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志红
武志红,中国资深心理咨询师,作家,著有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等,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厦门等地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志红  ·  女性要珍惜有限的时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武志红

大冰直播间里,这个孩子在替全家抑郁

武志红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5-01-08 12:31

正文

作者 | 黎响

编辑 | 飞鱼

责编 | 陈轻轻



最近,大冰在直播间连上了一位焦虑的妈妈。

最开始的由头是:这位妈妈正愁儿子不愿意跟家里面所有人说话,想要大冰给点帮助。

简单来说就是——

在父母看来,孩子目前表现出厌学、叛逆的一面,是被溺爱而不知感恩、懒惰不能自理。


但就在这短短15分钟内,大冰和观众们,都听得极为揪心。

从旁观者视角来看,

这对父母认为自己疼爱孩子,也认为自己做得很对;

但恰恰是这些做法,造成了孩子懒惰、抑郁、不愿意沟通的局面。

而这些也是养育孩子中很容易踩的雷。

当今青少年抑郁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调查里很多中高等院校,学生抑郁率高达40%。

今天,我想和大家展开聊聊这里面,3个最常见、也是很普遍的的育儿误区。


孩子懒
其实是父母的「需要」


这场连线中,家长最频繁提到的一句话就是“孩子太懒了”。

具体表现为:孩子连碗筷都不洗,都让奶奶洗。

孩子爸爸到后面越说越着急,甚至断言孩子长大后没法独立生存。


“懒小孩”似乎是很多家长都头疼的一个问题,因为他们对此有很多的担心和焦虑,比如——

小孩懒,就意味着当父母的要担心孩子能不能照顾好自己,以后能不能做好工作;

小孩懒,就意味着父母很受挫:我们每天起早贪黑经营餐饮店,怎么孩子就这么不能够体谅大人的苦呢?

不过这里我想指出的是——

尽管父母把这种指责挂在嘴边,但行动上却表达了:

他们需要小孩“懒”。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小孩为什么不做家务?

父母直接说出了原因——奶奶溺爱他,抢着把所有事情都干完了。


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想想:

如果一个小孩要做的家务被家里其他人代劳了,他无事可做,没有办法“不懒”。

所以更常见的场景会是——

平常都是奶奶洗碗,某天大人们看孩子不顺眼时,就可以斥责孩子说:你连碗都不洗,你真是个懒小孩。

往往这后面还会补一句:我照顾你吃的穿的,只需要你学习,但你看自己学习也没搞好……

其实这句话才是长辈溺爱的目的——

我太希望你给我做好A,为此我允许你不用做B。

很多家庭里,孩子是不被允许做家务。

因为家长认为孩子学业重,应该把每一分钟都用在刀刃上。

所以,直播间的这位父亲貌似在说奶奶溺爱孩子,但观众能从语气里感受到,他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好。

他认为真正的不好是: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孩子还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废了。

一些父母需要培养出「懒小孩」,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一门心思学习,满足父母的期待。


大冰老师在这位父亲说溺爱的时候打断了他,一针见血指出:

你们给予的都是“有条件的溺爱”;

真正意义上的溺爱是“不说重话、不训斥、不在孩子身上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而这些,显然家长都没有做到。

大冰在连线的过程中,一直强调让家长去查下青少年抑郁的严重性。

其实就是在提醒他们,这么下去孩子是会抑郁的。

很多孩子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早早就觉得自己的生命没有意义,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没有太多价值感。

如果所有价值和意义都只有“学习”、“勤奋”这些评价标准,孩子很难在其他地方长出属于自己的生命力,那他们只能抑郁了。


越是挑错
孩子越会一再犯错


在这场连线中,除了挑剔孩子懒惰外,妈妈也花了很多时间数落孩子的其他「毛病」——

不跟家里人说话;
不喜欢读书;
与奶奶起了冲突,还不愿意跟长辈认错……


听到后面,大冰都忍不住多次打断。

这让我联想到了自己在多个医院儿童精神科遇到的经历,很多带小孩来看的家长,叙事风格跟上面极其相似:

他们太在乎发生了什么事,而不在乎孩子究竟有什么感受和情绪。

家长绵绵不断地跟医生重复,自己和孩子有激烈冲突——

在X年X月,我说了什么,孩子不听;
我很生气,孩子又犯了什么错……

医生想问孩子时,看到孩子不说话,父母赶紧插嘴、迫不及待地用一个又一个例子说服医生:

是孩子的问题,孩子真的病了。

而这正是很多家庭的困境——

家长看到的是具体事情:孩子做的不对,孩子不应该这样做;

而他们很少能看到:小孩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要这样做?

事实上,

小孩子容易语言顶撞、不知轻重,是因为他们正处于生理发育和认知发展的过程,还不够成熟。

比如说,有的小孩会因为天气热、但父母不给开空调,就赌气把棉被一张张盖自己身上,把自己捂得发烧来。

这个的背后,不是孩子故意跟你对着干;

而是他们缺乏能力去分辨自己的情绪,也没学会用好的方法来控制和表达情绪。

如果父母无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背后的情绪,特别是愤怒、内疚、恐惧、无助,孩子无法知道怎么做才是好的。

那些具体的错事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精神分析家比昂有一个很著名的“容器理论”,意思是孩子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因此养育者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帮助孩子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看到、接纳这些感受和情绪。

例如小孩跑着跑着撞到桌角了,疼了就会哭,然后他直接的应对方式是拿玩具摔打桌角。

养育者要帮助孩子看到,撞到之后的感觉是痛,哭和摔打的背后是愤怒。

那么孩子就会知道愤怒原来在体内“长这样”,它会在我疼痛的时候冒出来。

当他知道自己的感受时,父母才有办法告诉他,好的应对方法不是破坏,而是搓一下伤口,以后小心点绕着走。

回到直播间讨论的男孩上——

由于家人一致看到的是孩子做地不对的事,孩子没有办法诉说自己的委屈和愤怒,他只能选择用「拒绝交流」的方式表达抗议。


如果孩子熟练地使用这种撤退和孤立的方式,会有两个直接结果:

一是他压抑着负面情绪;

二是他不再信任养育者,回避亲子关系。

大量研究表明,这种不良的情绪调节模式和不安全的亲子依恋,与青少年抑郁成正相关。

本该向外释放的攻击性被压抑,变成了转向自己的攻击,孩子会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严重的还会伤害自己的身体。

很多时候,家长找专家是想立竿见影地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或许是治标不治本。

所以,在跟孩子的冲突中,重要的不是在具体事项上分对错,而是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感受。

给予小孩了解自己的机会,以及更重要的,给予父母了解孩子的机会。


大人什么都对
会压抑孩子的攻击


在妈妈的诉说中,虽然她最能感受到孩子的委屈,但依然倾向于认为:

孩子跟爷爷奶奶起冲突了,无论如何孩子也是要道歉的。

在成年人看来,这个逻辑太好理解了——

对错不重要,尊重长辈、维护家庭和谐是更重要的。

但这是成年人的视角,小孩的视角是不一样的。

孩子正处在形成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重要阶段中,长辈们的这种观念会让他痛苦地发现:因为对方是长辈,他们做什么都是对的。

我真的做错了吗?

还是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有错的?

小孩很难分清楚这两者的区别,长期以往,他们就会将现实与思维混淆。

而抑郁症的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一个人稳定地对自己持有负面评价:

我做什么都不对;

我什么都做不成;

我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这种自我评价不一定不是真实的,更可能来自于自己的思维。

但这种自我攻击的思维,或许就来自于过往无数个不得不认错的时刻。

健康的孩子,需要在跟长辈的交流、冲突中,体验到:

有些时候自己是对的,有些时候自己是错的。

这样他既不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也不会陷入自大、自恋的这一个极端。

要想培养出这样的孩子,一个很有效的方式就是:

让孩子能够攻击大人。

允许孩子能够向成年人攻击,不仅能帮助他释放负面情绪,同时也在让他看到,父母不总是对的。


少年成名的作家蒋方舟曾经在节目《圆桌派》里,分享过她在家里面的地位:

家里更加承认的是谁对家里的贡献更多,所以早早就成名的蒋方舟会在门上写一个财富龙虎榜:第一名是她,后面才是爸妈。

因为赚的钱多,她还可以让家长替她做一些事情。

我听到这段时特别惊讶:

这对父母有多大的心,才能够接受自己辛苦工作,但还是被12岁的小孩比下去的?

家长的脸面还能挂得住吗?

作为嘉宾的武志红老师对此的评价是——

是因为蒋父母比较开明,有的家长不仅把孩子赚的钱拿过来管,还美其名曰:你之所以这么有钱,是父母给你创造了条件……

当然,大多数的家庭不会有这种担忧。

或许一个让孩子能够跟长辈掰掰手腕的方式是:允许孩子理直气壮地说自己的道理,做与我们认知所不一样的事情。

因为孩子迟早需要在精神上与父母“分道扬镳”。


长辈有可能是占下风,孩子有可能是优势的;

家长有时候可以是错的,孩子有时候可以是对的。

如果孩子早年在家庭就体验过这些好和坏的时刻,那么他就会发现:

有些时候自己的任性伤害了别人,真的是自己错了;

而不是因为长辈的脸面挂不住,所以他必须要认错了。

当他对自己的对与错,能力与局限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时,就能培养出他们对于自己“基本是好的”自我认识。

如此,孩子会有比较健康的自尊,而不是一直陷入到“我不好”、“我不对”的自我攻击中。


 写在最后 


懒、叛逆、厌学这些现象,经常容易被家长视为是孩子自身的行为问题。

这个时候,父母是把自己看做高于孩子的位置,把他们的行为按照自己的标准,简单粗暴地定义为好或者坏。

于是,你越想管教好,反而越把孩子推向抑郁的边缘。

但如果父母能尝试——

以一种倾听的心态,从孩子的感受和情绪出发,用心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需要;

以一种平等的心态,能包容、引导孩子的不足,也承认孩子也有比自己做得好的地方;

或许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亲子对抗,也会减少孩子的自我攻击。

其实,每个孩子都天然拥有健康成长的愿望,并不比父母想象的要弱;

只是,他们需要一个空间、一些接纳与等待。

当孩子感觉到「安全港湾」的存在时,才会拥有前行和改变的勇气,把自己的生命力充分地活出来。

作者:黎响,资深心理作者,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擅长人际关系、家庭系统、职场等议题,个人公众号:黎响David。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平等、包容地对待孩子,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需要,给孩子健康成长地空间。

       

如果你遇到了一些个人成长、原生家庭等的心理困扰推荐你来我们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我们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陪你探索自我,觉察过去的成长模式,引导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更好地成为自己。


点击这里👉只需花1分钟时间,帮你智能匹配咨询师还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添加咨询客服帮你推荐适合你的心理咨询师,还可以领一份全方位心理健康评估。


点击下方小程序
开始预约心理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