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美物计
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
而如王小波这般睿智、有趣、理性又特立独行的人,你很难遇上第二个!
——文先生
1997年,4月11日
一个很平常的日子
没有人会想到对于中国文坛
这将承载多大的遗憾
这天,王小波心脏病突发
一个人悄悄地离开了世界
他的妻子李银河当时还在英国做访问学者
去世前,他是个自由撰稿人
做过上山下乡的知青、当过民办教师、工人
恢复高考后,初中都没毕业的他
愣是凭着对高考题型的突击研究
顺利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
其后,又如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般
出国留学、回国执教
直到92年辞职
成为没有组织,不混圈子的
中年大叔
如果非要给他的人生经历
加上些与众不同的传奇色彩
就是他还是个理科生
学过经济、化学、数学
无聊时最爱干的事是
做《吉米多维奇习题集》
(据说数学系的人做起来都深感变态)
在电脑都没普及的年代
就已成为资深程序员
因为当时的汉字输入法有缺陷
他就自己写了套
打汉字速度堪比英文盲打
九十年代有很多中关村的老板
邀请过王小波加入公司当程序员
王小波也认真地考虑过
只不过后来觉得写东西更有意思
便一一回绝了
王小波还有个让无数人膜拜的身份
——撩妹高手兼情话段子手
王小波的长相
看过照片应该都有个认知
有些超出正常审美
以至于初见之前被他的文字拨动过心弦的李银河
还是在被其表白后感到有些难以接受
“
他的长相……实在是种障碍,差一点就分手了。
”
王小波却浑不在意,还能趁机调侃
“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即使排斥也不会给他难堪了吧
再加上他敢说,敢写,简单,率真,至情至性
最终用他优美而有趣的灵魂、纯真而诗意的文字
渐渐打消了李银河
的疑虑
“
我起初怀疑,一对不美的人的恋爱能是美的吗?后来的事证明,两颗相爱的心在一起可以是美的。
”
而拥有“整容一般的灵魂”的王小波
让人爱上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他从来不按套路出牌
他曾有一篇文章,专门讲述了
他如何给沉迷于摇滚的外甥做思想工作
当时在清华电机系就读的外甥
打算毕业后以摇滚乐为生
令王小波的姐姐很是担忧
只好求助于和其有共同语言的王小波
(不过王小波觉得,这只是外甥单方面的想法,
以为当时放弃本行的舅舅肯定理解他)
二人交流,外甥说“
痛苦是灵感的源泉
”
王小波接道:
“
不错,痛苦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唱《黄土高坡》的都打扮得珠光宝气;演秋菊的卸了妆一点都不悲惨,她有的是钱……听说她还想嫁个大款。这种种事实说明了一个真理: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
”
反鸡汤的开导模式,简单有趣,深入人心
从此外甥只服王小波
毕业后做了程序员组建了软件公司
后来还加入了一支乐队做音乐
外甥名叫姚勇,他的公司
编写过的程序最著名的是腾讯游戏《QQ炫舞》
他加入的那支乐队,叫做水木年华
▲ 姚勇(右一)时期的水木年华
至于为什么最终走上写作这条道
他自己也分析过
他成长于老舍自杀、胡风入狱的年代
为了让他们兄弟姐妹几个安然一生
他的父亲早早便表达了儿女们禁止学文的期望
可天生不老实的他在漫长的沉默中
竟找到了思想的乐趣
他觉得只有文学才能接受他的古怪想法
人这一辈子
活得有意思比活成标配重要得多
“
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
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
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
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
当时我是个年轻人,
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
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
而面对沉默的大多数丧失的话语权
他也觉得有义务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
“
我思故我在,
既然我存在,就不能装作不存在。
无论如何,我要为自己负起责任。
”
最重要的是
他相信自己有文学才能
并能将之付诸于行动
“
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
”
虽然高晓松把他当成“
神一样的存在
”、
称之为“
中国白话文第一人
且甩开第二名很远”,
林少华将他称作“真正
敢讲真话
的人”,
冯唐说他是“一个
奇迹
”、“一个好得不得了的开始”。
他的情诗被当成
灵魂爱情
的范本流传,
他的妻子称他是“世间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书。”
曾经采访过他的李静说:
“
我敢打一百万的赌,他的作品
将是被后世反复阅读的不朽之作。
”
但这些都是他去世之后的事了
生前,他身在主流文坛之外
鲜为人知
甚至在《黄金时代》获奖前
他也并未打算成为职业作家
▲ 六十年代插队时的王小波(右)
他写作,只因为他喜欢
那个非商业社会的年代,写作也赚不了钱
他后来辞职,也并没有穷困潦倒
甚至一度想涉足出版、电视剧编剧等行业
遗憾的只是突来的病发没有允许继续
如同他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
他从不安于被设置的生活
也不会刻意营造形象故作清高
所以,他敢于在文字中坦露最大的真诚
他的乐观,理智,清醒,幽默,思辨,自由
在看似不经意娓娓道来的文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