于提升强项的另一个例子是LinkedIn的“你的个人主页被谁浏览了”的邮件。那些原本的活跃用户打开链接的率高达20%,而非活跃者的打开率仅有5%。面对这种情况,LinkedIn并没有试图去吸引那些不活跃的用户,而是选择再一次专注于提升自己的强项优势,通过做A/B测试,看哪种邮件主题、邮件内容和排版能让邮件对那些活跃用户更具吸引力。Shmukler对这背后的核心理念进行了总结:“相比让不活跃的用户活跃一点,让活跃的用户更活跃要容易得多。”
对于职业社交网络而言,只有这个社交网络上的人越多,用户在搜索时才会觉得这个平台越有价值。正因如此,Hoffman深知要想让LinkedIn成为一个对用户有价值的社交网络,他们需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用户。因此LinkedIn这时遇到的第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如何才能获得第一个100万用户,从而让用户在网站上搜索时觉得这个平台是非常有价值的。
LinkedIn的早期员工Josh
Elman将公司早期的增长描述为“双重病毒传播循环”。这种病毒式传播并非偶尔间实现的,而是通过不断地测试、调整再测试后才最终实现的。在LinkedIn的病毒式传播增长路径走通之前,他们还有意延缓了与营收和用户活跃相关的功能跟进的开发,而这个过程用了将近1年半的时间。
LinkedIn究竟做了哪些工作才实现病毒式传播的呢?
1. 找到魔法数字
为实现病毒式传播,他们从一开始就做了各种测试。他们首先调研了新注册用户愿意邀请的朋友的数量,经过反复测试,最终确定了“4”这一魔法数字。当新注册用户到达“邀请好友”页面时,如果系统默认建议用户邀请的朋友数量少于4人,则他们很可能会轻易地忽略这一步骤;如果多于4人,则可能会让用户感到焦虑和麻烦;而不偏不倚刚好4人,能实现最大程度的邀请转化率。
2. 优化邀请邮件的文案
LinkedIn早期的邀请方式是向用户的好友发送邮件。最早的邮件文案客套生硬,对用户毫无吸引力。直到后来他们将邀请邮件的文案优化为:
“我在浏览人脉网络时看到了你。让我们互加为好友吧,我将很乐意满足你的请求,并提供后续可能的帮助。这将有助于我们组建更强大的人脉网络。”
这种简洁有力的叙述既阐明了邀请信发出的原因、希望对方做的事情,同时强调了给对方带来的潜在价值。让被邀请者在注册之前就能大概知道这款产品对他有什么用。这些努力带来了数量可观但低水平的病毒式传播。
3. 导入邮箱联系人
LinkedIn发现,通过邮件邀请带来的用户里,只有不到25%的人会继续主动添加更多联系人,大部分人注册进来之后只原封不动地保持着与他们各自邀请者的好友关系,而不再邀请新的联系人。
面对这个问题,LinkedIn开始尝试导入邮箱联系人的方式,这个策略在今天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但在2004年却是一项创新的举动。在那时,联系人导入需要输入用户的邮箱地址和密码,让网站筛选你的邮箱通讯录。这在当时是十分新颖,当时大多数人的网页邮件客户端上并没有联系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LinkedIn专门开发了适用于本地邮件收发软件Outlook的插件,用户安装后,可帮助他们自动导入存储在本地的通讯录。以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个过程虽然也很繁琐,但相比人工输入却有了很大提高。这一举动促使7%的新用户上传了他们的通讯录,也让邀请朋友加入的比率提升了30%以上。
4. 双重病毒传播循环
虽然LinkedIn的病毒式传播的效果在慢慢改善,但大部分用户在LinkedIn上依然只有一个联系人好友。LinkedIn发现,用户平均收到3.2封邀请邮件才会真正注册。这时,LinkedIn开始在他们能获取的用户资料上做文章,即用户目前所在的公司和职位。
当新用户注册LinkedIn时,他们都会被邀请填写目前所在的公司与职位,数据显示超过90%的人都愿意填写这项资料。于是LinkedIn很聪明地在这一环节增加了联系人推荐功能,网页上会马上呈现LinkedIn上与该新用户在同一家公司的同事的名单清单,新用户只需要简单勾选这些名单,linkedIn就会代新用户向这些目前的同事发出站内邀请信。这个流程在LinkedIn内部被称为“Reconnect
Flow”。
这一举措打破了此前基于现成邮箱联系人的单一连接维度,将存在于线下的同事关系搬到了线上。这一尝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于是LinkedIn很快又在新用户注册环节增加了另一项需要填写的内容:“请输入你之前所在的公司与职位”。这时LinkedIn同样会呈现出LinkedIn上与该新用户过去曾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老同事的名单清单,这样用户就能很容易与之前的老同事再次建立联系。
Reconnect
Flow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不仅能让新用户在LinkedIn上快速建立起人脉网络,同时还能驱动新用户填写更详细的个人档案资料,所填的每一项信息都是工作经历的一部分。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用户发送邀请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平时不活跃的老用户也会经常收到新用户的添加好友邀请,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活跃度。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LinkedIn的病毒式传播效果获得了极大提升。LinkedIn的PV提升了41%,站内搜索量提升了33%,用户个人资料页面填写的职位信息数量提升了38%。
上述整个病毒传播流程在LinkedIn内部被称为“双重病毒传播循环(Double Viral Loop)” 新注册用户源源不断地邀请更多新用户,同时也会带动老用户时不时回来看看并处理邀请,或者主动发起好友邀请。两个循环同时发生,病毒传播效果大大提升。
5. 用“背书(endorsement)”系统将活跃用户与非活跃用户联系起来
2012年,LinkedIn产品增长负责人Elliot
Schmukler为LinkedIn带来了新的奇迹。他在调研中发现,随着用户量的增加,成员之间的活跃程度也两极分化日益明显:那些在职场中游刃有余的人使用LinkedIn更加频繁;而原本埋头肯干的默默无闻者,在网上也同样低调内敛,使用LinkedIn也没那么活跃。这一差异直接带来的影响是:每当LinkedIn发送一封通知邮件,告知用户的个人主页被浏览时,那些原本的活跃者点开链接的概率高达20%,而非活跃者点击链接的概率只有5%。
换做别人,可能会去想如何向不活跃者发送更多邮件,或者干脆放弃他们。但Schmukler的策略更为巧妙,他试图将活跃者与不活跃者联系起来,其中的联系纽带就是“背书(endorsement)”系统。这个新上线的功能模块能够让用户为任何好友做出评价,给他们贴上擅长领域的标签,如“web前端开发”、“运营达人”、“互联网投资”。这些标签将显示在被评价者的个人主页上,并默认根据评判次数降序排列。有了这个功能,即使再神华内敛的人,也能在他人的好意背书下突显出自己不为人知的技能,让自己的简历看起来更光鲜亮丽。而人们往往又是互利互惠的,一时间彼此互贴标签蔚然成风,那些原本沉寂无名的低调看客们终于也有理由加入了狂欢。背书系统上线的这一年,LinkedIn迎来了突飞猛进的一年。
6. 将用户的个人档案向搜索引擎开放
2006年,LinkedIn推出了一项备受外界称道的黑客增长策略:公开个人档案,即用户可以将自己的职业信息在互联网世界公开,让所有人都能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和通讯录上传类似,这在今天看来非常常见,但在LinkedIn公开用户个人档案之前,人们基本是不愿意在搜索结果中公开自己的档案的。
让用户档案出现在搜索结果中这一举动为LinkedIn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用户。用户一旦在搜索结果中点击进入LinkedIn网站查看想认识的人的信息,他们必须先注册LinkedIn,然后才能与想认识的人进行联系。
此外,那些未注册LinkedIn的人在发现他们想认识的人竟然有这样一个专属页面,并且还可以私信,他们自然也会愿意加入LinkedIn。LinkedIn在Google的搜索权重排名也迅速提升,当搜索你自己、你的潜在客户、你的同事的名字时,他们的LinkedIn公开档案总有机会出现在谷歌的首页。
LinkedIn上面的这个黑客增长举措要想取得成效的话,首先需要有足够量的早期用户做支撑才行,这也是为什么LinkedIn等自己的用户达到200万之后才开始做用户档案的搜索索引。
由于这一做法这涉及到用户隐私,所有LinkedIn的这一举动也遭受了一些指责,后来LinkedIn允许用户可以选择在搜索结果中关闭自己的个人档案,或是可以对展示的个人信息进行设置。
1. 通过收购丰富自身业务形态
2012年2月,LinkedIn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Gmail插件Rapportive,让用户通过Gmail就能直接与他们LinkedIn通讯录上的人进行联系。
三个月后的2012年5月,LinkedIn以1.1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幻灯片分享网站SlideShare。当时SlideShare网站上共有900万份幻灯片,月独立访客2900万。对于这次收购,LinkedIn的CEO
Jeff
Weiner表示:“幻灯片是职场人士获取或分享他们的经验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这反过来也能更好地塑造他们自己的职业身份。SlideShare平台上共享的幻灯片对职场人士事业上的成功和工作中的高效有很大帮助,这与LinkedIn的使命不谋而合,能够让我们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
2013年3月,LinkedIn又以9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新闻阅读器Pulse,旨在让LinkedIn成为一个职场人生产和获取内容知识的平台。
LinkedIn之所以展开这些收购,是因为它不想仅仅作为一个用户用来找工作和招人的网站,背后隐藏的是一颗更大的野心。
2. 通过内容让LinkedIn成为用户每天都会用的产品
通过内容,LinkedIn想成为一个用户每天都会用的产品,这可能会成为LinkedIn未来增长引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之前说的付费订阅以及病毒式传播在LinkedIn未来的增长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让LinkedIn成为用户每天都会用的产品,增加用户在网站上的停留时间,LinkedIn在2011年推出了新闻服务LinkedIn
Today。这是一款专门为职业人士打造的新闻产品,你可以看到根据你所在行业及人际关系圈量身打造的一份新闻大餐,新闻的行业相关性非常高。此外,如果你对自己所处行业之外的行业也感兴趣的话,你也可以添加其他的行业的内容进来。
LinkedIn
Today的一个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仅仅是一个新闻聚合器,没有原创内容。基于这个原因,LinkedIn在2012年10月份推出了意见领袖项目。这个项目的思路很简单:选择一些意见领袖原创一些内容,并将内容独家分享给LinkedIn平台上的用户。
LinkedIn选择的意见领袖包括维珍创始人Richard
Branson、通用电气董事长兼CEO Jack Welch、赫芬顿邮报创始人Arianna
Huffington等很多业界大佬。LinkedIn的所有用户都可以关注这些意见领袖,并可以阅读、分享和评论他们在LinkedIn上分享的原创内容。
这个项目非常成功,意见领袖发布的文章的平均阅读量在3万,有些文章的阅读量甚至高达200万。意见领袖项目不仅对LinkedIn有益,对那些意见领袖自己也大有益处。这些意见领袖在自己的个人博客里发布的文章平均阅读量只有5000-10000,但通过LinkedIn意见领袖项目发布的文章的阅读量有10万以上。
通过推出LinkedIn Today和LinkedIn意见领袖这样的内容产品,LinkedIn很快就变成一个用户每天都会用的产品。
对于今天的任何一家SaaS公司而言,LinkedIn的增长史都是极具指导性和启发性,它向我们全方位展示了一个职业社交网络从5个用户到4.3亿用户的发展轨迹。
很显然,LinkedIn从公司战略层面是非常了解和重视增长的,而且积极主动尝试各种不同的增长战略。通过聚焦本地化获取一批高质量种子用户以达到临界规模,然后通过新用户来邀请新用户,让新用户促进老用户活跃,在这个社交网络具备网络效应并积累了一定规模用户后(200万),再把这个社交网络向搜索引擎开放,让主流大众追随早期用户的脚步加入这个社交网络。
为了丰富自己的业务形态,LinkedIn还积极展开收购。为了让LinkedIn成为用户每天都会用的产品,LinkedIn还积极布局新闻和内容方面的产品服务。这可能会成为LinkedIn未来增长引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去年,LinkedIn已经被微软以262亿美元的天价收购,它未来的增长之路将走向何方?我们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