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吃货de指南
taste=口味;taste=文艺鉴赏力。 饮食者,文化也。因此,“我们提出,将美食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 吃是人生最高艺术……美食与爱,诚不可辜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常观  ·  明天起,早饭可以调整下! ·  昨天  
常观  ·  明天起,早饭可以调整下! ·  昨天  
下厨房  ·  0失败低卡甜点,真正治愈系。 ·  昨天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59岁香港“最惨”美男:帅到窒息却被雪藏,结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吃货de指南

鸡精为何比味精鲜

吃货de指南  · 公众号  · 美食  · 2018-06-26 10:25

正文

关注我们

带你做健康的吃货!

有做菜经验的人会发现,如果用鸡精提鲜,需要的量比味精少得多。这是为什么?鸡精的鲜味从哪儿来?


鸡精

味精


需要说明的是,鸡精不能照字面意思理解为“鸡的精华”,实际上它是一种复合调味品,最主要的成分是味精,大约占到40%~50%。


同时还有呈味核苷酸二钠、丙氨酸钠、琥珀酸二钠、酵母提取物等其他鲜味物质,以及淀粉、糖、盐等辅助成分。


鸡精特别鲜的秘密就来自其中的“呈味核苷酸”,一种常用的增鲜剂。


小科普


天然的鲜味物质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氨基酸,例如谷氨酸(味精)、丙氨酸、天冬氨酸等;一类是核苷酸,例如肌苷酸、鸟苷酸、黄苷酸、腺苷酸等。


100多年前,日本科学家首先在鲣鱼中发现了具有鲜味的肌苷酸,另一组日本科学家在蘑菇中发现具有鲜味的鸟苷酸,这些有鲜味的核苷酸就称为“呈味核苷酸”。


随后的研究发现,许多食物中都有微量呈味核苷酸。例如肌苷酸大量存在于牛肉、鸡肉、猪肉等肉类和鱼类等水产品中,鸟苷酸大量存在于香菇、牛肝菌等菌菇中。


因此,中式烹饪用鸡肉调制高汤,欧美厨子用牛肉熬制鲜汤,东北名菜小鸡炖蘑菇,这些“民间智慧”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



之所以鸡精比味精鲜,是因为呈味核苷酸和味精在一起的时候,可以成倍地增加味精的鲜度。


比如常见的鸡精添加呈味核苷酸2%~4%,其鲜味大约是味精的3~5倍。不仅如此,复配之后的鲜味更纯正,后味更绵长,还能掩盖食物中的苦味、焦味等不好的味道。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