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由于中国的需求,预计美国农作物出口将保持强劲。
欧洲央行会议纪要: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继续使得服务业承压严重,但制造业保持了韧性。
英国央行委员桑德斯:失业率上升可能会影响消费和经济复苏。
日本共同社:日本央行考虑在物价高企时明确ETF的购买政策。
中信证券:社会服务行业——结构分化明显,本地游成核心场景
春节出游数据呈现分化特征,受“就地过年”影响,跨省流动较往年同期显著减少,对远距离出行场景冲击相对较大,而这些需求部分由城市本地娱乐及周边游取代,因此大城市市内旅游经济相对较为繁荣。反映到景区上,传统自然景区客流仍有显著下滑,而核心城市的市内休闲景区则有超预期表现。离岛免税整体延续火热态势,新开业的免税店在人气和货品上仍有待提升。
“就地过年”政策下跨省流动减少,出行半径收窄。经铁路部门等多部门统计,2021年全国有超1亿人选择就地过年。交通运输部统计显示,春节假期前6天,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送旅客较2019年同期下降76.4%,较2020年同期下降43.1%。受“就地过年”政策影响,2021年春节假期跨省流动较往年显著减少,对远距离出行场景的冲击相对较大,而这些需求部分由城市本地娱乐及周边游取代,因此本身城市人口较多的大城市市内旅游经济相对繁荣,例如北京/上海客流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1.7%/96%,杭州、青岛、郑州等城市同比2019年均实现了客流正增长。另据携程数据显示,一些往年热门的长途航线票价大幅下降、本地租车需求则呈上涨趋势。
休闲景区表现较优,离岛免税延续火爆。传统自然景区表现依旧平淡,在跨省流动人员减少的背景下,客流录得较显著的降幅,假期前六天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约4万人次(vs.2019年同期12.62万人次),峨眉山七天合计接待游客8.55万人次(vs.
2019年同期22.32万人次)。休闲景区客流数据较超预期,尤其是核心客源地市内景区,“就地过年”政策背景下大城市客流基础更高,市内游玩需求强烈,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15.0%/176.8%,杭州宋城创下多项记录,春节假期接待65.75万人次(vs.2019年同期53.46万人次),单日最高上演20场。离岛免税延续火热态势,整体符合预期,海南省商务厅数据显示,假期七天离岛免税店销售额超15亿元,日均销售额超国庆假期。
餐饮酒店本地需求旺盛,高线城市尤为突出。据商务部监测,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8.7%,比2019年春节黄金周增长4.9%。“提前预订”“排队等号”“人气爆棚”“一位难求”是2021年春节餐饮业的四大关键词。2021年春节酒店行业受本地周边游需求带动,已成为本次假期中本地游的主要场景之一,高线城市酒店、高星级酒店表现较好,飞猪数据也显示高星酒店在春节期间量价齐升(预订量同比增长160%,客单价同比增长33%)。
风险因素:疫情反复;自然灾害影响;政策管控收紧,消费回流低预期等。
投资策略。春节出游数据呈现分化特征,受“就地过年”政策影响,跨省流动较往年同期显著减少,对远距离出行场景冲击相对较大,而这些需求部分由城市本地娱乐及周边游取代,因此大城市市内旅游经济相对较为繁荣。反映到景区上,传统自然景区客流仍有显著下滑,而核心城市的市内休闲景区则有超预期表现。离岛免税整体延续火热态势,新开业的免税店在人气和货品上仍有待提升。建议继续配置景气较高的免税龙头,持续配置餐饮、本地生活领域相关标的。继续布局出行景气修复机会:头部连锁酒店品牌、休闲游代表标的。
海通证券:石油化工行业——“就地过年”对石化产品影响分析
核心观点:我们统计了炼化主要产品线在春节前后开工率水平进行分析,大部分中间化工品春节期间开工率降幅并不明显,涤纶产业链下游织机开工率往年春节期间降幅明显。“就地过年”可能会使得部分化工产业链下游开工率较往年有所提升,从而对中游化工品价格稳定或上涨提供一定支撑。
我国新冠疫情零星散发,多地区提倡“就地过年”。自去年12月以来,我国新冠疫情再度出现了局部暴发和零星散发的情况,黑龙江、吉林、河北、北京、上海等地,本土确诊病例均有所增加。而传统春节临近,人员的大规模流动,又会给全国层面的疫情防控工作增加难度。所以截至1月中旬,全国已经有29个省市或地区提倡“就地过年”。国家卫健委也发布了通知,要求“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且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
以往春节前后化工生产活动会有一定程度放缓。化工行业耗电量很大,而且电厂发电难以大规模存储,因此电厂耗煤量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化工等耗电量大的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以2019年为例,从除夕(2019.2.4)前的第15天开始,我国六大电厂发电耗煤量就会大幅减少,日均耗煤量从70万吨以上水平下降到正月初一最低点的37万吨,之后开始回升,直到2019.3.1才回到正常水平,特别是春节期间两周时间日均耗煤量基本在45万吨以下水平。这主要是因为春节前大规模人口会陆续返乡过年,而春节后才会陆续返工,化工生产活动会部分“停摆”。
中游化工品春节期间开工率会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多数降幅并不明显。我们统计了炼化主要的产品线:乙烯产业链(PE、乙二醇、苯乙烯、PVC)、丙烯产业链(PP、环氧丙烷、丙烯腈、丙烯酸)、苯产业链(己内酰胺、苯酚)、涤纶产业链(PX、PTA、涤纶长丝、下游织机),对其春节期间两周、春节前一个月、春节后一个月开工率水平进行分析,大部分中间化工产品春节期间开工率降幅并不明显。以山东地炼常减压为例,春节期间开工率为63.3%,较春节前一个月平均值下降0.4个百分点。
涤纶下游织机开工率下降明显。2019年春节期间江浙地区涤纶长丝下游织机开工率平均为34%,较春节前一个月平均水平下降27个百分点,其开工率水平基本从除夕前20天左右开始明显下降,直到元宵之后开始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我们认为今年中间化工品价格在春节期间较以往总体趋稳或小幅上涨。“就地过年”可能会使得部分化工产业链下游开工率较往年有所提升,从而对中游化工品价格稳定或上涨提供一定支撑。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石化行业景气度下降;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炸锅!开市第一天基金狂飙热搜,两只“日光基”一起炸了!抱团股崩了,基金罕见大分化!后市怎么走?紧急解盘来了
来
源:
中国基金报
作者:
方丽
2月18日,终于迎来春节假期之后第一个交易日。基金销售开门红,抱团大白马崩了,基金业绩罕见大分化。
这一天,虽然白酒、酱油等行业出现震荡,但整体成交量超万亿保持较高热度。同时,公募基金继续火爆,一边登上微博热搜,另一边备受市场关注的新基金发行市场,又出现两只“日光基”。
基金君发现,已经不少投资者将新基金发行作为市场重要的风向标之一,不过从2月份以来新基金发行热度明显弱于1月。后续还有超过百只新基金发行,究竟能否重演爆款频出还有待观察。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要用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思路来布局新基金,不要盲目跟风哈。
对于2月18日以白酒、酱油等为代表的机构抱团股突然“崩了”,不少基金经理也有自己看法。
又出现两只 “日光基”
作为新年假期之后的首个交易日,基金公司把这一天作为新基金发行的重要战场。
数据显示,2月18日进入发行的新基金达到12只,这一发行节奏明显较春节前有所提速,同时,进入发行的新基金基本有募集上限要求,如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创金合信群力一年定开、万家内需增长一年持有分别定为60亿、50亿和30亿。
据多个互联网、银行、券商渠道人士消息,2月18日又两只基金出现“日光”。
由知名基金经理杨锐文管理的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股票基金是较为受到关注的基金。来自渠道消息称,该基金在上午募集规模就超过50亿,而全天募集规模超过60亿的募集上限,顺利完成“一日售罄”,将启动末日比例配售。
景顺长城基金发布公告称,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股票基金原定募集期限为2月18日至2月22日止,为了更好的保护投资者利益决定提前结束募集,自2021年2月19日起不再接受认购申请。该基金募集规模上限为60亿元(不包括募集期利息),并将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方式实现募集规模的有效控制。
景顺长城官微上也专门发布了杨锐文致投资者的信,其中写道,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是一只主题型基金,主要投资于新能源相关板块。我自2009年开始研究新能源板块,所管理的基金产品长期持有多只新能源板块个股。过往的投研经验让我看到未来新能源具有大的投资空间。诚然,无论中美的电动智能汽车产业链在过去一段时间都实现了巨大涨幅,整体估值都非常高。我们认为未来的表现将会出现明显的分化,但是,这种时代的革命产业的泡沫化将是常态。我们做投资要看未来的发展,而不是只看短期。长期来看,新能源仍具广阔的成长空间。
ETF产品发行也实现“日光”。据悉,鹏华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ETF也是2月18日公开发售,并仅售一天。而来自渠道消息称,该基金当日引来的认购量也超过了20亿募集上限,预计将启动末日比例配售。
据鹏华化工ETF的招募说明书显示,该基金采用被动式指数化投资方法,密切追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该指数从化学制品等细分产业中挑选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公司股票组成样本股,以反映沪深两市细分化工产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走势。
业内人士认为,化工板块,目前依然在申万一级行业中表现抢眼,年初至今涨幅已达19.52%,仅次于首位休闲服务25.86%的年内涨幅。外界看好化工的逻辑在于全球经济复苏条件下的产能恢复,特别是在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当下,整个化工产业链均有望受惠于顺周期行情的拉动。因此,行业首只化工ETF产品实现“日光”。
新基金发行给市场带来新增量
2021年新基金募集火爆,也是市场一个重要风向标,新基金发行给市场带来新增量。
据一位基金公司销售总监表示,近两年公募基金赚钱效应明显,以普通股票型基金为例,继2019年平均收益率超过40%以后,2020年平均收益率更是超过50%,这为今年爆款基金开局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经历过近两年非标资产转型标准化投资的加速,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渠道,打造爆款的组织推动已然更加高效,客户对“爆款”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对于渠道来说,无论银行,券商还是第三方代销渠道,过去两年的公募基金销售创收、创利效应同样明显,今年各个渠道的公募销售目标都在大比例的增加,年初又是传统的“开门红”业绩冲刺的关键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力了爆款的频现。
不过,2月份新基金发行明显弱于1月份,出现类似前期爆款基金一日吸金超500亿已经不见,一些“顶流”基金经理的新产品也没有出现一日售罄。
值得一提的是,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今年以来已成立的215只新基金合计募集规模达7075.11亿元。其中已成立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含指数型基金)整体发行达到6442亿元,占比高达91%。
若按照70%的仓位水平计算,这就能给市场带来超4000亿的增量资金。
目前权益新基金的募集规模已经成为市场重要的风向标之一,成为不少投资者关注的数据。按照这个速度,可以说后续新基金还将给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后续新基金扎堆发行
确实新基金发行热浪有所减弱,但是后续新基金更密集的发行,目前已经披露进入发行的新基金达到93只,非常密集。
基金君发现,后续也有新基金在路上,如2月22日就有嘉实、景顺长城、富国、汇添富、华夏、广发都多家大型基金公司旗下新基金进入发行。
此外,ETF也成为今年基金公司布局的重点,近期也有一些新品种出炉。
“抱团股”重挫
基金业绩剧烈分化
2月18日,春节第一个交易日,没有预期中的强势,三大指数却上演了一把高开低走的行情。上证指数早盘一度涨超2%以上快速突破3700点后,又再度回落,收盘指数微涨0.55%。同时深成指由红翻绿,跌超1.22%;创业板指数跌幅最大,指数跌超2.74%。
尤其是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的基金重仓股无疑成为此次跳水主力军。其中,贵州茅台跌超5%以上,酒类股集体高位跳水,酱茅、猪茅等龙头股也集体崩了,茅指数板块一天蒸发超65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