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干国祥
曾经是孩子,学生,教师,父亲…… 南明教育总校长 全人之美课程总设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格上财富  ·  最有水平的教育方式:言迟,面缓,心静 ·  昨天  
简七读财  ·  5个关键词,了解近一年AI大事 ·  昨天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春节错位下通胀回升,总体仍处低位 ... ·  2 天前  
格上财富  ·  那些足够湿的雪和长的坡 ·  2 天前  
格上财富  ·  复利的喜悦:一台学习机器的投资之旅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干国祥

寻找并担当你的天命

干国祥  · 简书  ·  · 2018-04-11 10:46

正文

干注:这是我在2008年8月的一次QQ群聊天,有朋友把它独立出来了。今日自己偶然读到,末两句今日加上。

在岁月中,我们终将站成一棵树。

没有过多的骄傲——但是,当满树的花儿散发出它们的芬芳时,树的内心,一定充满了无言的喜悦 。

这两个月来一直闭关,阅读啊阅读啊阅读啊, 就像树在人类躲进空调的房间的季节里,在旷野里尽情地吸收着阳光。

接下来的一年,我会保持一种较低的状态。近来一下子购进半万元哲学文学神学书,看自己在一年中,能够吸收多少。

巨大的桌子上,堆满了书 。

经过内心的挣扎之后,人总得走向一种悟——就像基督徒那样,凭信而存。

在这个过程中,自性的成长也非常重要。

否则永远只是轮回宁静的波谷,在不久之后,重回痛苦的浪尖。但自性的增长,能够更从容地面对一些事。

我们的学习,不能只是量的增长,但到一定的时候,需要质的升华。

像禅者悟禅,佛者参佛 ,基督徒在内心中印证基督。

什么是自性的成长?自性,就是生命内在潜能的发展,精神与灵魂的协同成长。

孔子也是肉体,但他的自性,已经成长到堪称为圣者的境界——耶稣也一样。

甚至梵高、尼采,也属于自性的成长,只可惜有些局部发展,不够平衡,于是在靠近太阳的时候,烧毁了自己。

为什么他们的自性,能达到这个境界,而俗人不行?

因为一愿不灭,一念不熄。

“愿”即是种子,而岁月中的信,即是念念不息。

孔子“敬鬼神而远之”,但他相信“天命”、承担天命、以身敬命。

其实苏格拉底、佛陀、耶稣都是。

我们的使命,若只体现于班级。那么放学了,使命便暂时消失;放假了,使命就暂时中断;毕业了,使命就告一段落。我要说,这还不够。

只有将最终的天命认识清楚,并在自己的全部生命中体现这个天命,敬奉这个天命,才能让生命达到至高的境界。

世俗之人,如何以身敬命?这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吗?

没有世俗之人。每一块木头里,都隐藏着一个佛——如果你把多余的木头去掉。

世俗是后天的,圣贤也是后天的,它们都不是先天的,都不是必然如此的。

世俗是后天的环境加选择所形成的,而成圣成佛,也同样是自己选择修炼而形成的

悟的是你,没悟的也仍然是你,悟与不悟,都只是你。

怎么理解“天命”?如何悟出天命?

在自己的处境中,发现自己生命最大的可能,它的实现,即是天命。——无论方式是沉静的,或者激越的。

如我,把践行新教育视为天命,因为它是我生命最大可能的实现——我经商会成*****做学术会成*****但这些都不是生命最大的可能。它们或只是小小的欲望的满足,或是对世俗标准的屈从。

而天命是一种至高的创造,它只能是一种诗意的创造,而不是标准化生产,因为世界的希望在于创造、诗意、和谐。

把一个班带好,这是使命,但还不是天命。促使你把班级带好,带到卓越的那个“因素”,才是你的天命。它会贯穿于你生命的所有地方,所有时间,它是生命终极的回答,也是人生第一问题。

寻找与回答它,都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是的,就像泰戈尔所唱过的那样——

我旅行的时间很长 旅途也是很长的。
天刚破晓 我就驱车起行 穿遍广漠的世界。在许多星球之上 留下辙痕。
离你最近的地方 路途最远 最简单的音调 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旅客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 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 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 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 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住在这里!”
这句问话和呼唤“呵,在哪儿呢?”融化在千般的泪泉里 和你保证的回答“我在这里!”的洪流 一同泛滥了全世界。

这也许就是一个人悟得之后的感受,我二十八岁时,投身于教育时,就仿佛此诗——当时我就读着这些诗。

原来你就在这里啊,可是我却苦苦地寻找了那么久。

原来生命最深远的意义,就在我的教室里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