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简介
新余学院坐落江西省新型工业城市
——
新余市。新余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这种魅力,源于
“
仙女下凡地
”
的美丽爱情传说,源于
“
天工开物
”
的厚重科技底蕴,源于
“
兴国调查
”
的红色革命精神,源于
“
工业城市
”
的创业创新文化。
新余学院是与新余市共生共荣共成长的高校。
1983
年新余复市,新余学院的前身
——
新余职业大学于
1985
年应运而生。
1992
年
6
月,成立新余高等专科学校;
2010
年
3
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新余学院,是新余市唯一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校园占地
2000
亩,在职教职工
862
人。在校生
17000
余人,设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机电工程、数学与计算机、建筑工程、信息工程等
13
个二级学院,有
35
个招生专业,其中理、工、医类专业
20
个。
新余学院是一所工学为主的应用型高校。
学校坚持扎根新余大地、立足服务新型工业强市办学,优先发展工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文理为基础、新能源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和
“2+3+N”
校级一流学科布局。学校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启动了转型发展工作,大力推进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
,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获批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全省唯一的
“
普职融合
”
改革试点高校,是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首批高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
1+X
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学校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应用特色日益鲜明。学校同时获批教育部
“
新工科
”“
新文科
”
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2023
年,作为参与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作为主持单位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学校牵头组建江西省房地产建筑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现有江西省动力储能电池及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等学校硅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装配式建筑绿色建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交邮融合农村电商物流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学校生源质量逐步提高,
2023
年、
2024
年最高录取分数分别高出省控线
81
分、
89
分。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成效多年来高于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考录国家电网人数多年来稳居全省高校第二。参加研究生考试人数和录取率有较大增长,部分二级学院录取率达
30%
。
新余学院是一所文明和谐美丽的高校。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标准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思政工作多次在全省考评中名列前茅,获评第一届江西省高校十大文明校园,被纳入江西省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行列,连续四年通过江西省文明校园复查。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打造了
“
沐浴经典
”“
真人图书馆
”“
周末文化广场
”
等校园文化品牌,近年多次荣获全省
“
平安建设
”
先进单位。
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秉承
“
求新、求实、求善
”
的校训,努力践行
“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
的办学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实施
“
五大战略
”
,打赢
“
七大攻坚战
”
,突围抢位新征程,固本兴新再出发,奋力谱写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新篇章,为打造新型工业强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西实践贡献力量。
二、引才计划
序号
|
用人单位
|
学科专业
|
数量
|
学历学位条件
|
其他条件
|
联系方式
|
1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化学(0703)、物理学(0702)、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冶金工程(0806)、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材料与化工(0856)
|
8
|
博士研究生
|
无
|
联系人:章娟
电话:13426675098
邮箱:[email protected]
|
2
|
机电工程学院
|
力学(0801)、机械工程(0802)、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电气工程(0808)、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机械(0855)、能源动力(0858)、智能科学与技术(1405)
|
8
|
博士研究生
|
无
|
联系人:刘海勇
电话:13257068567
邮箱:[email protected]
|
3
|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
数学(0701)、统计学(0714、020208)、数量经济学(020209)、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方向)(040102)
|
2
|
博士研究生
|
无
|
联系人:丁妮
电话:13979085619
邮箱:[email protected]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软件工程(0835)、网络空间安全(0839)、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信号与通信工程(0810)、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系统科学(0711)、智能科学与技术(1405)、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生物学(0710)、生物医学工程(0831)
|
4
|
博士研究生
|
无
|
4
|
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建造产业技术研究院)
|
土木工程(0814)、土木水利(0859)、交通运输工程(0823)、水利工程(0815)、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工程管理(1256)
|
4
|
博士研究生
|
无
|
联系人:曾晓东
电话:19371964732
邮箱:[email protected]
|
机械工程(0802)、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软件工程(0835),电子信息(085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智能科学与技术(1405)
|
2
|
博士研究生
|
无
|
5
|
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软件工程(0835)、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1401)、电子信息(0854)、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光学工程(0803)、物理学(0702)、电气工程(0808)、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
|
6
|
博士研究生
|
无
|
联系人:莫小灵
电话:13979073539
邮箱:[email protected]
|
6
|
文传学院
|
中国语言文学(0501)、新闻传播学(0503)、电影(135104)、电影学(130302)、广播电视艺术学(130303)、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030304)、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060203)、中国古代史(060205)、中国近现代史(060206)、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方向)(040102)
|
3
|
博士研究生
|
无
|
联系人:欧阳文洁
电话:18879098774
邮箱:[email protected]
|
7
|
外国语学院
|
中国语言文学(0501)、外国语语言文学(0502)、理论经济学(0201)、应用经济学(0202)
|
1
|
博士研究生
|
能胜任高校英语教学(具有跨学科背景者优先)
|
联系人:肖忠华
电话:13979014087
邮箱:[email protected]
|
8
|
经济管理学院
|
理论经济学(0201)、应用经济学(0202)、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工商管理学(1202)、农林经济管理(1203)、公共管理学(1204)、信息资源管理(1205)、会计(1253)、审计(1257)
|
5
|
博士研究生
|
无
|
联系人:江训艳
电话:15707909799
邮箱:[email protected]
|
9
|
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
|
基础医学(1001)、临床医学(1002)、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04)、中医学(1005)、中西医结合(1006)、护理学(1011)、公共卫生(1053)、医学技术(1058)
|
2
|
博士研究生
|
无
|
联系人:谢波根
电话:15879939944
邮箱:[email protected]
|
10
|
艺术学院
|
设计学(1305)
|
2
|
博士研究生
|
本科为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设计、视觉传达、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方向)
|
联系人:王子繁
电话:18079097010
邮箱:[email protected]
|
11
|
体育学院
|
体育学(0403)体育(0452)
|
1
|
博士研究生
|
无
|
联系人:廖韶伟
电话:13979018395
邮箱:[email protected]
|
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哲学(0101)、政治学(0302)、中国史(0602)、世界史(0603)
|
2
|
博士研究生
|
无
|
联系人:欧阳丽
电话:18317908152
邮箱:[email protected]
|
合计
|
50
|
三、引才条件
(一)基本条件
1.
政治条件: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
2.
学历学位条件:应聘人员原则上须在
2025
年
12
月
31
日
前取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国
(
境
)
外院校毕业生取得的学历学位证书还应获得国家教育部认证。其他条件详见引才计划表
;
3.
年龄条件:原则上不超过
40
周岁(
1985
年
1
月
1
日
(含)以后出生)
;
副高职称原则上不超过
45
周岁(
1980
年
1
月
1
日
(含)以后出生)
;
4.
身体条件:身心健康,达到《江西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办法》中规定的体检合格标准,具备胜任应聘岗位工作的身体条件。
5.
具有副高职称或有企业行业经历者优先考虑
;
6.
特别优秀的可以申请
“
一人一议
”;
7.
服务期
8
年。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
1.
有组织、参与或支持损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行为的人员;
2.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
3.
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被开除公职或开除学籍的人员;
4.
在校或工作期间有违法或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学术不端和道德品行问题的人员;
5.
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
6.
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的人员。
四、引才待遇
1.
入事业编制;
2.
引进待遇:面议,最高可达
100
万;
3.
博士学位津贴:服务期内
1500
元
/
月,符合《新余学院博士特殊津贴调整认定暂行办法》中突出业绩条件的,可申请调整至
3000
元
/
月,调整后连续发放三年。服务期满后,参照学校当时引进博士的有关学位津贴的规定执行;
4.
生活补贴:
800
元
/
月(新余市发放三年,以新余市政府最新文件为准);
5.
提供周转性住房,免费居住
3
年;
6.
科研启动经费:
8-45
万,经费使用按新余学院相关制度执行
;
7.
未取得副高职称的博士:签订协议后,按副高享受校内绩效工资;
8.
配备工作电脑
1
台,博士工作间;
9.
配偶可按有关政策随调或按学校规定安排工作;
10.
子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可在新余市任意择校(以新余市政府最新文件为准);
五、录用程序
1.
考试方式:采用面试、考察相结合或
“
一事一议
”
的方式。
2.
体检:按《江西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办法》中规定的体检标准,在学校指定的卫生机构体检。
3.
录用:经考试、体检、考察合格,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办理上编手续。
六、报名方式
用
“
应聘岗位
+
姓名
+
毕业学校
+
专业
+
学历
+
高校人才网
“
命名,将新余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报名表(见附件)
+
个人简历
+
学历学位证书或学信网学籍证明(海归博士还需提供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
+
其他业绩材料打包发送至
招聘岗位所在部门联系人
邮箱(并同时发送至人事处邮箱
[email protected]
备份)。
【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