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不止文案。
文案君
(MrCopywriter)
本文文案君合作专栏 授权转载自:文案与美术(copyart)
别的地方,
是一块反面的镜子。
旅行者能够看到
他自己所拥有的是何等的少。
而他所未曾拥有
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
—「看不见的城市」伊塔洛·卡尔维诺 —
如果将人生的经历看成是一段旅程。
无论我们如何前往,
在有限的时空之下,
却仍然有那么多无法到达的远方和遗憾。
那些不曾去的地方,见识的人,遇到的故事,
虽然我们从未亲历,
却或许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参与其中。
「在快手,看见每一种生活」跨年品牌视频 2分钟版
1段视频 5段人生姿态
在这个故事里,
无论是爱做「无用功」的小镇艺术家,
还是回到家乡加工松茸的藏族少女,
是有着灿烂笑容,街头弹唱的恋人,
亦或是镜头外卸下光环的明星艺人,
……
借他们的眼睛去观察和感受,
从不同的维度,看世界,
每一种生活,原来都有它存在的方式。
这是快手短视频APP发布的2019跨年广告片「在快手,看见每一种生活」。创意代理公司来自TOPic。
我第一次看到这支广告片的时候,脑海中突然冒出的第一句话是:
“哇,大手笔啊。”
据说为了拍摄天南海北不同的场景,幕后的创作团队一共分了3条线路。南至广州,北到满洲里,半个月上万里行程,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肉眼可见地经费在燃烧。
所以在这支广告片里,呈现了丰富,又完全迥异的人生状态,加上写实的拍摄风格,让整体看起来像一部「微(伪)记录电影」。
而千姿百样的生活状态,在一支短短两分钟的视频里,其实是没办法完全呈现的。为了展现丰富性,创意团队做了更多的人物取样,于是就有了下面的结果。
👇
15张人像 定格生活15下
准确地说,是除去之前视频里出镜的5位主角之外,另增添了10位快手用户。他们各有自己独特的职业或身份,构成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不同的截面。
化学博士/快手用户:戴博士实验室
我和快手发生了化学反应
养狼人/快手用户:养狼的姑娘 文静
不会海草舞
只会与狼共舞
彝族合唱团/快手用户:玛薇少儿艺术团
歌声里有我生活的光
弹唱情侣/快手用户:弹唱小蓉大兵
没有朝九晚五
只有朝朝暮暮
手艺达人/快手用户:V手工~耿
做没用的发明
也是件有用的事儿
骑行者/快手用户:旅行者(女骑士)美娜
距离终点
还有余生那么远
藏族姑娘/快手用户:迷藏卓玛
不用离开家乡
松茸自己会走出家乡
房车旅行家/快手用户:导演高震(房车日记)
车里是家
车外是世界
驯养员/快手用户:训练海豚鲸鱼 大春
和猫猫狗狗比卖萌
大白没输过
演员/快手用户:黄渤
生活没有剧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主持人/快手用户:谢娜-太阳女神
忙着工作 忙着奔波
还要忙着快乐
火箭研发者/快手用户:极客少年
我的诗和远方
是浩瀚星空
竖琴演奏者/快手用户:陈艺鑫
琴声里有我的世外桃源
皮影艺人/快手用户:魏宗富 道情传承人
已经演了30多年
还没有剧终
工地小哥/快手用户:霹雳舞凯凯
跳舞也可以很接地气
但是,
15个人物就可以代表所谓「看见每一种生活」吗?
当然是远远不够的。
「每一种」自然让我们有了很多很多的联想。
所以到底是「哪一种」呢?
于是,
据说创意团队里的文案一咬牙,
也许还不止咬了一下,
就又出了下面的结果。
👇
100句话 浓缩100种生活
在15张影像版KV之外,TOPic又制作了85张纯文字版,共同呈现了100种生活形态。当然考虑到篇幅还有你的耐心,另外85张中也一定有质量参差的问题,所以我放了25张精选。
如果你想看全部100张,可以私信留言,我后台发你。
这套「100种生活」系列的传播投放有一些非常显著的特点,
橘黄色的品牌色系+有关生活方式的文案\传播主题+Logo\Slogan,其他再没有任何多余的信息。
「在快手,看见每一种生活」平面海报风暴式密集投放
之后100张内容同时投放,高密度的风暴式轰炸,在数量级上具备压倒性的覆盖优势,一夜之间覆盖遍了北京的线下公交媒体。
▼●▽
看似简单,然而并不粗暴,更像是一场精心的策划。这场风暴式「浩大工程」的背后,到底快手在传播方又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
如果提到快手,很难绕开抖音,但两者间的流量区别也是挺明显的。
快手一直以来都立足于三、四、五线城市,利用下沉市场的红利进行深耕。「去平民化」,「去中心化」的用户定位笼络了大量普通受众。
随着第一轮用户增长红利的结束,审美疲劳的时间点随之而来,纯娱乐性的产品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如何能够保持上升曲线,延长短视频的生命周期和活跃度?这是无论快手还是抖音都要面临的问题。
在变现方式方面,快手已经不再只利用网红经济模式,而是开启了广告,电商,平台合作等组合拳的模式进行变现。而且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快手的商业化市场进程明显加速。
关于传播洞察方面,
快手的加速,还体现在它对新用户群体的争取上。
一直以来快手的城市定位,让它拥有庞大的受众基础的同时,也始终被诟病内容质量。品牌想要扭转大众的偏见或者印象并非一朝一夕。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在崇尚「精致主义」的一二线城市群体,对于那些我们在朋友圈看不到的「日常生活」——养了十几只狼的少女, 做了一堆「废物」的小镇青年,采松茸的藏族姑娘,我们是否容易被吸引?像是在同质化的都市生活墙上里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这应该是一种假设,假设那些你不曾亲历的地方,不曾接触的生活方式,它们不精致,甚至不修饰的真实状态,对于朋友圈看多了,以为生活不过就是美食、明星、网络流行语的你而言,是另一种关于远方的向往。
生活,应该是通往四面八方的。生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于是便有了这句传播主题「在快手,看见每一种生活」。
从最后的创意呈现上看,
1支品牌视频,15张人物影像海报,85张纯文字海报,构成了这次快手跨年品牌传播的主要内容。这种量化的方式,以量取胜,费心费力,看似甚至有些「笨拙」,但是如果我个人来看的话,这也恰恰呼应了传播主题中提到的「每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