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IT桔子沙龙第74期:互联网金融创投趋势探讨中,
险峰长青 投资人 何超怡
就「消费金融」领域所作全面市场分析,本文为现场实录,由桔子空间整理编辑。
目录
一、国内消费金融增长状况
二、中美消费金融市场比对
三、不同派系玩家比较分析
四、消费金融公司核心要点和初创企业机会
险峰长青 何超怡
个人简介:
专注互联网早期投资,曾参与多个项目的投资,包括倍业科技、车置宝、巴别鸟等企业,对企业服务、新媒体内容、消费升级、互联网金融有较深理解和兴趣。
向她投递BP
:
[email protected]
/ 国内消费金融增长情况 /
首先,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国内消费金融的增长情况。2015年中国个人消费信贷余额规模达到19万亿,占中国整体信贷余额的23.3%,同比增长23.3%。预计后面几年也是接近20%左右的增速,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增长的话,到2019年应该是41.1万亿。这会是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大市场。其中,有几个关键的驱动力因素:
1.整体经济结构的调整
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现在消费对于GDP的贡献率,大家都会有一个感触“是在逐步升高”。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
从国际惯例来看,国内包括: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1万-3万美金之间是普通用户在进行文化、娱乐等其它非刚需类消费产品的主要增长空间,这也说明了大家的购买力到了这个位置。研究表明:宏观因素并未影响到消费信心。
3.个人消费信贷余额稳步增长
年轻一代对“提前消费”的认识,从储蓄类用户变成消费类用户习惯的改变。以及金融产品的丰富性和渗透率也在逐步提高。
/ 中美消费金融市场对比 /
从构成来看,国内的信贷大概房贷占75%,信用卡贷15%,车贷3%,其它7%。
初算一下,7%也是个万亿级的市场,这个市场可覆盖约4亿的低端白领/蓝领等低收入人群。2015年末,全国15家消费金融公司资产大概是500多亿,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对比美国,2014年中国国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36%。美国是69%;消费信贷占整体信贷市场规模现在也只有18%,美国是48%。剔除房贷以后消费金融占GDP比例仅7%左右,美国是在20%。所以这个市场还是有非常大的空间。
/ 不同派系玩家比较分析 /
消费金融领域的玩家大家总结起来有四类:
1.
银行系
这里面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玩家——
捷信
,其实它是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拓荒者。它来到了中国以后,很快席卷了这个市场。
这张图是2013年-2015年它整体收入的情况,2015年大概是57亿左右,利息费大概39亿,服务费18亿,整体净利润也达到了9亿,同比增长几乎是达到了100%。2015年年末覆盖了24个省份,总资产27亿欧元,即300亿人民币左右。
特别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捷信Q1的财报显示,在中国区的业务相对去年又翻了3倍。证明这个市场还是增速非常快的,这个市场还是相对来说早期幼苗的状态。
2.
产业系
非常典型的以苏宁、海尔、马上消费金融,通过较快的发卡授信获取用户,进行放贷收取金融利息。
-
资金来源:股东存款、同业借款、资产证券化
-
自有消费场景,提升既有用户价值
-
供应链账期优势,1-2年即实现盈利
3.线上电商
天猫与淘宝的合计信用贷款(主要是消费贷款)规模已经达到近160 亿,占阿里小贷全部信贷投放的60%。截止 2015 年上半年,阿里小贷的不良率为 2.29%(vs 银行 1.67%),逾期率为4%(vs 银行 3%)。
阿里小贷跟京东的利率情况
4.场景分期平台
通过在细分市场进行垂直深耕,覆盖3C、租房、车、装修、结婚、旅行、医美、教育等。
-
把握特定场景下的人群、消费、活动区域、还款来源等特征,进行有效风控。
-
自行铺设人员或与B端商户合作,对场景的把控力非常重要。
-
资金主要来源于p2p,成本较高,ABS是未来的方向。
以
分期乐
为例,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可分期付款的商品及小额消费借款,幵将债权通过自有的 P2P 平台出售给投资者,通过与京东在商品供应链、物流、售后等方面深度合作,保证了用户的消费体验。公司于2014 年6 月创建桔子理财,形成了资金闭环。2016年1月,公司在上交所发行国内首单互联网消费金融ABS。
/ 未来:消费金融公司核心要点和机会 /
梳理了上面几个不同类型的玩家,我们这边也会总结一些大概的规律。到底做这一块的创业,核心的要点大概是哪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