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底线思维
深度资讯体验,独家解读分析,政治经济学者每日提供深度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瞭望智库  ·  中东再一次站在十字路口 ·  昨天  
中国政府网  ·  习近平接受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  2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尹锡悦总统府,被扣押搜查 ·  3 天前  
终极较量  ·  “仇中亲日”!尹锡悦弹劾案细节曝光 ·  5 天前  
终极较量  ·  中美同时发声,敦促本国公民撤离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底线思维

“中国大蒜威胁论”?最后买单的还是美国民众

底线思维  · 公众号  · 政治  · 2024-12-14 11:21

正文



“相信大蒜做梦都想不到,竟能对美国构成‘极大威胁’。”
12月13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引用中国网民的嘲讽,驳斥美国有关政客的荒谬言论。
事情起因于美国国会联邦参议员斯科特日前发布的一份声明,他认为中国产大蒜对美国食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要求发起“301调查”。美国会众院已经审议通过的“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包括要求美军商店禁止销售中国大蒜的条款。
事实上,这不是斯科特第一次对中国大蒜发难。早在去年12月,他就曾致函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指控中国大蒜以粪便施肥和污水栽植非常不卫生恐构成国安风险,扬言将提法案予以管制。

近年来,美国不断炒作“中国威胁论”,这次甚至将罪过算到了大蒜头上。对此,观察者网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美方此番操作的原因及影响。

观察者网:您怎么看待美国官员的这种言论?美国发出这种言论的背后,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和逻辑?
李国祥:这种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完全是一种凭主观认定而随意下的结论。
第一,中国大蒜不可能也不至于会影响到美国的国家安全。
第二,至于说到食品安全和卫生安全,美国的海关对于进口的产品都有严格把关,如果说进口产品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或者危害的话,通过检验的方式都是会查出来的,有问题的产品也不会让进。
所以说这种言论完全是一种主观的臆断。虽然我们很难讲清楚这名美国官员的动机是什么,但是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国际贸易自古以来就是自由贸易跟保护主义的斗争。今天我们的世界通过自由贸易不断推进贸易扩大化,而实际上贸易的本质就是互惠互利,对大家都有好处。
站在局部的利益上,对自由贸易进行打压的这种保护主义观念几百年来一直存在,两种观念也一直处于斗争的状态,但是整体上来说,贸易的规模是在不断扩大的,所以全球化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虽然反历史潮流的言论时不时就会冒出来,但整体来说它是站不住脚的,不过是昙花一现的少数人的观点,从人类近代社会的几百年历史来看,这种论调只是一种杂音而已。
观察者网:作为世界最大的大蒜生产、消费和出口国,我们对大蒜出口有哪些标准和要求?
李国祥:我们国家对包括大蒜在内的农产品出口,从环境到种植土地,都是经过严格管理的。
比如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很多都是租种农民的土地,这种大规模生产,往往都会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种植。如果出口的时候不符合其他国家的标准,被人家退回来,损失就更大了。所以出口商为了保证产品高于出口国的标准,都会严格把控从种植环境开垦,到种子投入,再到采购、运输等一系列环节。
2023年5月23日,在山东省巨野县田桥镇,村民在收获大蒜。新华社
观察者网:美国是大蒜的主要消费国,但多年来,美国一直指责中国“倾销”大蒜。数据显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大蒜供应国,但自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并对中国大蒜加征关税后,从2018年开始美国从中国进口大蒜数量大幅下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美国对中国大蒜的打压和阻击,对美国国内的大蒜供应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李国祥:美国不是一个大蒜的生产大国,如果真要采取这种贸易保护措施,那么客观来说,美国的这种保护只能保护少部分其国内的蒜农蒜商。
尽管中国大蒜有更高的标准,更高的成本生产,但是我们的整体成本优势还是比美国要强,所以能够大规模出口。像中国大豆没有别人这么大的竞争优势,我们就只能大量进口。
那么美国如果来打压我们搞贸易保护,也只有极少数蒜蓉蒜商能从中获得利益,对于广大的消费者来说,却是极大的利益损害,他们要支付比以前更高的价格来吃美国自己生产的大蒜。
以极少数人的利益,损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是得不偿失的,所以说贸易保护最终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可能会有少数人相信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污名化,但在现代文明社会,大多数人都有基本的科学认知,大家也都知道生产要经过非常严格的标准化流程,进出口有专门的检疫检验制度。每个国家对食品安全都有具体的要求,对于农药残留、微生物的检测都有各自严格的标准。美国这种不可持续的保护主义保护的是少数人的利益,损害的是多数人的利益,所以说我相信大多数人都能看清这一点。
观察者网:特朗普第一任期时,我们以对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加征关税的形式来反制美国。如今,特朗普卷土重来,并声称上任后就要对中国加征关税,再加上近期的“大蒜”言论,新一轮的贸易摩擦似乎难以避免。您觉得这次中美在农产品贸易上的角力会和之前有所不同吗?
李国祥:中美农产品贸易跟整个的贸易形势不太一样,美国如果在中国的其他产品上施加比较高的关税的话,我个人认为中国不可能不采取一些反制措施。
至于说这次会不会出现像当时那样的贸易摩擦,或者说贸易战、关税战,我觉得不一定。我看了数据,这几年我们的贸易也是有波动的,多的时候中美(农产品)贸易达到了400多个亿,少的时候200多个亿,所以它的波动幅度非常大。
2019-2023同期中国与美国农产品进出口额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
中国深刻地知道打贸易战、打关税没有赢家,所以如果美国要跟中国打贸易战、关税战的话,我们不一定要跟它对等地去消耗,直到两败俱伤。失去中国市场,可能美国农业会受到更大的影响,而中国完全可以减少美国的农业进口,转而从其他的国家来进口。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是一个农产品进口国家,并且这种进口的幅度规模会越来越大。美国跟中国打关税战,如果是影响到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到美国,那么也会推动美国的物价上涨,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
美国作为靠投票当总统的这样一个国家,如果消费者一直吃高价商品,我相信特朗普政府也会因此失去民心,就像拜登政府一样。
我们看到上一届特朗普政府在后期,跟中国签订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而农业是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他希望中国要每年增长并扩大对美国的农产品进口。
如果美国再次发动这种关税战、贸易战,那么上一届特朗普政府所确定的目标,不但不能实现,而且跟他的目标是相违背的。中美贸易本身是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如果农产品贸易当中出现了不平衡,那我们可以通过协商谈判的方式来解决,比如承诺大幅度进口美国农产品。但是打贸易战、制造贸易摩擦不仅达不到目标,而且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炒作“中国大蒜威胁论”的斯科特 视频截图
观察者网:由于现在中美处于战略竞争状态,所以像是美国对中国大蒜扣“国家安全风险”帽子的做法,在其他领域也可能会出现,您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领域的专家,您觉得未来可能的中美贸易战,尤其是在农产品问题上的摩擦,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李国祥:目前,美国泛化国家安全,实行“小院高墙”战略,靠意识形态来管制国际贸易链,反对贸易自由化,到头来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当然,这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也会构成风险,但是说实话,我们现在已经把对美国进口的依赖分散化了。比如我们进口美国的大豆,进口额曾经在历史上达到了四五千万吨,但是这几年美国发起了贸易摩擦,从美国的大豆进口量就大幅下降,受损的应该是以美国为主。
我们通过进口来源多元化供应来化解这个矛盾,把风险降低,同时我们也通过跟其他国家发展关系,帮助我们的农业“走出去”,开辟新的进口来源和渠道。
如果美国希望中国进口,那我们有话好说,中国可以多进一点,但如果美国要打贸易战,那中国也可以少进口,甚至不进口。上一届特朗普政府的智库就曾给他们提议说,中国的大豆是不可替代的,只能依赖美国——事实证明该智库提供的方案是错误的,我们大幅减少美国大豆进口的同时,中国豆粕的供应量以及豆油的替代都能够成功应对这一情况。
总体来说,贸易摩擦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可能有风险,但是这种不利影响,我觉得是非常有限的。反过来说,美国会失去了一部分中国市场,这会导致他们整条产业链上的所有相关主体的利益都会遭到损失。
所以,美国打这种贸易战或者制造贸易摩擦,我个人认为中国是有信心、有能力应对的。

点一下右下角“在看”,让我们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