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检验废品加工车间
医学检验废品加工车间:检以求真,见微知著,妄图从检验的旧仓库发现宝贝,从而变废为宝。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企业家杂志  ·  一张卡片炒至过万,潮玩发货排到8月,哪吒周边卖疯了 ·  18 小时前  
HR笔记本  ·  做HR后有哪些变化? ·  18 小时前  
高绩效HR  ·  全面升级!DeepSeek ...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可移动书架收纳神器 ·  昨天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建仓、买飞机、培训司机,中国物流“卷”向墨西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检验废品加工车间

从生化清洗缓冲液为什么我只选百龙腾——谈谈生化基质效应

医学检验废品加工车间  · 公众号  ·  · 2024-05-20 15:06

正文


Hello,everyone!Welcome to my channel.

开篇说明,本篇属于闲聊系列 。主要讲一些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可能会掺杂一些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没太多的规矩,大家看看就行,有兴趣的可以留言互相讨论一下。

在最开始的文章中,我曾经说过,自行更换分析系统中的清洗液且不经确认程序是一种不合规的行为。但是在实践中,使用非原厂的第三方清洗液却并不少见(尤其是生化分析系统)。我也曾询问过很多使用非原厂洗液的实验室人员,他们表示原厂和第三方的清洗液使用起来感知区别不大,对日常的室内质控和样本测试结果并无明显影响。同时我也接触到一些第三方清洗液厂家的技术人员, 他们表示生化分析系统清洗液更换后基本无影响 。但是有 化学发光分析系统的清洗液更换后,部分项目却较使用原厂配套洗液的结果出现了较大的偏倚 。后来慢慢一想,我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生化分析系统清洗液


生化分析系统中,我们选择双组分试剂为代表(没有稀释等额外步骤),其分析流程大致如下 (各个厂家生化分析系统运行流程有差异,以下案例并不代表现实情况)

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比色杯中的反应混合物无非就由样本+双组分试剂构成,其中样本占比是少量的,试剂才是整个反应体系的主角。一个分析开始时,各种组分经过液体传输装置,将其传输至比色杯中。在比色杯中进行反应、混匀等操作。这其中基本上是由试剂提供了合适的反应基质(这包括但并不限于整个反应所需的各种离子、PH值和相关的酶等物质)。 这其中大家会发现反应体系中根本没有清洗液的存在。那么清洗液在什么时候才会被使用呢?只有在清洗钢针和反应后的比色杯时才会用到,而且即使被清洗液清洗后,也仍然需要纯水对钢针和比色杯进行反复冲洗,以避免残留。清洗液从理论上说,对于整个反应体系不但没有什么正面作用,甚至清洗液残留会对正常反应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1]

那么一些仪器厂家为什么会对清洗液大吹特吹,非原厂会有多么多么有害,恨不得把吹原厂清洗液能“延年益寿”。 当然,原厂的清洗液品质是会好一些,对于仪器内部的管路和元器件是有一定的适配。但是恕我直言, 对于分析结果本身来说,基本没太大的作用


举个例子,你在家里洗碗刷锅时,你的洗洁精会对你炒的菜产生影响吗?除非你没有清洗干净或者有洗洁精残留,否则明显并不会有影响。或者说今天我用A品牌的洗洁精,明天我用B品牌的洗洁精,这对你炒菜能产生多大影响?当然,你要是厨艺不行硬甩锅,那当我没说。难道我买什么牌子的洗洁精还得要锅碗瓢盆生产厂家指定的吗?笑话!


因此,我就要用百龙腾。便宜好用,还不粘锅 PS:标题及此处均为名为“我腹有点黑”所写。怎么你也要给我寄律师函?要点脸不,草泥马的! )。


同样的道理,清洗液能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吗?而且在大量使用非原厂的第三方试剂时,试剂中含有各种酸碱物质对仪器的钢针和比色杯造成的损伤难道不比清洗液大吗?还有 同一个代工厂生产出来的换皮生化分析仪,竟然有人说洗液不能通用,理由竟然是洗液和试剂不配套 ,这样的理由我反正说不出口!


不要脸的人是这样的,在做售后的期间,我总是碰到所谓的非常厉害的售后。厉害在哪里,就是瞎几把扯淡的功夫一流。当然瞎几把扯淡也有人信,为什么,因为检验科的傻鸟多啊!人家说什么你都信,你脑子被猪啃了?

最搞笑的一个,有一家医院说我们的优生优育的产品没有阳性,送到第三方和妇幼做了都有阳性,而且出现好多次了。我说我无法解释,就转给我了我领导。

一会我领导说解决了。我问领导怎么解决的,领导说那个人也就是被临床问到了,只是需要一个解释。这就是《蜥蜴脑法则》中提到的人们的语言经常会隐藏自己的动机,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我的错误显而易见,我只是认为在专业技术上,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因为已经是实锤了我们漏检。

而我们的领导明白了这个人是还想做这个产品,并不是在乎结果准确与否,只是想找一个敷衍临床的答案。于是我们领导给他一个,就是说由于优生优育涉及到后续是否需要把孩子流掉,所以敏感性调得比较低。

就这,这傻逼就接受了。我真是草泥马了。你看看检验的傻逼多不多,还个个都专业。为了钱,你麻痹的脸都不要了?再就是一些售后,也是够不要脸的了,一天到晚瞎几把乱编,什么几把话都说得出口。你们的脸皮真厚,城墙拐角都不够形容,应该是钛合金的。

我要把这个傻鸟拿出来鞭尸。 这傻逼一看就是做售后把自己脑子做出来问题了。真是一条忠犬,一条大 舔狗。

我就说了检验科傻鸟多,售后傻鸟也多。不服,请原地去世( PS:此处紫色字体文字均为“我服有点黑”所写,不服请来咬我 )。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自配清洗液经过了相关的实验验证,相关论文已经表明经过长时间,多批次试剂的验证后发现,原厂清洗液和自配清洗液在比对中并未显示出显著差异,完全能够满足实验室使用要求 [2] 其实,生化清洗液更换最大的障碍其实还是更换分析系统组件后的流程问题,也就是需要一定的确认程序。这方面,现在的一些第三方清洗液已经合规化,甚至于一些试剂厂家也在推广其自产的清洗液 [3] 。确认流程已经并不阻碍实际的使用了。


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清洗缓冲液


而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却和生化分析系统就有些许不一样了。同样的,我们先以双抗夹心法的两步法为例,其大致分析流程如下 (各个厂家化学发光分析系统运行流程有差异,以下案例并不代表现实情况)

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化学发光分析系统中的清洗液相较于生化分析系统,在反应中多了一些应用。正是这一些应用,却造成了化学发光分析系统的清洗液难以替代的现象。大家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洗液”瓶身的正式名称。生化系统中一般就是“ Wash、Clean ”等字样,翻译过来也就是“清洗、清洁”,这也正对应其主要功能。但是化学发光分析系统中的清洗液一般不仅有“Wash、Clean”等字样,还会带有“ Buffer ”字样,这就是那多一点的重要作用— 缓冲

回过头看看化学发光反应流程,在加入样本和R1试剂(含有抗体包被的磁微粒)后,会经过混匀、孵育等步骤,整个过程中反应体系只有样本和R1试剂。而后会经过第一次洗涤,这次洗涤中由于磁分离装置的存在,抗体包被的磁微粒(未结合对应抗原)和抗体包被的磁微粒(已结合对应抗原)会被留下,而除此之外的其余物质会被冲洗掉(理想状况)。但是清洗过后会有部分化学发光仪器会将清洗缓冲液作为基质液加入至反应杯中,而后再加入R2试剂,进行第二次孵育。在这第二次孵育过程中,其反应体系就包含:抗体包被的磁微粒、清洗缓冲液和R2试剂。这其中可以明显发现,反应体系中的液体环境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反应基质已经变成了清洗缓冲液和R2试剂的液体成分。此时清洗缓冲液中的离子强度、PH值,甚至于液体粘度都会从方方面面影响抗原—抗体的结合。化学发光分析系统一般来说都是封闭系统,生产厂家在研发之初就已经标定了反应时的每一项参数。如果随意更换化学发光分析系统的清洗缓冲液,那么基质效应的出现就难以避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HR笔记本  ·  做HR后有哪些变化?
18 小时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可移动书架收纳神器
昨天
经济学家告诉你B  ·  唤醒国民,宜以利喻,勿以义责
7 年前
爱健身  ·  无器械怎样练出大胸肌?
7 年前
大家-腾讯新闻  ·  你身边有多少这样勤奋而让人讨厌的人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