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狐言论史
狐眼观文,狐言论史,游戏人间,无拘无形。但求良师,一日三省;但求益友,推腹置心。向广大朋友分享古今中外的文学大观,历史纵谈,大千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南省广播电视局  ·  【悦读】古韵里的元宵节 ·  昨天  
朝文社  ·  英国开征“富人税”,中国富豪套现跑路 ·  3 天前  
重庆之声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 ·  3 天前  
重庆之声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狐言论史

将《霸王别姬》和《战狼2》对立起来,不是蠢就是坏

狐言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10-12 23:39

正文

狐狸前篇关于「《战狼2》选送奥斯卡」文章,最早是知乎论坛相关问题下的回答,因为愤于一些“影评人”借此事大肆贬低《战狼2》,所以用词激烈,针锋相对。然后一向的发文习惯,为防止无良营销号盗文,就随手发自己公众号了

经过之后2天和朋友的讨论交流,也修改了一些觉得不妥的用词,同时补充了一些对关于奥斯卡奖的现状的看法。也包括《霸王别姬》当年遭受的怎样的不公。然后在自己知乎文章专栏重新发布:【 《战狼2》选送奥斯卡奖?这是中国电影对全世界的宣言!】

同时也在本日重新发布其修正版本。

作为张国荣先生多年以来的支持者或说粉丝,狐狸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贬低《霸王别姬》,甚至对金马奖也好,对奥斯卡也好,对它们的反感,可以承认有部分缘由就是因《霸王别姬》和张先生当年的遭遇。

迄今仍能代表中国电影最高艺术成就的史诗大作《 霸王别姬 》,摘得了戛纳金棕榈奖和美国金球奖两项重量级大奖,却在奥斯卡外语片奖最终评选时,输给了一部至今也名不见经传的《四千金的情人》,但凡看过《四千金》该片的影迷大都清楚,不过是部没什么内涵、表演做作夸张、剧情也甚无聊的喜剧片。
此片竟能战胜《霸王别姬》,也同时战胜获得柏林金熊奖的李安《喜宴》,难道竟是因为「一个逃兵同时和四姊妹发生关系」的欢乐艳遇,如人间天堂般的美好场景,让那些老男人评委为之艳羡感动么?
这更是奥斯卡奖对中国电影一次赤裸裸的羞辱! 美国人的狂妄傲慢可见一斑。即使是《霸王别姬》这样我国数代影人的心血结晶,影迷们视若瑰宝的艺术精品,美国人也可以随意拿一部艳遇喜剧片就将之阻挡于领奖台之外。
事实上,美国人的傲慢来自于其称霸世界的狂妄,其他国家影人执着不已的”奥斯卡外语片奖“也仅仅是每次奥斯卡奖一个并不重要的环节,在颁奖礼中间阶段便发放。而一切颁奖典礼的常识,都是真正重要大奖是用来压轴的,越到后面便越重要。
所以, 不过如此一个奖项,居然也值得中国影人为之魂牵梦绕、奋斗终身么?居然也值得每年精挑细选,力争选出”最迎合评委口味、最有可能获奖“的影片不成?

《摆渡人》七项提名,金马奖已成笑柄,区区一岛何言华语奥斯卡?

张国荣 ,90年代便早早来内地拍片,不要特殊待遇,和内地演员同吃同住,打成一片,甚至熟到替内地工作人员调解家庭纠纷。他更多次公开表达对五星红旗的热爱,对祖国的孺慕和向往,作为97回归之前的一个香港艺人,如此爱国心何其难得?
于是,迄今仍是华语片唯一戛纳金棕榈奖的《霸王别姬》,张国荣本人亦获得东京电影节影帝,距离戛纳影帝也只是一票惜败。然而,却被 当年的金马奖组委会连夜修改规则,将这个制作方为汤臣(香港)电影有限公司和北京电影制片厂,发行方为汤臣公司的陆港合拍片,宣布为纯内地影片,并禁止其参选, 也让张国荣错失最名至实归、几无悬念的一次金马影帝。
这还不算,1997年金马奖典礼,凭《春光乍泄》入围的张国荣,亦遭到了金马奖方面的公开羞辱,此场景被全球同步同播,也是金马奖历史上最耻辱的一幕。——二十年后,今年的金马奖组委会,大篇幅以《春光乍泄》为主题做宣发,各种“致敬”……他们倒也真好意思呢。
所以, 电影明明从来就深受政治左右,又何曾能令政治走开? 电影人亦从来不可能脱离社会大势、家国天下而独自存在。

如【《霸王别姬》虽好,然而这样的史诗级电影,有几部便足矣了,永远不该成为中国影业人人心神往之的终极目标】这句话,一开始确实用词不妥,容易遭人恶意解读。

后来文本的【《霸王别姬》这样的史诗级电影再伟大,若让所有中国影人以此为毕生奋斗的终极目标,也是不切实际的。】才是狐狸想表达的意思。

《霸王别姬》当年票房很不错,华语片年冠, 就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是1995年华语年冠,然而华语电影市场已经扩容了无数倍,特别喜欢《霸王别姬》和《阳光灿烂的日子》的人早已不再是观影主要人群。相反,喜欢好莱坞商业大片,喜欢合家欢喜剧片的,才是目前华语市场的主要观影人群。


如果这些华语影片史上的top级艺术大作,换是在今天上映,能否超过20亿票房,也就是《羞羞的铁拳》《捉妖记》这个级别,恐怕都要打上很大疑问,再喜欢它们的影迷也未必敢确信。

至于后来的《十面埋伏》《夜宴》《黄金甲》《无极》这些华语大导的所谓“大片”,不论当时怎么被喷得狗血淋头,其实也都是当年度的华语片票房年冠或者年亚,然而换是在今天,也并不会比《长城》12亿的票房强上多少。

《霸王别姬》是几代中国电影人数十年心血的结晶,群策合力的结果,天作之合,灵光乍现,根本难以复制。陈凯歌导演这么多年甚至连达到《霸王别姬》六成水准的片子,都再也拍不出来。

所以狐狸会说,让中国影人人人都去拍《霸王别姬》,完全不切实际,能努力拍出来的充其量也就是《梅兰芳》这样的粗劣仿制品。

一年八部《霸王别姬》,近乎天方夜谭,甚至一年两三部《霸王别姬》,也是痴人梦呓。会做是想的人,未免也太低估《霸王别姬》的价值了。

相反,《战狼》系列的成功模式是完全可以复制的,吴京一个演员转行,单枪匹马组建一个团队就能做到的事,其他那么多华语大导,有什么理由说自己做不到?

狐狸一向以来的主张,就是必须大力发展商业电影,必须大力发展电影工业,向好莱坞学习他们称霸世界电影的最长处,发展中国自己的科幻片、战争片、动作冒险片。

一年能有几部《战狼2》,几十部《湄公河》《威虎山》《寻龙诀》《大圣归来》,便足以满足广大观众观影需求,让各类烂片无处遁形,再也不能无下限圈钱。

进一步远大目标是做出中国自己的《阿凡达》,中国自己的《泰坦尼克号》,去全世界各国收割票房。

只要先建立一个成熟的商业片市场作为基础,也就同样能让品质优良的艺术片和严肃题材作品获得票房成功,如今的好莱坞正是这种模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