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您为什么说中工国际的董事会建设体现出“自觉”?
王博:我们的自觉来自不忘初心,更体现在科学研判和有效执行上。
中工国际的发展历程可以用“两个最早”来概括。首先,我们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走出去”的“国家队”。公司前身于1982年成立,2001年正式组建为中工国际并一直将海外市场作为主战场,目前已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付了百余个大型“交钥匙工程”,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主力军。其次,我们是中国机械工业最早的规划设计者和建设者。2019年,在大股东国机集团的支持下,公司将中国中元和北起院重组并入体系内部,这两家单位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自“一五计划”起就为中国工业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自此,公司具备了科工贸一体化全价值链发展、拓展国内市场的基础条件。我们涉足的是完全竞争行业,业务又高度国际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运作好董事会、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加强董事会建设的具体做法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因地制宜,科学配置专业成员。董事会建设注重优势互补、规模适中。七名董事中,两名是熟悉公司经营管理的内部董事,两名是代表大股东的股权董事,还有三名是来自工程承包、财务和企业管理领域的专业型独立董事。董事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在议案审议和决策时可以各尽其能、碰撞交流、集思广益、理性决策,形成开放包容、专业务实的董事会治理氛围。
二是全方位、立体式、创新性发挥董事作用。公司为董事会履职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撑,每年多次组织董事会成员开展调研。调研后,董事会形成调研报告向经理层反馈,经理层迅速落实。
三是完善授权管理,提高经营决策效率,提升董事会运转效能。在董事会向经理层的授权管理制度中,公司结合经营发展和管理成熟度等因素,依据“前置不授权、授权不前置”原则,规范授权事项。在稳健放权的同时压实责任,建立经理层向董事会报告机制,董事会听取总经理年度及年中工作报告,确保授权事项“授得下、行得稳”。
四是通过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持续加大ESG治理力度。公司在连续10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基础上,2023年发布了首份符合国际标准的ESG报告及英文版,走在央企上市公司前列,受到外方客户、国际金融机构的好评。公司ESG评级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且逐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