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吉安发布  ·  明天出分!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昨天  
吉安发布  ·  明天出分!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昨天  
布说天下  ·  衷心建议:长沙学位房只买第一梯队! ·  2 天前  
布说天下  ·  衷心建议:长沙学位房只买第一梯队! ·  2 天前  
唐史主任司马迁  ·  是不是市场要回答这个问题?回答的声音大不大? ... ·  2 天前  
午间明道  ·  徐小明:继续横盘(0220) ·  3 天前  
午间明道  ·  徐小明:继续横盘(0220)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最治愈的4句话,读懂你就通透了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 2024-08-07 18:05

正文

*贴片包含广告

作者 | 帆书 · 暖小桔

主播 | 帆书 · 童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表面阳光开朗像个小太阳,可私下却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难过;

对外人和和气气,却总忍不住将自己最差的一面,给最亲近的人;

明明做什么事都很努力,却又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别人什么都是对的。

如果你有这样的感受,建议你读读心理学家罗伯特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故事主人公蛤蟆,看似生活得不错,实则苦恼颇多、心力交瘁。直到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才得以走出阴霾。

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带领读者如身临其境般,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

其中最精辟的四句话,读懂的人会越活越通透。



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书中,蛤蟆一开始找心理医生苍鹭咨询时,便推说是朋友让自己来的。

苍鹭提议,如果是为减少朋友的担忧才来,那今天的对话便到此结束。

因为只有真正为自己而来,才能获得心灵的治愈和成长。

听完,蛤蟆急了,觉察到必须为自己负责,于是向苍鹭医生表明希望接受治疗的真实想法,这才正式开启心理咨询之路。

没有人能叫醒一只装睡的猫,就如同没有人能要求或强迫他人做出改变。

人之所以能改变,只可能是因为他自己想改变。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生活十分邋遢,他的父母每天耳提面命,却无济于事。

有天,他突然变得爱整洁起来,跟之前判若两人。

问他为什么变化这么大,他说:“我有天心情不好回卧室,看到满地狼藉的模样实在受不了,想着以后不能再这样,自那之后就全改了!”

在这世上,没有人能够真正改变你,除非自己愿意。

如果只是想让父母满意、让朋友开心而做出的行动,都不会唤醒内驱力。


只有当你真正想改变时,各种拖延、借口才会真正消失。

就好比一个内在的发动机,不需要外在燃料,就能自行运转:

想锻炼出好身材,哪怕打雷下雨,也会坚持运动打卡;

想赚更多的钱,会主动放弃“躺平”,研究升职加薪或副业;

想成功上岸,会甘愿牺牲休息时间来备考,力求杀出竞争者的重围。

只有当主观意愿和改变自己的旅程同时开启,彼时的自我将因内在的觉醒,一路带你奔向理想的彼岸。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有一天,朋友老獾不请自来,跑到蛤蟆的庄园。

刚进屋,它就一通点评:

称自己从来不会像蛤蟆一样下午看电视,评论蛤蟆种的花不如自己种得好。

紧接着又说,反正蛤蟆最近在看心理医生,不如校董的位置就给它来坐。

蛤蟆气坏了,在心理咨询时就忍不住向苍鹭医生抱怨:自己被老獾搞得像有罪一样,以至于连自己都觉得自己有问题了。

苍鹭回答, 虽然别人会对我们偶有评判,但自我评判才最苛刻的。

深以为然。工作中,因发错一封邮件,便频频懊恼自己为何大意;

生活中,因别人的一句阴阳,就整夜睡不着觉,胡思乱想;

感情中,因对方的一个皱眉,便开始反思自己哪里没做好。

殊不知,最容易陷入内耗的,往往是这些对别人宽容,对自己却十分严格的人。


作家理微尘曾在书中写到:

“不应要求他人成为圣人,因为那是不合理的;也不应要求自己全然无私,那样会陷入痛苦内耗。”

人生是你的,选择是你的,最后买单的也只有你。

诚然,自我批评是成长的动力,但若对自己太苛刻,做错一件事,自己就先崩溃,如此一来,还能留有多少力量继续前行?

接纳自己的不足之处,对自己好一点,才能放下重担,轻松前进。


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书中,蛤蟆在面临父亲和朋友的挑剔指责时,从不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只能在事后自己闹情绪。

苍鹭医生听完后,忍不住问蛤蟆,为什么每一次都变回弱小的自我?

在他分析看来,蛤蟆其实是在无意识地配合对方,让自己陷入不悦。

这么一说,蛤蟆瞬间变得恼怒。

苍鹭耐心解释, 咨询的过程可能会让蛤蟆感到抗拒,但成长的道路注定艰辛,一旦熬过这一过程,将帮助它进一步了解自我,走向更深层的蜕变。

博主@王彬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闺蜜一直抱怨久坐办公室身体僵硬,于是她便将自己的瑜伽老师推荐给了闺蜜。

结果半年后,闺蜜看着反而更憔悴。一问才知道,闺蜜去试了几次课,但因为身体吃痛,认为瑜伽不适合自己而果断放弃了。


为此,博主感慨道:

“练一次瑜伽容易,难的是坚持练。许多事情因为难做,我们会选择性的往后放放。

但很多时候,难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往往是同一件事。

想要舞蹈跳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想要身材特别棒,必须管住嘴和迈开腿;

想要破茧成蝶,必定要经历一番痛苦和挣扎。

电影《天气预报员》里有句台词:“凡是有意义的事情,都不会容易。”深刻地道出了很多事与愿违的现实。

一个人想要成长,就要做好拥抱痛苦的打算,从行为和态度上进行积极转变。

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往往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与坚持,反之亦然。


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

有次心理咨询时,苍鹭告诉蛤蟆,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愤怒,是因为我们选择了“生气鬼”这个角色。

蛤蟆奇怪了, 难怪不是别人让自己生气的吗?

苍鹭答:“我认为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

这句话瞬间点醒了蛤蟆。

是啊,人与人相处,很多时候相比起责怪别人,不如负起责任,认识到自己拥有力量改变处境。


豆瓣曾经有个10多万成员的小组,叫“父母皆祸害”。

在群组里,有人激烈地吐槽父母,从小没有哪件事让他们满意过;有人抱怨父母控制欲强,经常管这管那。

能有个发泄情绪的地方是个好事,但若一味沉沦在父母以前造成的伤害里,就会忘记自己所拥有的冲破束缚的力量。

就像苍鹭医生说的,我们的一生,要经历三种状态:

由完美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的 儿童自我状态

来自幼时父母的言行和对待我们的方式的 父母自我状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