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权谋智慧
研究权术谋略的精深与智慧,传播权谋文化的奥妙与能量。帮助你在职场、官场、商场、情场、战场,均获得成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  ·  我借给女同事3万块,她还的时候只给了2997 ... ·  15 小时前  
HR成长社  ·  员工礼仪培训.ppt ·  22 小时前  
HRTechChina  ·  开工大吉,2025万事兴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权谋智慧

“我大清”——老狗的主人翁意识,谈谈张之洞的口头禅!

权谋智慧  · 公众号  · 职场 自媒体  · 2024-12-31 12:02

正文

野史中有这样一个段子: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有个口头禅,就是时常把“我大清”挂在嘴边。有一次就在朝堂上,张之洞又在“我大清”的时候,素来与他不和的醇亲王载沣一本正经地问他:“张大人,你什么时候入的旗呀?我怎么不知道!”张之洞诧异道:“老夫没有入旗。”

载沣得意地说:“大清是我爱新觉罗家的。你等只是我大清养的狗,连奴才都都不算。不要张口我大清,闭口我大清, 省得让人误会了,还以为大清是你们的了。”张之洞一脸懵,觉得这话有理,自己就是朝廷养的一条听话老狗而已,江山社稷跟自己没有一毛钱关系。“对对,你的大清,你们的大清。”慈禧太后在一旁哈哈大笑。

故事里看着载沣的无耻言论,第一时间就想骂他,其实细想没什么不对:晚清时期,汉族官员势力在洋务运动等过程中逐渐崛起,对满族贵族的统治地位构成一定威胁。载沣作为满族皇室成员和摄政王,通过对张之洞的挑衅和打压,试图向其他汉族官员传递一种信号,即满族贵族才是大清的真正主人,汉族官员应认清自己的地位,不要越界,从而达到巩固满族贵族统治地位、打压汉臣势力的目的。但是这样的领导让下属没了归属感,怎么能够忠心?我们在这里要深度的解析张之洞的心理,所体现的背后逻辑:

一、汉族官员的“狗性”与自我定位偏差

1、权力与地位认知局限

张之洞等汉族官员虽身处高位,却仍是大清权力下的狗。他们虽为大清效力,却没有清晰认识到自身权力的来源和本质,将自己视为大清的国家治理的平等参与者。“我大清”这一口头禅,潜意识里把自己放在了主人公意识,但是本质却没有真正平等的权力地位。

2、有困难时“我们”一体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但是作为张之洞,首先要搞明白的不是敌人和朋友,而是谁和你是我们。你认为的我们,是不是他们也这么认为?很显然,张之洞以为和载沣是我们,但是载沣的黄马甲二代们不这么认为。

二、满族贵族的统治权谋与“主奴”意识强化

1、维护统治阶层特权

载沣的行为是满族贵族维护其统治特权的典型表现,本质也说出了权力高位者内心的真话。通过强调“大清是我爱新觉罗家的”,他明确划分了满族皇室与汉族官员之间的界限,强化了满族贵族作为统治阶层的“主人公”地位,而将汉族官员贬低为连“奴才都不算”的低等群体。这种言论旨在从意识形态上打压汉族官员的自信和自主意识,使其永远处于被统治、被支配的地位,从而确保满族贵族的特权和统治秩序得以延续。

2、固化封建等级观念

有困难时,贵族还能忍受张之洞的言论,毕竟还想让汉族名臣奉献,但是和或是有利益的时候,贵族就不能忍受了,你老张是没有资格分一杯羹的。载沣的话语不仅是对张之洞个人的攻击,更是对整个封建等级观念的强化。在这种观念下,满族贵族天生就是主人这是封建专制社会中发展滞后的重要根源之一。

三、整体社会环境下的权谋生态与民族发展困境

1、 权力斗争与民族隔阂

满洲贵族与汉族官员之间主人翁意识的界定和争夺,这种对抗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政治精力,使得国家在面临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无法形成有效的团结和应对机制。汉族官员为了在满族贵族的统治下生存和发展,不得不花费大量心思迎合权贵,而满族贵族则忙于维护自身特权,双方都忽视了国家整体利益和民族发展的长远目标,导致权力阶层和老百姓之间的隔阂不断加深,国家发展陷入困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