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观察时事政治,揭开官场密码,帮你分析时事热点和新闻背后的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否科技  ·  轻薄是未来?腰线十几块?N4 去哪了?AI ... ·  2 天前  
爱否科技  ·  【爱否】OPPO Find N5 ... ·  2 天前  
爱否科技  ·  荣耀 Magic V4 ... ·  3 天前  
爱否科技  ·  4499 元起,iPhone 16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警惕舆论“弑偶情结”,一双看不见的手

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 公众号  ·  · 2019-06-17 14:16

正文

摘要: 华为与舆论正处于某种塑偶的蜜月,看看今天联想的遭遇,就知道“弑偶”是一件多可怕的事,舆论翻云覆雨,为黑而黑,把一家也曾被塑为“偶像级国民企业”的公司黑成什么样了。这样的舆论踩踏,一会儿捧到天上,一会儿又狠狠踩进泥里、踩到地狱,让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企业家在疯狂的舆论前都战战兢兢,好像坐在活火山口。



吐槽青年出品 曹林 |文


前段时间,华为精神领袖任正非在企业危机关口接受媒体采访时的系列言论,对危机的态度,对教育和人才的情怀,对国家未来的判断,“家人现在还在用苹果”的胸怀,赢得了很多掌声,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中国企业家的视野、关怀和身处危机却波澜不惊的大家风度,也使华为的企业形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华为声誉如日中天,与一个华为朋友聊到这个话题时,他倒是很清醒: 你们媒体千万不要捧华为了, 我们怕你们批评,但更怕你们赞美, 论就是一个过山车,赞美到一定高度,被捧成了偶像,过不了几天,你们就以踩踏偶像为乐了。


真聪明,拒绝捧杀,难得清醒!舆论爱塑造偶像,但舆论也确实有一种“弑偶情结”,先捧成偶像,在造神、塑偶过程中赚一波流量,再去弑偶,弑偶过程又是一波流量。先不看华为,华为与舆论正处于某种塑偶的蜜月, 看看今天联想的遭遇,就知道“弑偶”是一件多可怕的事, 舆论翻云覆雨,为黑而黑,把一家也曾被塑为“偶像级国民企业”的公司黑成什么样了。这样的舆论踩踏,一会儿捧到天上,一会儿又狠狠踩进泥里、踩到地狱,让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企业家在疯狂的舆论前都战战兢兢,好像坐在活火山口,那种任性暴戾的情绪岩浆随时可能喷发,在“杀死它”的弑偶冲动下让企业一夜之间污名化,做什么都是错,说什么都是错。


联想当下就遭遇着这种“弑偶暴力”,让人看到了舆论中那种看不见手的可怕。不说别的,就说早前所谓的“5G投票事件”,那个“出卖国家利益”的帽子简直杀气腾腾,可据联想后来的回应和相关媒体报道,那纯粹就是一次系统的舆论攻击,虚构了不存在的投票,虚构了一个假的投票规则,从头到尾,压根就没有投过票。接受外媒采访时关于全球化的表达,被断章取义为“联想不是中国公司”,也见证着好像说什么都是错。把微博名字改成“联想中国”,展示扎根中国的决心,被骂;端午节发个欢度节日的微博,被骂;其他企业出事,联想也被骂。

联想还是那个联想, 一个致力于打造全球化版图的民族企业,一个在国家很多重大科技项目中扮演过关键角色的科技企业,一个同样在5G和人工智能上构建研发创新体系的企业,柳传志与任正非有一样的爱国心,杨元庆在中美毛衣战上的态度跟华为一样。 可舆论已经不是原来那个舆论,他们曾经被舆论捧到偶像的位置,但如今舆论似乎满脸写着“弑偶”的欲望。 勒庞在《乌合之众》对舆论的描述,在这场舆论弑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群体的权力令人生畏,然而有身份团体的权力更让人害怕。蜜月时是锦上添花,现在是落井下石。


勒庞说,单独一个人必须要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法律上或者道德上。但是,群体则不然,群体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群体就是责任,群体就是道德,群体就是法律,群体的行为自然是合理的。 群体裹胁的所谓“民意”是一个多可怕的暴力,群体造谣,群体抹黑,群体弑偶,暗黑势力操作、竞争对手推波助澜、营销号蹭热点、不明真相者跟风踩踏,这些都混杂在“群体”面孔中肆无忌惮。


舆论似乎特别喜欢在“二元对立”的框架中塑偶弑偶,总喜欢在追捧某个人的时候踩踏另一个人,用踩某一方的方式衬托另一方。比如,舆论特别喜欢用踩踏小鲜肉的方式衬托科学家,“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之类情绪文章常常刷屏――歌颂英雄,非得想象出一个“敌人”来垫背。比如要报道某个热心助学的院士,非要拿个流量明星来反衬,于是这样带节奏的标题就出来了:比起鹿晗表白,这位老人捐出一生积蓄420万,更值得刷爆朋友圈!对了,塑偶、弑偶在对待明星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塑偶时,明星微博一声“唉呀”都能上热搜;弑偶时,抽根烟都会被吊打个半死。联想被黑得如此之惨,背后也有这种“二元对立”逻辑作怪, 赞美华为,非要想象出一个“敌人”去反衬,联想就成了这种舆论想象的牺牲品,一边塑偶,一边弑偶,极化的舆论对两家企业都是伤害。


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逻辑,为什么非得把这两家我们最优秀的民族企业对立起来,为什么不能都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一个企业当然可以批评,无论是联想,还是华为,都不是完美的,但批评须基于事实,如果批评走向跟风的攻击和抹黑,用“杀死它”的民粹狂热对待企业,不仅让企业缺乏安全感,打击企业家信心,破坏商业和市场环境,也干扰了中美毛衣战中的国家凝聚力,让亲者痛仇者快。

这些年,我们在舆论场上见证了太多塑偶、弑偶的舆论游戏了,塑偶时多么疯狂,弑偶时就多么疯狂。眼见那小鲜肉火了,又眼见那小鲜肉被吊打了;眼见那网红教授突然红得发紫,又眼见她突然被黑成翔;眼见一家企业被捧成国民企业,又眼见它被骂成孙子。昨天还为他自豪,今天就千夫所指。 一个人、一家企业有这么大的变化吗?一家企业能突然从天上到地下吗?一个人能突然从天使变成魔鬼吗?一个人一家企业往往是稳定的,不会有多大的变化,变的只是舆论,塑偶弑偶,舆论翻云覆雨。 偶像是舆论的流量生意,弑偶,也是,带节奏者深谙此道,玩弄“群众”于股掌之间。


面对这种舆论,谁会有安全感呢?联想没有,京东没有,小米没有,百度没有,今天被怒赞的华为,也没有。


如果舆论背离了基本的事实,捧杀和棒杀即一体两面,其结果就是每个企业和企业家都坐在舆论岩浆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口上。这样的舆论生态,实则有百害而无一利。


今天为联想被喷被黑而高兴的,明天可能拿起弑偶的长刀,毫不犹豫的刺向任何“大众偶像”。




我的三次公开课,详细讲了评论如何去论证,如何找抓手,如何让观点有说服力,而不是陷入“嘴笨”或“嘴贱”的话语囚笼中,欢迎关注。


第一次评论公开课:评论的基本写作技巧。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直播室可以听第一节评论课。


第二次评论课:评论的论点和角度。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直播室可以听第二节评论课。


第三次评论课:评论的结构和论证。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直播室可以听第三节评论课。


吐槽青年近期热门文章


高级黑低级红的十种表现及防范应对策略

翟天临人设算个屁,我只在乎招考公平的人设

不要让基层公务员白了头又寒了心

面对人血馒头你才明白,新媒体需要向传统转型

关于性侵,几种不要碧莲的逻辑

西安,一座官员宜居的城市

新华社记者不听社长的,只听事实的

为什么说是高铁害了座霸那货

批评个厕所都给媒体颜色看,舆论监督弱化惯出的臭毛病

昆山反杀案后,人民用咆哮进行正当防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