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
我浙的知名校友
国家最高科技奖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程开甲学长
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李政道学长
心系母校
为百廿浙大
送来了祝福
祝福内容:
大家好,浙江大学一百二十岁了,在此,向母校表示衷心祝福,希望浙江大学为实现中国梦拼搏、奉献,希望浙江大学明天更加辉煌!
程开甲,1918年8月出生,江苏吴江人,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留学英国,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后,历任浙江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副主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
2014年1月10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向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程开甲颁发奖励证书奖章。
▲程开甲学长
▲1963年的程开甲学长
程开甲先生1937年考取浙大优秀公费生名额,进入物理系就读。时值抗日战争时期,浙大在战火中一路西迁,程开甲就在“流亡的大学”中完成了学业。“我的老师,有束星北、王淦昌、苏步青、陈建功、谈家桢、贝时璋……”一连串老师的名字,从这位95岁的老校友口中有力、连贯地说出,“我和陈建功老师一起发表过论文,是数学的。”
祝福内容:
浙江大学全体老师同学们:
值此浙江大学诞生120周年之际,我在大洋彼岸恭祝母校生日快乐!
74年前,我有幸进入浙江大学学习,在浙大西迁校址——贵州湄潭,与同学们一起度过了浙大人最难忘的求学过程。这段经历已经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母校对我的培育之恩,特别是束星北和王淦昌老师对我谆谆教诲,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今日之浙大,枝繁叶茂,成绩斐然,享誉海内外。我作为浙大校友,无比自豪。值此全球同庆之际,敬祝母校百尺竿头更上一步,争取早日建成全世界的领先学府。
李政道
二〇一七年五月
▲李政道学长与夫人秦惠䇹
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出生于上海,1943年考入西迁至贵州办学的浙江大学,195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6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0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4年任哥伦比亚大学费米讲座教授,1984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全校讲座教授”。李政道与杨振宁发现了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凭借这项重要的划时代贡献,两位教授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在弱相互作用研究领域还做出了二分量中微子理论、弱相互作用的普适性、中间玻色子理论以及中性K介子衰变中的CP破坏等重要研究成果;在统计力学方面,和杨振宁、黄克孙合作对多体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70-80年代,创立了非拓扑性孤子理论及强子模型,提出了量子场论中的“李模型”、“KLN定理”以及“反常核态”概念等。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李政道学长虽然仅在浙大求学一年,但对于母校的感情十分深厚。1990年他与当年在永兴湄潭的物理系同学李文铸教授、汪容教授一起,在浙江大学原校长路甬祥的支持下,在母校成立了一个理论物理研究所——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并一直由李政道学长亲任中心主任,汪容教授担任了第一届副主任。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已经发展成为有二十余名全职教师,专业方向涵盖了量子场论、理论粒子物理、核物理理论、统计物理、量子信息、凝聚态理论等多学科的研究中心,是教育部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学科。
▲李政道学长
“我在浙大读书虽然只有一年,但追寻西迁的浙大却用了三个年头,青春岁月中的四个年头我是与浙大紧密相连的,以此为起点,物理成了我的生活方式。一年‘求是’校训的熏陶,发端了几十年来我细推物理之乐。母校百年,我在一年,百中之一,已得益匪浅。”提及在浙大的求学岁月,李政道学长这样说。
整自校史研究室、校友总会以及网络
本文编辑:朱尔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