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是之
笔耕不辍,这里将分享我关于经济学、教育、成长等方面的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MINISO名创优品  ·  名创×时空中的绘旅人 | 线下活动全攻略 ·  昨天  
玩物志  ·  曾在风口浪尖的明星 AI ... ·  2 天前  
刀法研究所  ·  人群越小生意越大?悦鲜活靠什么1年卖出35亿? ·  2 天前  
刀法研究所  ·  被小红书女孩买断货,大疆Pocket3用这个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是之

美国又发钱了,你还不赶紧买房?

张是之  · 公众号  ·  · 2021-03-21 23:38

正文

文丨漫天霾

本文转自公众号 观念的后浪

拜登上任两月多,动作不断。空袭叙利亚,1.9万亿美元经济刺激和纾困方案,预计达到4万亿美元的基建投资方案,正在酝酿中的大幅度加税,给中国高级代表团下马威,当然没吓住。这糟老头子坏得很,随后有机会专门写。
今天主要说发钱这事。 你一定要耐心看完,因为美国政府发钱,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


不要羡慕欧美高福利

福利制度是合法抢劫的制度,是美国版的“大锅饭”和“打土豪分田地”。把地主都杀掉,穷人的处境并不会因此而变好,这是历史铁律,无人能够逃脱。 欧美的衰落,拉丁美洲的民粹主义将好端端的国家搞得民不聊生,都与劫富济贫、追求高福利直接相关。原因很简单, 财富的生产与分配方式密切相关 ,当你辛勤劳动生产的财富被国家强制性征收,并且拿去养懒人的时候,那么所有人的创造和劳动积极性就会下降,懒人和穷人就会越来越多,最终造成经济发展停滞,所有人的福利受损。而且,其实受损最严重的是穷人。
许多人羡慕欧美的高福利制度,他们囿于自己的成见,不愿再往前思考一步,认识不到那其实是饮鸩止渴。这个道理并不难懂。
首先,美国政府不生产财富,它的财富来源于人民。 政府收的税多,就是将经济发展中的资本抽走。而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没有资本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哪来的经济进步?累进税更是对财富生产的直接惩罚,它的含义是:谁越会生产、越会服务消费者、越能创造财富,就越打击谁。指望一个打击财富生产的国家能够繁荣,那不是白日做梦吗?
其次,劳动者工资的提高、处境的改善,靠的同样是资本的积累,由此带来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 这样,一方面,多种多样的企业会出现,他们会竞争稀缺的劳动力,必然开出更高的工资。另一方面,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出增加,带来物价下跌的趋势,劳动者同时也是消费者,他们就可以付出更小的代价换取自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减少开支同时也就意涵着资本的增加,为经济发展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那么, 将资本征收用于再分配,减少企业数量,限制企业发展潜力,使得生产受阻,它会导致劳动者的失业和工资率的降低,处境变差;把企业都消灭了,没人生产了,财富缩水了,拿什么分配?
再次,生产和分配是不可分割的。 生产的过程,就是用稀缺资源生产消费品满足大众需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各种资源的市场价格,这本身就是财富分配的过程。 谁有效配置了资源,满足了消费者需求,谁就掌握更多的财富,这是最公平正义的分配方式。将分配与生产割裂开来,就是在市场公平分配之上强加了另一套分配标准。取代市场分配的方式就是中央计划机构,由它来决定谁应该掌握多少财富。 分多分少,不是看一个人的能力和他创造财富的多寡,而是某种身份特征。 穷,在这种情况下,不是需要改变的状况,而是成了一种索要钱财的特权。 这是什么呢?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必然导致贫穷,这个已经不用再去论证了,写得太多了。
计划经济还会导致自由的丧失,这也是题中之意。 因为当国家掌控足够多的资源和分配大权的时候,个人就没有自由和财产权了,必须要么靠近和取悦权力,要么奴颜婢膝乞求施舍,要么会闹,整出大动静。那就是一个“不服从者不得食”的社会,所有人都成了匍匐于政府脚下的奴仆,卑躬屈膝地听从那个承诺给他们最多福利的统治者的调遣。“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放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同样是成立的。通往奴役之路,就是这样铺就的。
它还会造成人群的撕裂和道德的溃败。 欧美政客们为了赢得选票,丧心病狂地承诺更高的福利,对哪个群体承诺,哪个群体就成为这个政党和政客的票仓。这从特朗普到拜登政府的过渡过程中看得清清楚楚。你承诺给每个人发600美元?我发2000!反正又不花自己的钱。造成的后果,一是制造更多的穷人群体。当不工作就可以生活,就会制造出更多的穷人;把财富搜刮殆尽,所有人想不穷都难。二是人人都期待一个圣诞老人式的政府,都想加入合法抢劫者的队伍,于是不同人群之间的争斗必然发生,竞相加入争夺“公共资源”的队伍中,形成“公地悲剧”。三是一个人人都想吃免费的午餐、相互抢劫却心安理得的社会,没有了是非和正义的标准,必然堕入道德败坏的深渊。
最后,企业活力下降,总财富缩水,没什么分了怎么办? 美国政府手里还有一件大杀器,发钞印钱啊。 这就是欧美政府一直在做的事。它会造成什么后果?请看——


坎蒂隆效应与商业周期

发钞印钱会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不是物价上涨,它就是货币总量提高了。如果物价上涨,那也是通货膨胀的结果。所以通货膨胀是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引起的。他们会甩锅给贪婪的商人、投机分子,那不过是转移视线的固有伎俩,他们才是罪魁祸首。
通货膨胀会引起“坎蒂隆效应”和“商业周期”,严重时会导致经济危机,企业破产、工人失业、资本消耗、财富被摧毁,所有人“一夜回到解放前”,一起坠入普遍贫穷的悲惨境地。
所谓 坎蒂隆效应 ,就是美联储(实质上的美国央行)新增的货币不会同时平均地落到每个人头上,它总是从某一点注入经济体,先拿到新增货币的人在物价尚未上涨之前购买了商品和服务,最后拿到新增货币的人则在物价已经上涨之后购买他们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这个过程完成了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
谁是最早拿到新钱的人呢?当然是谁印谁就拿得最早,你懂的;其次是为它供货的人、能够从它手里承揽工程的人,例如军火商、政府工程项目等等。拜登一上台就打仗,就是给话语权极大的美国军火商献礼;预计实施的4万亿美元基建计划,也是对与政府关系最为紧密的大财团送出橄榄枝。最后拿到新钱的是谁呢?是那些辛辛苦苦赚固定工资的人、靠养老金生活的人。这个过程秘而不宣,并不容易很快被人们发现。 所以,这是一种大规模的盗窃。
商业周期是怎么回事呢?在追求所谓“廉价货币”和仇视债权人的错误认知下,国家认为扩张货币供应、人为压低利率是可行的途径。随着信贷的扩张,利率的降低,企业家以为有足够多的储蓄可供支配,于是发生普遍的判断错误,大规模地投资到远离消费端的资本品生产中,生产结构延长了,就业增加了,名义工资提升了,经济似乎一片繁荣景象。这 就是凯恩斯主义信奉的:增发信贷可以“将石头变成面包”。
什么叫 “远离消费端的资本品生产” 呢?例如一支铅笔,是消费品,那么生产它的石墨、金属、木材、机床,就是资本品。而这些资本品,是用更高阶的资本品生产出来的,例如挖矿机器、伐木设备等等,它们就是“远离消费端的资本品”。
企业家竞相购买资本品,是因为预期这些资本品经过较长时间的生产,会带来更大的产出。这解释了为什么 在通胀的情况下,资本品的价格会飙升,因为企业家都在用更高的出价在竞买。 然而任何资本品的生产,都必须有真实的储蓄和投资支撑,否则用什么生产呢?但是在通胀的情况下,企业家购买资本品用的是虚假的信贷,并没有真实的储蓄做基础。所以,当他们需要更多的资金继续投入后续生产时,会发现 “楼盖到中途,没有原材料了” ,债务的偿还也发生困难,于是纷纷破产,劳动者失业。一场波及所有人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你说,那政府一直印不就行了?一方面,一直印,只会延缓、并不会避免危机的爆发,它只会使危机的时间更长,调整的过程更加痛苦,参考罗斯福新(胡)政(整);另一方面,当货币的贬值按天甚至按小时计算的时候,人们就会以最快的速度甩掉货币,换取哪怕没有用的物品,这就是 “逃离到真实价值商品” 。到这时,货币就崩溃了。参考津巴布韦和委内瑞拉。


你跳,我也跳;你印,我也印!

印钱不但会制造虚假繁荣、增加就业,而且会刺激出口,让各行业的压力集团和工会势力满意。 印钱的恶果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不会立即显示出来,因为一方面生产在进步,会抵消一部分通胀造成的恶果;另一方面,任期就那么四年或者八年,选票要紧,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所以, 在现行法币体系下,通胀是美国政府必然的选项。
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美国印钱,意味着可以在全世界收割财富。 在与真实货币——黄金挂钩的情况下,持有美元的人相当于持有债权,它可以随时用这些美元券换取等值的黄金。但是当美元与黄金脱钩后, 超出黄金储备部分发行的美元钞票,其实相当于假钞。 本来就不是100%准备金,多出的部分就是假钞,现在在这些假钞的基础上再印,那就是 “假钞的假钞”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增发货币,实际上就是拿着假钞或者一张白纸,拿来换中国工人生产的商品。
世界各国在重商主义的错误教条引导下,认识不到出口实际上只是进口的支付手段,却认为出口好于进口。所以,美国增发货币,有利于它的出口。过去用7块人民币可以购买1美元的商品,现在由于美元超发贬值,1美元只相当于过去的0.5美元了,相对而言就是人民币升值,那么用3.5块人民币就可以买了,可不是有利于美国商品的出口吗?
问题有二,第一,如果汇率相对稳定,你虽然超发美元了,我还是得付7人民币,那我不是吃大亏了?第二,有利于你的出口了,那我就进口得多,不是不利于我的出口了?我们也要面对很多行业的压力集团,全进口了,这些行业活不了了不得闹事吗?这可怎么办?
中国人又不傻!你用假钞换我的商品,那我也如法炮制不就行了?我发的比你还多不就行了?因为谁发的货币越多,相对于对方,就越有利于自己的出口。
这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紧随着美元扩张的速度在发钞,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点到为止吧。
发钞的结果是什么呢?参阅前面的“坎蒂隆效应和商业周期”。远离消费端的资本品价格会上升, 而房地产就是远离消费端的资本品, 盖房子用的钢筋、水泥、机器设备,以及生产它们的铁矿,挖矿用的设备,等等,都是远离消费品的资本品, 它们处在坎蒂隆效应中“货币涟漪”最靠里面的位置,也就是更早拿到新钱的位置,更早涨价的位置。
而且,如果你不投资这些资产, 把钱存银行,在通胀的情况下是负利率。 现在存入10000元,如果通胀率是20%,一年后实际购买力只剩8000了,而银行只给你1%的年息,也就是说,你赔钱了。所以 通胀有消灭储蓄的作用,逼迫人们过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消灭储蓄就是毁灭投资,结果就是变穷。
那么, 需求旺盛、有较大增值潜力、可以跑赢通胀速度的房地产,就是普通人保存财富的不二途径,它既是储蓄又是投资。
所以,美国都发钞了,你还不赶紧买房?


买房就是爱国

上文已说到,通货膨胀是财富的再分配,先拿到钱的人受益,最后拿到钱的人受损。那么作为一个有良心、崇尚公平竞争反对财富再分配的人, 这样做有没有抢劫后来拿到钱的人的道德问题?
没有。
一来这种事不是由我们引起的,追究责任,只能追究那些始作俑者、直接责任者,不能无限追溯。 假若无限追溯,我们每个人要么是抢劫犯的后代,要么是被抢劫的人的后代;要么是奴隶主的后代,要么是奴隶的后代。甚至第58代被抢了,第59代又抢了别人。
二来,买房并不是没有风险。 要知道商业周期既有繁荣期,又有萧条期,它们并不像泾河和渭河一样泾渭分明。繁荣与萧条,经济学只能告诉你这个规律,以及它的根源,至于具体什么时候会出现萧条,那是复杂的因素决定的,谁也无法准确预测,否则的话,经济学家应当是这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所以买房到底能不能赚到钱,全看个人的判断力。如果你在高点买入,然后遇到了萧条期,那你的财富将会出现大幅缩水。因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