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宜宾市公开征求《宜宾市公立医疗机构第二批医用耗材集中议价采购公告(征求意见稿)》意见,9月30日截止。据意见稿,本次将对四川省招采子系统上挂网的非国家、省组织集中带量采购的部分医用耗材开展集中议价采购,采购周期为
12个月
。
本次采购品种为
真空采血管
、
输液器
、
注射器
、
无菌医用外科口罩
、
湿热交换过滤器
和
有创压力传感器
6类医用耗材,具体规格如下:
以最小单位进行
报价
,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申报价为医用耗材配送至公立医疗机构的实际供应价格,须
≥企业成本价
,且
≤Min(四川省药械招标采购服务中心“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统”的联动参考价、四川省最高参考价)
。
同品种申报企业中,企业负责人为同一人或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企业,不得同时参与该品种的申报。同一医用耗材生产企业只可委托1个授权代表参与申报。
综合评审:
报名审核通过后,报名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产品资质填报、售后服务方案和样品准备及线上意向报价。
综合评审(
总分100分
)=履约评价得分×10%+市场供应评价得分×10%+经济评价得分×40%+产品评价得分×40%
。由评审专家组根据《医用耗材综合评审评分表》(见下表)打分,得分从高到低排名,结合《
入围临床试用企业数
》,确定拟入围临床试用环节企业。
临床试用:
入围临床试用的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样品进行试用,如未按时提供或拒绝提供试用样品的企业视为放弃后续参与资格。入围企业数结合《
入围线下议价企业数
》,确定拟入围线下议价环节企业。
线下议价:
经临床试用确定入围线下议价的生产企业,由生产企业代表在议价现场进行再次报价,企业报价须
≤意向报价[还需注意最低降幅]
,议价专家组根据拟中选规则
[依据当批次需求论证情况及议价现场专家意见拟定]
确定拟中选生产企业。
第一轮报价
由所有参选人针对议价医用耗材规格进行一同报价;
第二轮报价
根据参选人代表第一轮报价价格
从高到低
依次进入会场报价。
若第二轮报价结束后未能议出拟中选人则进行
第三轮报价
,由专家决定报价顺序依次进行。
价格联动:
采购周期内,如四川招采子系统价格变化时,中选医用耗材价格按就低原则进行动态调整。
终止采购:
采购周期内,中选医用耗材存在以下任一情况时,采购周期提前终止:(1)议价中选医用耗材纳入国家、省带量采购范围的,须按国家、省带量采购政策执行;(2)议价中选医用耗材因国家、省政策调整,如移出挂网目录等;(3)议价中选医用耗材因临床医用耗材管理停止使用。
【拓展阅读】
2024年1月3日,四川卫健委发文,明确宜宾市已探索公立医疗机构药械设备集中采购新模式。
一是
创新运行机制,打造集中采购“宜宾模式”
。
(1)
构建“行政+公司”协作模式
,实现了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药械、设备采购统一管理,需求统一编制、价格统一谈判。
(2)
构建议价谈判、议价采购、医疗设备参数采购三方专家指导模式
,进一步提高药械集中议价采购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
(3)
构建 “市纪委监委+行业主管部门+集团纪委+公司监督组”四级联动监督模式
,进一步确保监督实效,防范廉政风险。
二是
优化集采程序,形成集中采购“宜宾规则”
。
(1)
打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集采双向通道
,为医院和企业提供集采服务,实现“需求医院无纸化、意愿企业报名零跑腿、专家评审不见面”。
(2)
优化药械集采流程和医疗设备集采程序
,形成“遴选目录—统一议价—签订合同—线上采购”药械集采机制,实现“医疗机构报需求—分层分类分级—意向征集—市场调研—议价—需求论证—挂网招标”的医疗设备集采全流程阳光作业。
(3)
规范遴选配送企业
,择优遴选了30家供应商作为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主要供应商,搭建全新的药品供应保障物流体系。
“宜宾模式”和“宜宾规则”成效显著,该市第一批医用耗材集中议价采购中血液透析浓缩液、血液透析粉和高压造影注射器等3个品种的线下议价,平均降幅约60.9%,预计可节约年采购金额660万元,节约医保基金3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