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DS智库
致力于建立自动驾驶及关联“学科”知识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ADS智库

智驾平权时代的六剑客

ADS智库  · 公众号  ·  · 2025-04-02 0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智驾平权时代呼啸而来|上海证券报
来源:红色星际 | 首图图源 :网络 | 作者 :钟声

全文 3000 + 字,预计阅 15-20 分钟

进群交流: 点此处


当主机厂开始卷智驾普及竞赛时,一些智驾公司却陷入了没有定点项目可做的困境。

某主打低阶L2业务的智驾公司在某头部主机厂的一系列定点项目被取消,说明浑水摸鱼的“关系”时代已经结束了,各家开始真正的比拼技术实力和产品力。

过去两家的关系堪称“老铁”,这家智驾公司每年都从这家头部主机厂获得大量的定点项目。

变化源自于2月10日晚比亚迪的智驾发布会,这家头部主机厂将10万以上车型的低阶L2全部取消,改为标配中阶方案。并且打包成一个平台,统一交给了擅长中高阶、具有规模化量产能力的智驾供应商。

丢了定点,导致原本谈好的融资也黄了。对这家公司来说,Winter is coming。

而面临这样处境的智驾公司并不止这一家,今年主机厂定点的流向变了,这也预示着智驾公司靠“关系”吃饭的时代结束,靠技术本事吃饭的时代来临。

华为,魔门塔,地平线,轻舟,元戎,大疆,构成了智驾新时代的六剑客。预计这六剑客2025年的中高阶定点量产将达到数十个车型,少的也有一二十个车型,智驾平权时代的六剑客迎来长坡厚雪时代。

反观另外一些“明星智驾公司”,忙于自己内部纷争和争权夺利,逐渐的退出了智驾的牌桌,在2024年接连丢掉定点,以至于到现在还没有中高阶定点量产项目。智驾平权时代的六剑客开始了行业的拨乱反正,良币驱逐劣币时代真正开始。

从2024年上半年率先攻下城区无图NOA的三剑客华元魔,到2025年强势崛起的平台化三剑客华为、魔门塔、轻舟,加上传统四大豪强地大华魔,一起构成了2025年智驾平权时代的六剑客。


PART. 0 1
平台化订单时代

进入25年,主机厂的定点项目正在从算法能力差的智驾公司流向算法好、工程能力强的智驾公司。

大批做低阶L2的智驾公司陷入困境,要么拿不到定点,要么手里的定点量大幅缩水。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原本10万到20万的车型大量搭载的是低阶L2,今年主机厂将低阶L2改为标配中阶方案。而这些智驾公司又不具备中阶的能力,被主机厂扫地出门是必然之举。

拿不到定点,这些智驾公司未来的命运可想而知。

定点流向了擅长做中高阶智驾的公司,比如智驾六剑客,华为、魔门塔、地平线、轻舟、元戎、大疆。智驾六剑客替代了原来做低价L2的智驾公司,而且不少拿到的还是平台化订单(十个车型起步的订单)。

智驾行业马太效应出现,项目在快速的向少数智驾公司集中。这和智驾进入平台化阶段有关系。

主机厂在卷智驾上普遍性的采取了平台化做法。

目前来看传统主机厂规划了中算力(80到100tops)、中高算力(200tops左右)、高算力(500tops以上)的三种平台,同一个平台都是统一的软硬件配置。不同的车型按照能承受的智驾软硬件成本分别规划不同算力平台。

头部主机厂规划一个平台,少则覆盖一二十个车型,多则几十个车型。而主机厂挑选智驾供应商的逻辑也变了,倾向于将一个平台选择一两个供应商来做,而不是像过去“海王选妃”的分散模式,一两个车型就选一个智驾供应商。

平台化量产能力,也成为主机厂挑选智驾供应商最看重的点之一。具有平台化能力的智驾公司,成为主机厂优先的选择。

比如某头部主机厂原本规划了一个智驾平台包含十多个车型交给了一家智驾公司来做,在比亚迪智驾发布会之后,又追加了十个车型给这家智驾公司。

主机厂锅里的肉不再是分着吃了,而是集中给少数公司吃。这也意味着平台化催生了大客户订单,拿到一个平台化的订单,少则十多个车型,多则几十个车型。

都有谁拿到了平台化的订单呢?目前来看,华为、Momenta、轻舟都拿到了。

华为大量拿到“投华”的国企系主机厂订单,Momenta则是拿到大批海内外主机厂的中高阶订单,而从L4转型做量产稍晚的轻舟,也跑到了前头,拿到数家头部主机厂的平台化订单,手握量产车型达到几十个,量产规模将达到上百万辆。

正是因为拿到了平台化的订单,华为、Momenta、轻舟手握的定点项目以及量产规模位列第一梯队。


PART. 0 2
生死的门槛

智驾行业到了淘汰赛阶段,一些公司开始在举步维艰的挣扎。

比如某头部主机厂孵化的智驾公司A,就被整顿重组了一番。按说作为主机厂的“亲儿子”,在今年智驾普及时最应该受益的,但是由于自身的算法和量产能力不行,非但没吃到肉,反而使这家头部主机厂对其非常不满,花了那么多钱,到了要打仗的时候上不了战场。

A公司在成立时顶着“头部主机厂+技术大牛”的帽子,颇为风光。但这几年做的都是“套壳”的事,算法要么是买的要么是供应商在幕后做Tier 2,自己就是一个总集成的角色。

虽然A公司对外一直宣称量产了很大规模、研发了中高阶方案,但是这家头部主机厂高层是心里非常清楚:花了很多钱却是技术空心化的结果。

到了今年,高层的不满转化为整顿。自研业务收归到研究院,剩余的管理供应商的业务也由高层的嫡系掌管。而原管理团队被架空,作为创始人的技术大牛,成了对外PR宣传的“吉祥物”。

行业内的另一家智驾公司B,则是陷入了没有项目可做、融不来钱的生死边缘。B公司在行业一直是作为明星独角兽存在的,也拿到了一家头部主机厂的大客户订单。却因为缺乏大规模平台化量产的能力,导致量产暴雷,最终被该主机厂清理出门。

智驾普及,也是许多智驾公司生存还是覆灭的时刻。

对于智驾公司来说,未来想生存下来脱颖而出需要具备两个硬性能力条件,否则就是覆灭。

一是能拿到主机厂平台化订单的能力。这样的大客户订单意味着粮草,既是丰厚的项目收入,也是吸引资本投资的筹码。

二是具备技术升维向上做城区NOA的能力。智驾技术每年都在迭代,今年卷的是高速NOA普及,未来就是卷城区NOA的普及,只有具备技术升维的能力,才能持续留在牌桌上。

而想要具备这两种能力,又很考验一家公司的内功,需要从技术、战略、节奏等几方面都做对做好。对于智驾六剑客而言,能在过去几年的腥风血雨中存活下来,并不断壮大,公司的老板和管理层显然是有这种大局观的。

华为的技术实力有目共睹,不仅智驾做的好,还能教传统主机厂造车;Momenta一直是传统主机厂依赖的在智驾上追赶新势力重要帮手;轻舟则是L4公司转型而来,在技术上有深厚的积累,注重智驾方案生命周期的性价比。

之所以2025年华为、Momenta、轻舟能拿到平台化订单,很重要的原因是在过去两年锤炼了平台化量产的能力。所以在主机厂用平台化的方式卷智驾的时候,这三家起到了“客户口渴正好送水”的作用。


PART. 0 3
结束语

经过近几年的洗礼,特别是2025年比亚迪、吉利、奇瑞开始全系全车型标配中高阶智驾功能,智驾公司的分水岭开始出现,同时智能驾驶行业也开始拨乱反正,优秀的公司开始得到主机厂的青睐,特别是以智驾六剑客为代表的良币,开始驱逐市场上的劣币。

其实这也是许多行业演变的底层规律,一个行业处于早期阶段的时候是百花齐放,会诞生许多大大小小的公司,而到了成熟阶段,则会出现供给侧收敛,许多公司被淘汰,市场份额向少数公司集中。

2025年,智驾开始从早期阶段进入成熟阶段,那些既锤炼了内功又拿到平台化订单的公司,则会出现滚雪球的效应,持续的向前将雪球滚的更大。










































































公号👇发消息“ 我来了 ”,可直接领取 “10G+自动驾驶相关资料”

联 系 & 声 明

进交流群

号主六耳
知识星球
声明:除文内特殊声明外,本公众号内所有文章编写或转载的目的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不予以商用,不代表本号观点及立场。本公众号内资讯及正文引用图片均由个人公众号 ADS 智库六耳基于官网或公开信息梳理或引用。本公众号所引用及转载内容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凡是注明来源 “ XXX ADS 智库 ” 或作者为 “ XXX 六耳、XXX ADS 智库 ” 的文章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 ADS 智库。若有版权或其他任何问题请联系六耳( 微信号:adas_miao ),本号将及时处理。


转发、点赞、在看
,安排一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