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对中国人来说,长安是一种情结。对日本人来说,一样也是。在最近上映的《妖猫传》中,故事就发生在唐朝长安。长安的大气雍容,繁华如梦,被陈凯歌导演描绘得十分细致生动。然而故事的核心却是两个日本遣唐使,一前一后,一步步解开了杨贵妃死亡之谜。
这样的安排当然也无可厚非,
因为剧本的原著《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作者就是一个日本人——梦枕獏。
有人据此提出质疑:中国古代有许多精彩的故事,为什么要找一个日本人的故事来拍?其实,盛唐之所以成为盛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因为它兼容并包不是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正符合盛唐的精神气质。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为此而心生什么芥蒂。
在电影中解开杨贵妃死亡之谜的两个遣唐使,一个叫
空海
,一个叫
阿部仲麻吕
(中文名:晁衡)。什么,还有白居易?白居易作为一个备受日本推崇的中华名人,在其中很多时候只是起到了辅助故事发展的作用(甚至成为其中一部分),至于推动故事步步深入的,前半部主要靠空海,后半部主要靠阿部仲麻吕。
那么,这两个日本人又是什么来头呢?在真实的历史上,他们又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就像电影中他们走进杨贵妃之死一样,在这里我们不妨也走进他们的故事去看看。
空海:在大唐求法两年,成日本密宗初祖
据说日本遣唐使有一条规矩:到大唐来学习,必须待满二十年才能回国。然而空海来到大唐实际上只有两年,就回国了。回国后,他在日本创立
真言宗
(因823年天皇诏赐京都东寺为其密宗永久根本道场,而称“东密”),成为日本的佛教八大宗之一。
公元804年,空海来到大唐。这一年,他30岁,白居易33岁。前一年的春天,白居易刚刚科举登第(书判拔萃科),和一生的好基友元稹一起授官秘书省校书郎(负责校勘宫中典籍等事务),对前景满怀信心。所以剧中空海和白居易的相遇,是符合时代背景的。
空海属于第十八批大唐留学生的一员,来长安的主要目的是进修佛法。
在一年多的留学生涯里,他遍访各地高僧,四处交流学术心得,并且最终在长安青龙寺东塔院取得了最高学位:
佛教密宗第八代衣钵传人
。他的授业恩师惠果,还给了他献藏界和金刚界两部密宗曼荼罗法。
公元806年,携带着大量佛教典籍和唐朝诗文、书法作品,空海离开了长安,回到日本,开始传法灌顶事业。十年后,他创立高野山,号金刚峰寺,开日本密宗一派,死后被醍醐天皇赐谥弘法大师。
阿部仲麻吕:大唐的节度使,归国心切却不可得
比空海来得更早,阿部仲麻吕到达大唐时,是在公元716年(唐玄宗开元四年)。作为比空海高出十届的师兄(阿部仲麻吕是第八批日本遣唐使一员),剧中通过他的一本日记,最终解开了杨贵妃死亡之谜。
然而,阿部仲麻吕的人生遭遇可以说跟空海是截然相反的。空海只在唐朝待了短短两年就学成归国了。阿部仲麻吕在大唐一样出色,作为日本人,却能够在人才辈出的开元年间进士及第,十足是个学霸级的人物。然而,虽然很可能部分是他本意,但最终他却一生未能回到日本。在唐朝的仕宦生涯中,官至左散骑常侍兼安南都护、安南节度使。
公元733年(开元二十一年),阿部仲麻吕35岁,以奉养双亲为由,向玄宗提出了返回日本的要求,玄宗没有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