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插座APP
职场充电第一站,每晚21点21分准时推送,下载好多课APP学习更多精品课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华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  招聘|中国核电经营管理人才2025校园招聘 ·  2 天前  
小小的python学习社  ·  新经理一来就搞末位淘汰,开了3名绩效差的员工 ... ·  2 天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两家央企集团筹划重组 汽车行业格局或将重塑 ·  3 天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加码外卖,刘强东“开杠” ·  3 天前  
薪人薪事企小薪  ·  领了产假工资还能再领生育津贴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插座APP

公众号读者最需要哪种内容?

插座APP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8-20 21:21

正文

首席微信官十日特训营是 《微信公众号90招速成指南》 的专属学习社群, 采用班级打卡方式运营,共享学习笔记,并在 10 天修完 30 门必修课程之后,参与结业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为了方便每一位同学共享学习心得,我们决定每天从数万多名同学的听课笔记里,精选 5 条,通过插坐学院公众号分享出来,今天的学习笔记来自以下 5 位同学。

1


@ 牙齿亮白的小黑球 的听课笔记

《如何写出高互动率的自动回复?》

《升级版:如何写出高转化率的公众号介绍?》



说起第一次接触公众号,当初还是在知乎上看到霍老爷写的好文章关注他的公众号。说真的玩了几年微信还是第一次听到公众号这个词,感觉挺新鲜的就搜索了。


当时看到的是一个小人偶的头像,名字叫霍老爷。心里就想头像用小人偶,名字这么老气,那他应该是一位已经抱孙子的老爷子, 这是我的第一感觉。


他的功能介绍也挺有趣的 。“大脑同样可以性感,分享世界的正确打开方式。”


现在想想,发觉当时选择关注一部分是觉得他是一个有趣的老爷子,另一部分就是一种自我思考了。


难道我这么多年打开世界的方式是错的?后来了解才发现,其实他的年纪不大,这也算是套路的一种吧。毕竟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情话为辅,套路为王。


说到自动回复,老爷公众号的自动回复就没多大的感觉,回复关键词然后用各种好文章,成长经验,读书心得手把手让用户变得很厉害。


虽然强调了手把手这个词但太笼统了,完全不知道该看那些,该读那些。


而另一个公众号的 自动回复给我的感觉就是她是在跟我互动的 ,让我挺惊讶的 ,各人观点不同就不细说。


另一个让用户感觉到有压力的方面就是老爷的公众号用的还是那种网址链接,虽说也注意到分行减轻用户压力,但一串凌乱的网址还是让人觉得繁复不简洁。


首次互动就让用户有压力算是一个小错误 ,但文字写的挺好的。


感觉上粥老师的课程可以用到很多地方上,最近发现生活中也能引用。不过朋友的话就是我中毒了。


2


@ 菲菲的听课笔记

《运营公众号需要哪些基本功?》



1. 为什么这几年公众号崛起,传统纸媒衰落?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包括公众号在内的新媒体这几年迅速发展壮大,速度令人咋舌。


其必要条件便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进一步普及,每个人不自觉成为移动网络终端中的一份子, 利用智能手机通过互联网攫取信息成为必然趋势。


任何一种商品的普及,都离不开消费者对商品本身的认可。这便与公众号自身内容、性质有关系了。


众媒时代的公众号,几乎每个能上网打字的人都可以申请公众号运营,天然得脱离了纸媒高高在上的传统形象,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


现在社会竞争压力比较大,下班后大部分疲惫的人们, 更愿意看一些有趣的、愉悦身心的内容或目的性比较强的功利阅读,而非严肃得深度阅读。


再加上网络信息传播速度远远优先于纸媒,公众号迅速流行也不足为奇了。


还有一点,是公众号的社交属性。


你看到了喜欢有用的文章, 转发朋友圈,朋友点赞、评论或转发,无形之中就完成了一次与朋友的社交。


喜欢的作者写了让你深有同感的好文章,你去给作者打赏或和作者留言互动,这种直接和“下蛋的母鸡”的交流快感也是传统纸媒无法提供的。

2. 为什么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换初期会很困难?


我认为,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换初期 最大的一个问题是 自我定位。


粥老师有一点分析得很好,传统媒体更多的是甲方心态,而新媒体偏向于乙方心态,属于“用户即上帝”的服务员心态。


一个人走出舒适区进入挑战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个行业走出舒适区打破优势心理进行改革更不容易。


传统纸媒和新媒体虽然同属媒体,但内容属性、推广模式等上有很大的不同。


传统纸媒的运营经验对于新媒体运营帮助作用有限,原本的优势不再突出甚至沦为限制,传统纸媒转型初期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摸索,所以初期转型比较困难。

3. 第一天学习的感受


学习了模块一,内容通俗易懂,讲的是很实在的东西,分析全面深刻。


给了公众号小白一个很好的框架,我知道了看公众号的人的心里是什么想的、自己要做什么样的公众号,期待接下来的学习。


3


@ 海鱼-密斑刺豚 的听课笔记

《新媒体时代的内容传播法则》



1. 从用户角度分析:


1) 公众号关注和取关都很灵活方便、无压力、零费用。 传统纸媒,需要定点订阅、购买。


2)公众号储存收藏知识点不占空间, 反复学习翻阅简单方便,只需查找关键字 ,随时随地想看就看好的内容可以随时分享。


而传统纸媒阅读后的收纳会给用户有种鸡肋感,无形之中增加了负担。


另外,在查找已阅读过的知识点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分享内容受限于面对面交流。


2. 从时代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报纸起源于唐代,从第一份报纸到如今历时100多年,任何一个行业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行业的透明和规范, 针对用户对精神层面需求的提升,行业必然面临变革和洗牌 ,正因如此公众号作为新媒体的姿态应运而生。


3. 个人感受


纸媒行业正在跟随市场的脚步调整和破局,学习能力强的企业 也在迅速适应快速信息时代,开始了新媒体运营,将大量的纸媒粉丝转移的公众号的社群。


新媒体的公众号由于刚刚兴起行业并不规范,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建好相对容易,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随着用户对自我认知和需求的提高,也会对新媒体提出各种要求,也会面临如今纸媒的窘境。


所以,粥老师的培训给我感触比较深的是他选择了逃离舒适区,而不是选择安于现状,在此很庆幸加入58班一个充满阳光正能量的班级,希望和同学们互相监督学习,哈哈。


4


@ 青青 的听课笔记

《运营公众号需要哪些基本功?》



1. 为什么这几年公众号迅速崛起,传统纸媒加速衰落?


1) 信息传播载体改变


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社交形式,人人都离不开手机;尤其是微信出台以后,大家对移动社交更加依赖。


2)成本考虑


传统纸媒从信息挑选、印刷、发行成本很高 ,每一个版块都需要多次确认,沟通成本高。


而公众号只需要一到两个新媒体编辑就可以维护好,沟通成本低。


3)信息传播速度


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了实时更新新闻,像前几天四川地震头条、大V、公众号几乎同时发文推送,要是原来的传统纸媒我们接收到这个信息需要2-3天。


4) 个性化推荐


传统纸媒更偏向大众化传播,每个人接收到的内容都是相似的。


而公众号更偏向于个性化推荐, 用户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更多的涉猎。


2. 很多传统媒体的作者转型新媒体,为什么会很困难?


1)关注知识面不同


传统媒体作者一般只关注与自己工作内容相关的行业动态 而 新媒体编辑需要敏锐地抓取社会各个行业的热点。


2)内容输出不同


传统媒体作者一般是每人负责一个版块,内容单一,更新频率一周或者两周就可以,而新媒体输出的内容要吸引关注用户,内容多样化,实时更新。


3)互动及时性


传统媒体互动形式一般就是邮箱或者挂号信,而作者对这些也不太关注,用户收到回复需要很长时间。


新媒体时代,用户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编辑, 文章评论几乎要做到实时回复,这点上传统媒体作者转型后会很难适应。


4)工作心态


传统媒体作者都是被捧得高高在上,而 新媒体编辑几乎就是一个服务者的角色了,要把用户当上帝。


我刚加入一家营养品公司,准备拿来做副业,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做公众号传播,吸引更多线上用户,做起品牌口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