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企业问鼎行业冠军企业的征程中,中建装饰广大干部职工激情奋斗、砥砺创新,抒写着一个个精彩的创业故事,绘就了企业波澜壮阔而又绚烂多彩的改革画卷。今天【装饰故事】栏目为您带来东方装饰打造西安地标级艺术景观项目生命之树的故事。
唐贞观二年,一棵小树苗在古城长安扎根。1400多年后,千年之躯依旧金黄满身、风采照人。今天,西安CCBD的核心建筑——生命之树正绽放于古城中轴、商业中轴和文化中轴这三轴之上,以融汇古今的巍峨之姿,向人们诉说着东方文化新韵中生生不息的浪漫。
东方装饰幕墙结构分中心主任、生命之树项目结构负责人王金,接下了这份挑战。他亲历了项目从“铁树”到“开花”的关键阶段。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安人,能为家乡建设贡献一己之力,在他的心中更是多了一份自豪和责任。
▲ 东方装饰幕墙结构分中心主任、生命之树结构负责人王金
生命之树由英国国宝级建筑大师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亲自操刀设计,主体为钢结构,高度达57米,从上至下依次呈现出干草原、干旱沙漠、干燥灌木、温带阔叶林、山地森林、高山苔原和温带草原7种不同的自然风貌,解构重现出古丝绸之路的广袤与绮丽,让游客可以随着攀登体验自然的色彩变化,重温丝路之旅。
而这些景观均要在这个巨大的钢结构上,通过人工手段实现,这无疑是让“铁树开花”。王金和他的团队为此需要克服诸多行业首例难题:
大悬挑:主体最大悬挑12.27m。
大扭转:创新弹簧形式拉力环梁,扭转效应显著。
大变形:主体最大综合位移280mm。
大板块:单块表皮最大16m。
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挑战
,英国建筑师曾咨询多个国外厂家是否可以生产出超大尺寸的整体式不锈钢表皮,收到的答复均为无法实现,其制造难度之大堪称行业之最。
与常规项目不同,生命之树外表皮的工序先于主体楼板、景观等荷载安装,导致现阶段主体远未达到最终稳定的设计形态。截至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可参考的案例,难题落在了王金和他团队的肩上。
面对紧张的工期要求,第一步就是要通过技术手段还原变形后的主体结构,这也是深化下单、安装定位的前提条件。可是加载多少,如何加载?在此之前没有方案,也没有完整的分析结果。王金团队通过有限元分析汇总每一个叶片的变形数据,通过逆向建模获得设计形态,最终将这些重要却不起眼的“幕后数据”搬到台前,让业主和其他团队受到了不小的震撼,于是便有了以下对话。
自此,只要是涉及项目各类结构安全的问题,都会要求王金和他的团队加入。
得到业主肯定后,王金和他的团队紧锣密鼓地开展后续工作,历时三个多月,反复核算打磨10余套加载方案,最终将荷载细分为13类,逐一布局调整,最终通过了多方会审,开创了对建筑整体进行数千吨预加载的行业先例。
在这过程中,为检查加载的实施情况,确保现场与方案的一致性,这道空中“古丝绸之路”王金团队不知走了多少次。
“生命之树”的华丽绽放,必少不了这一身繁茂的金黄之叶。按照英国设计方要求,生命之树的每一片叶片都要达到无序、自然的交叠状态,而生命之树共有60个树叶平台,每个平台8枚叶片,共计有480枚人造叶片,就算借来“马良的神笔”也不见得是小工程。
▲生命之树共有60个树叶平台,每个平台8枚叶片,共计有480枚人造叶片
王金带领团队从叶片及其连接方案的设计入手,采用螺栓组合结构实现了树干表皮的连接节点的平面微调;通过借助球铰结构,实现了叶片6个自由度、四向20毫米、万向15度的三维调整,让人造叶片可以展现出天然般的自然生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