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史事挖掘机
世界古代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十人九湿”,万病皆始于湿,试试这个小方子 ·  3 天前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中古史荐读|胡斌:皇权的虚与实——宋孝宗朝的 ... ·  4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1949年叶剑英请傅作义吃饭,对方多喝了几杯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史事挖掘机

晚清鸦片馆的真实场景:男子骨瘦如柴,女子媚态百出,任人摆布

史事挖掘机  · 公众号  · 历史  · 2025-02-23 14:00

正文

图片

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罕见史事

图片

"又闻鸦片馆,深邃营廊房。供给贮妖娃,偃息罗匡床。"
这是晚清时期文人胡琨笔下的,一首名为《哀鸦片》的哀诗。

图片

大致描述了晚清时, 我国民间鸦片馆中,污浊泥泞的不堪景象 ,深远隐蔽的长廊和狭小屋室,其中还经营着羞耻罪恶的交易,即便是吸食鸦片就地止息殒命,鸦片馆也是习以为常。
对比于战争, 毒品的侵蚀和毒害,往往更容易摧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因为在一个有信仰有骨气的民族面前,不论战争的炮火如何喧嚣,不论自己的家园残破与否,他们也终是屹立不倒的。
但是毒品却是更加恐怖,毒品就是一把淬有剧毒的尖刀,不会见血封喉。

图片

但它的毒液,却是会贯穿一整个民族的支脉经络,令其疯狂也令其混乱 ,最终使得一整个民族自觉似地走向灭亡。

鸦片的历史来源·损人利己的海外国家

最早时,华夏大地是一片净土,并没有受到毒品的侵害。
直到 明朝 时期,一种名为 “罂粟” 的草本作物, 以海外藩国向明朝进献贡物的方式,来到了我们的国家。

图片

起初,罂粟一直作为药物使用,而罂粟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提炼后的产物便是鸦片,鸦片作为药用,在止咳止泻,消炎镇痛方面能起到一定效果。
但是逐渐的, 如若鸦片使用的频次过高、用量过当,将使人产生依赖性的问题, 也被皇宫内御用医师们所察觉。

图片

再经过药理摸索和对临床现象的收集和总结, 鸦片因具有着严重的成瘾风险和戒断反应,而开始被抵制和管控。
但是又时值朝权动荡,明朝被清朝所取代,而充满着危险与不详气息的罂粟与鸦片,便钻进了时代的夹缝,并就此流向了民间。

图片

直至1729年时, 因鸦片小范围泛滥而导致的民生问题,被雍正帝发现 ,于是鸦片禁令也被首次下达,而这一禁令也是被雍正之后的多位清朝皇帝所奉行。
直至十九世纪,鸦片泛滥的情况终于得到大幅缓解,但是随着罂粟及成品鸦片需求量的下降, 海外唯利是图的国家,便开始因钱包瘪了下去而再难以按奈。

图片

英国人为了钱财,为了贸易收益,于是便搞起了“迂回”的小动作 ,他们将鸦片出口到印度,再通过印度的渠道,最终将鸦片走私到我国境内。

外寇寻衅·被毒品驱动的战争

受到英国人走私行为的直接影响,彼时我国民间的鸦片数量,再次泛滥起来,受鸦片毒害的寻常百姓也以倍数增长。

图片

为了应对鸦片问题,清朝朝廷派出林则徐负责相关事宜,而林则徐为了达到强而有力的杜绝、禁止鸦片的最终目的,于是便有了后续的“虎门销烟”之举。
见到我国禁毒禁烟的决心和态度,英国人也彻底狗急跳墙, 终于扯下了那顶肤浅又虚伪的绅士礼帽,直接动用武力,以侵略的不义之举撕开了我国的贸易入口。

图片

自此,毒品便开始疯狂地涌入我国,至晚清时期, 于民间甚至还建设起了许多专门供人吸食鸦片的专用场所 ,也就是文章开头所提到的“鸦片馆”。
在第一次侵略战争后,英国人尝到了甜头,其他的海外贼寇也同样被铜臭气味所吸引,因为毒品,科技落后,社会形态老旧的清朝真正被抬上了砧板,成了任人鱼肉的羊羔。

图片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日军侵华...等等残酷伤痛的战争经历接踵而来 ,任谁能想象得到,引导出这一系列灾难的源头,竟是一株绽放着诡异色彩的罂粟花。

鸦片馆的乱象·毒品的危害

如果说社会民生的状态,是能反映出国家状态和其未来发展模样的象征物, 那么晚清时期的国家状态就一定是病入膏肓,几乎断气的将死之人。
在那时,社会环境好像被蒙上了一层棕灰色的纱布,一个国家毫无生气,满眼皆是破落衰败,腐败的皇宫向外流淌着粘稠的血浆,那血来自于财权内斗和压榨民生。

图片

而市井街道间则是大多屋门紧闭,与鸦片馆中的混沌颇为相配。
在鸦片馆中, 三两人歪斜在榻上,那些人就如无骨无筋的烂肉,咂么着嘴,吸食着鸦片。
在毒品的摧残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