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丽俊
创业酵母创始人、酵母咨询创始人、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前阿里巴巴集团组织发展专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陈忻儿童心理  ·  《从心理解孩子》在线课程2025春季班招生开 ... ·  22 小时前  
浦东知识产权  ·  我市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报名明天截止!(附 ... ·  3 天前  
中国人力资源  ·  2月10日起,住房公积金提取限制取消!使用范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丽俊

你不是缺少能力,缺的是工作逻辑

张丽俊  · 公众号  · 心理学 职场  · 2024-10-16 07: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工作逻辑在职场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工作逻辑,包括复杂问题的简单化、重要任务的优先化、重复事情的流程化等。同时,强调了协同工作的双赢化和无效逻辑的格式化。文章还提到了管理者需要掌握的一些技能,如如何制定目标、管理过程、建立团队文化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工作逻辑的重要性

在职场中,工作逻辑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你的工作是否做得好。有时候,你工作不顺利并不是因为缺少能力,而是因为缺乏正确的工作逻辑。

关键观点2: 几种常见的工作逻辑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重要任务的优先化、重复事情的流程化、协同工作的双赢化和无效逻辑的格式化是常见的工作逻辑。

关键观点3: 管理者的技能

管理者需要掌握一些关键技能,如制定目标、管理过程、建立团队文化等。这些技能可以帮助他们带领团队取得胜利,完成业绩。


正文



导语: 为什么说你缺少的不是能力,缺的是工作逻辑?本文与大家探讨。
本期音频由 科大讯飞提供 的语音合成支


你肯定想过这个问题:“什么决定了一个人在职场中的上限?”

有些人认为是能力,能力不够,工作就干不好。


但在我看来,能力是下限,如果你工作的时候,只考虑自己会不会的问题,对于不会的,就认为是能力范围外的事情,然后想当然的推掉,那你永远也不会有大的进步。


其实,很多时候, 你工作不顺利,不是缺少能力,缺的是工作逻辑。


什么是工作逻辑?就是你在工作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种内在的、合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工作逻辑,决定了你的工作干得好不好。


下面介绍几种工作逻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有这么一个故事:科学家让助手测量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


助手接过灯泡便开始工作起来。他先拿着标尺不停地测量这个梨形灯泡,记下测量的数据后又开始运用复杂的数学公式不断计算。


几个小时过去了,这个助手已经写满了好几页草稿纸,仍旧没有得出梨形灯泡的容积。


这时,科学家走了进来,只见他拿起灯泡,往里面注满水,然后递给助手并说道:“你把这里的水倒入量杯中,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了。”


你看,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去做,得到的结果往往也会不尽相同。


有些人习惯把事物考虑得过于复杂,做起事来往往拘泥于形式,结果忙忙碌碌,也很难真正的解决问题。


真正的高手,都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或许,事物呈现的状态会很复杂,纷乱如麻,但他总能看穿表象,直达本质,用最简单的方法,拿到最好的结果。


那么,如何抓住事物的本质? 你要有系统化思考的能力。


系统化思考就是深度思考,通过不断纵深向下地问问题,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追问下去,直到找到背后的最根本的原因。


比如,销售业绩下滑,那你要不断追问,要分析是市场需求变化、产品竞争力不足、销售渠道不畅还是销售团队的问题等。


确定核心问题,你就知道该做什么,知道把时间花在哪里。


重要的任务优先化


做事情的时候,一定会出现多项任务同时并行的情况。


有些人工作没有逻辑,做事情缺乏条理,常常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每天忙得团团转,但结果却不如人意。


实际上, 凡事都有轻重缓急,做事有顺序,工作才会有效率。


《墨菲定律》一书中讲到了苏格拉底用石头、沙子装满瓶子的故事。


如果要往一个瓶子里装入石头和沙子,如何才能把瓶子装满呢?


先装沙子,石头就装不下。所以,苏格拉底先往瓶子里装入石头,再装入沙子,这样细碎的沙子会塞满石头的每一个缝隙。


瓶子就像是你的时间,石头是你工作中重要的大事,沙子是琐碎的小事,你应该先做重要的事,把其他的不重要的放在后面。


无论在哪个行业、做什么事情,你都不要被工作牵着鼻子走,遇到什么就立即解决什么,而是按照轻重缓急对事情进行排序, 做到要事第一。


当你在重要的事情上,投入足够多的时间,你就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我建议你写一下TDL,从而分清楚哪些是最重要的事情,然后按优先级排序,将最多的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到今天为止,但凡我带人,首先就会给他一本《 精进日志 》,告诉他从今天开始写TDL。


我也会看管理层的TDL,了解他们的情况。


重复的事情流程化


如果一件事情、一项工作重复发生,就一定要梳理出流程来,这样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很多人开会没有效率,一开好几个小时,但是不解决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对会议准备得不够充分。


怎么办?就是要整理一套开会的流程准则,严格按照开会七步曲走,就能节省时间,极大地提升开会的效率。


再比如,财务报销流程中,如果明确规定了需要提交的单据、审批流程等,就可以减少因资料不全或审批不当而导致的错误。


其它事情也是如此, 好的流程是效率的放大器。


那么,如何将重复的事情流程化?


①理解任务 :首先要对重复的事情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其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找出实现目标的关键要素。


②梳理流程: 理解任务之后,你要把这些关键要素,变成有序的、可量化的标准动作,固定成一套标准作业程序,然后按此执行。


③优化迭代: 流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执行的过程中,你要不断调整、优化。因为SOP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有了这个工作流程,下一次,再进行同类任务时,你就可以直接跳过思考的步骤,按照流程清单中每一步去执行。


流程,能让80%的人在80%的情况下做到80分以上。


协同的工作双赢化


有些工作,靠自己一个人是完不成的,需要与他人合作。


有些人在与他人合作时,从来不会想着互利共赢,而是想着怎么从别人身上占便宜。


亚当·斯密说, 人都有利益最大化的倾向。


人性是幽微的,每个人都会追求自己的利益,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你永远只考虑自己,耍小聪明,精致利己,那你是永远走不远的。


协同工作,讲究双赢。双赢就是双方有福同享,皆大欢喜,这种结果会让所有人都愿意接受决定,完成计划。


之前,我在和刘润老师对话时,他提到了公司的一条价值观: 舍满取半。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和别人打交道时,我不要拿全部,我只取一半就好了,你一半,我一半,两个人都满意,这就是“双赢”。


在协同工作中,要做到双赢,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①目标共担。 一定要认识到这个目标,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对目标做了承诺后,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实现。


②利益共享。 目标达成后,按照彼此都认可的方式,共享利益。


利益是最深的感情,与他人一起赢,才是真的赢。


无效的逻辑格式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