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网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科学社区,科学网(www.sciencenet.cn)致力于全方位服务华人科学与高等教育界,以网络社区为基础构建起面向全球华人科学家的网络新媒体,促进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网

一个工程师眼里的论文

科学网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4-01 16:37

正文

欢迎点击「科学网」↑关注我们!


我是阅读过大量论文的小公司的技术开发和管理者,下面两张照片是我办公桌的照片,那堆论文是半年来我认为值得精读而打印出来的一部分,值得精读的论文多是(90%以上)“进口论文”,当然不是“进口论文”都值得精读,“国产论文”也有值得精读的,但就我本人从事的行业,值得精读的“国产论文”多数发表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前期,2000年之后值得精读的“国产论文”主要是几个在企业有很长工作经历的人发表的,高校发表的值得精读的论文很少。




通过大量论文的阅读,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激发了灵感,同时也发现了大量“垃圾”论文,这些“垃圾”论文浪费检索和阅读的时间,所以,论文是不是“垃圾”不可一概而论。“垃圾”论文的特点是不具备下述要素的任何一条:

1.提出新的知识,主要是新的理论;2.对现有知识做出恰当的归纳或提出独到的见解;3.提出新的假说或方法;4.通过实验发现新的现象或证实某个假说。

在现行的体制下,对于广大青淑们来说,只要不是有意地剽窃伪造,发表这类“垃圾”论文是可以谅解的,毕竟饭碗是人生第一要义,但是那些已评上教授研究员的人就不应该再发这种“垃圾”论文了。举两个“垃圾”论文的例子:

例1.我毕业工作不满一年时曾读到国内某教授的一篇论文,文章对某个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数学优化,得到流量脉动率为1.7%的结论,为产品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1.7%可是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当我把他的优化结果代入他的数学模型计算发现不是1.7%,而是超过4.5%,接近5%,这完全是大路货水平,于是发邮件给作者,要求做出解析。一段时间后作者答复了我,印象中作者是这样回复我的:“我又重新计算了几次,比1.7%稍大一些,大概是百分之二点几,与你计算的百分之四点几的差别是由于数值计算截断误差造成的。”通过“论文技巧”让大路货变成了世界先进水平恐怕是许多基础理论研究者的专长,据我读研究生的经历,有充分证据表明高校培养了大量这种人才。

例2.下图是我公司和某985高校一个合作项目发表的论文的两张截图:



文中称对某某进行了受力分析,建立了动力学模型,通过Matlab仿真,表明当转速为250r/min时,两曲线没有交点(图4),证明两零件不会发生分离,当转速达到310r/min时,两曲线有交点,证明两零件会产生分离,这就是产品的问题所在,为产品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们按对方的开价,一次性交清了研发费用,当我听到对方说是这个原因的时候(当时还没有写论文),我就知道钱肯定是打水漂了。厂内实验、在客户处使用、国外同类产品样本等多个侧面都证明即便转速达到400r/min也不会出现论文所说的现象,退一步讲,就算出了这种现象,也不是造成产品现有问题的原因,而是会引起别的问题。

要不是在实际中“身经百战”,很容易上这种高大上论文的当。我是企业该项目的负责人,对方邀请论文要署我的名字,我婉拒了,白纸黑字公之于众,岂不丢人?

我没有仔细推敲他们建立的力学模型,可能是力学模型有问题,也可能是模拟过程有问题,甚至不排除图片是动过手脚的。

对基础研究者(工科)的建议:少玩仿真和优化,多做实验。

通过观察、文献调研,深入思考,提出假说,通过实验验证假说,实验过程常常能发现意想不到的现象,这些意想不到的现象开拓视野,激发进一步的调查和思考,进而又提出假说,再验证,如此反复,这既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产品开发创新的方法。如果对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能进行理性的抽象,就有可能上升到理论的水平,不过对于以“象形”思维见长的中国人来说有点困难。  

我这几年来做过许多探索实验,加深了对产品机理的认识,积累的数据和经验(失败和成功的)为开发新产品提供了基础,深刻体会到广泛的知识+理性思维+实干的重要性。不与实验对照的仿真、优化都是空对空,除了玩弄论文忽悠他人、评职称、自娱自乐之外,实在没多大的意义!不过在有些基础研究者眼里,忽悠他人、评职称、自娱自乐本身就是有意义,而且还是大有意义。

论文是深思熟虑后的总结、提炼和升华,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企业的工程师,写论文都是提升能力的好途径,企业很多人一提到论文就与“垃圾”,“虚”等同,这是工程师固步自封的表现,是极不可取的。不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不做实验探索,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次,视农民种地式起早摸黑日复一日的劳作为“实践出真知”是国内众多工程师工作状态和心理状态的真实写照。

我这三年来平均每年发一篇论文:

1.液压元件与系统的流体力学问题——与液压同行们的交流,2015

2.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副齿廓曲线设计方法,2016

3.液压元件创新设计——它的知识、思维和方法(已录用,未刊登),2017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叶春浓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85553-1042848.html


相关阅读

教授说,再也不到企业去自取其辱了

现行体制下,什么是好论文?

学术界啥水平,工业界就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