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茶事是生活的一部分,文人雅士家中常在书房或一雅室自饮待客。
为了寄托怀抱,常常给自己的“小天地”取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雅室的命名,既反映主人的个性与品性,又关联主人的寄情与爱好。
主人在命名前,要对命名内容的
雅与俗、深与浅、简与繁、稳与浮
,作反复推敲,一经定名终身不改。
寥寥几字,意义深邃
,是主人明志修身的对外表白,是他人观言察行的检验标准,是本人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的统一体现。
- 命名常用名词 -
文人雅士在给自己的茶室、书房取名时,大多喜欢用斋、堂、屋、居、室、楼、房、阁、馆、庐、轩等字来命名。
斋
《说文》:“斋,戒洁也。从示,斎齐省声。”其本义为“斋戒”,指祭祀前整洁身心
。
后“斋”引申为
干净、整洁、幽静之处所
。
如王安石的
“
昭文斋
”
、刘鹗的
“
抱残守阙斋
”
,最有名的莫过于蒲松龄的
“
聊斋
”
了。
堂
堂的建筑特征是高大、宽敞、明亮。
由于书房大多敞亮,故多用“堂”以命名。
如司马光的
“读书堂”
、李清照的
“归来堂”
、汤显祖的
“玉茗堂”
、乾隆的
“三希堂”
。
除了用“堂”命名之外,还有用“草堂”、“书堂”的,如杜甫的
“浣花草堂”
、白居易的
“庐山草堂”
、纪晓岚的
“阅微草堂”
。
(因其中悬挂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而得名)
室
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
后部中央叫“室”,后引申泛
指住宅、房屋
。
故用“室”命名茶室、书房的很多。
如刘禹锡的
“陋室”
、梁启超的
“饮冰室”
。
屋
雅室单用“屋”字命名的不多见,如清朝叶燮的
“二弃屋”
(取自鲍照诗句“寂寞身世两相弃”)。
但是用“书屋”命名的比较多,如郑板桥的
“青藤书屋”
、汪士慎的
“青杉书屋”
等。
轩
《说文》:“轩,曲輈藩车。”它本指一种前顶较高而
有帷幕的车子,后来轩指代房屋。
用“轩”命名雅室,最有名的当推辛弃疾的
“稼轩”
,还有曾巩的
“南轩”
、黄庭坚的
“滴翠轩”
、朱熹的
“达观轩”
等。
居
“居”本是动词,后引申为名词,
指住宅、房屋。
文人雅舍不乏用“居”字命名的,如朱彝尊的
“静志居”
、杨树达的
“积微居”
(《荀子·大略》:“尽小者大,积微者著”)
、沈钧儒的
“与石居”
。
其他茶室可用的名词还很多,小编给大家整理14个常用的,以及古时著名代表:
- 常见四种命名方式 -
丨 居室、寓志、藏书、敬人 丨
除了这些雅字,古人室名的命名方式也充满了用心和雅趣:
1、以所居之室命名
此种方式可分为
以居室环境、形状、建筑时间、建筑地点、建筑材料
等命名的多种情况。
① 以居室环境命名者,如明朝著名出版家、藏书家安国,其于居室后岗植丛桂二里余,因名其室曰
“桂坡馆”
;
明代末年书画家、出版家胡正言因于
斋前植竹十余竿,因名其室曰“十竹斋”
。
其他如一石庵、一草亭、一角山楼、九梅堂等都反映了居室的环境特点。
② 以建筑时间命名者,如唐代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时,在浙江乌程西南杼山造亭,
其建筑时间是癸丑年
(大历八年)
癸卯月
(十月)
癸亥日
(二十一日)
,因命之曰“三癸亭”
。
③ 以建筑地点命名者,如宋代王安石旧居在金陵报宁寺,自城中上钟山,到这里正好走了一半,因命之曰
“半山亭”
。
2、以所寓之志命名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宋人卫泾因取此句之意,名其室曰
“后乐堂”
,寄托忧国忧民之心。
明人戴金以
力行、责己、克终
为三件难事,因名其室曰
“三难轩”
,寄托征服三难之心。
明人吴钟峦对子孙提出十大愿望,因名其室曰
“十愿斋”,寄托心愿。
3、以所藏之书命名
其中又可分为
藏书目的、藏书方法、藏书内容
等。
①以藏书目的命名者,如清章钰
“四当斋”
表示嗜书如命,为读而藏。
“四当”兼取宋尤袤和明胡应麟之语。
胡应麟说:
“所嗜独书,
饥以当食,渴以当饮,诵之可以当韶頀,览之可以当夷施。
”
(《藏书纪事诗·胡应麟》)
② 以藏书方法命名者,如明祁彪佳
“八求搂”
、清潘祖荫
“八求精舍”
等,“八求”即宋代藏书家郑樵所总结的求书八法:
“一即类以求,二旁类以求,三因地以求,四因家以求,五曰求之公,六曰求之私,七因人以求,八因代以求。”
③ 以藏书内容命名者最多。
清代黄丕烈藏宋本百余种,名其室曰
“百宋一廛”
。
金元好问多藏野史,“往来四方,采摭遗逸,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亲为纪录,至百余万言,捆束委积,塞屋数楹,名之曰野史亭”。
4、以所敬之人命名
宋代文学家虞俦钦佩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因名其室曰
“尊白堂”
;
明代文学家袁宗道极为推崇唐代白居易和宋代苏轼,因名其室曰
“白苏斋”
;
明代诗人黄淳耀羡慕晋代陶渊明,因名室曰
“陶庵”
。
宋代著名学者杨时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一日见(程)颐,颐偶瞑坐,(杨)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宋史·杨时传》)。
——
“程门立雪”
的故事即源于此。
古人不求雅室豪华,也不在意书房的面积有多大。
古人发生在室名的逸闻趣事、情感传奇以及主人特立独行的志行、跌宕坎坷的经历,无疑将成为吸引后人眼球的佳话。
品鉴精英贤人的室名,眼前不由浮现他们拥坐书城、黄卷青灯、挥毫疾书的身影。
雅室可看书品茶,不拘大小雅俗,各得其韵,是居家舒张自如的精神世界。
人若得一段清趣,便可
观物洗尘、燕居养气、剪欲乐志
。这个小空间,便是漱洗尘心的道场。你是否也给自己的天地取个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