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抑郁症、社交恐惧症一样,强迫症已经被严重泛化。在人人高呼强迫症的时代,真正的强迫症患者正在被边缘化。
返回检查已经关好的门、走路对准一条线、沐浴露必须挤三下,生活中人人都有一些小怪癖和小偏执。
大多数人会用“强迫症”来形容这种希望事情分毫不差的人或者过分的完美主义者。
尤其是看到下面的图片感到不适、内心蠢蠢欲动地想重新构图时,几乎可以断定自己就是“强迫症”本人了。
谈到“强迫症”,大家会立刻联想到一些自己无法控制的怪癖,并将自己对号入座。有网友分享了一些自己多年来的习惯,以证实自己真的有强迫症。
allenmai:最远的一次出门骑车骑了2公里左右,心里还是不放心,跑回家踢了几脚门,对自己说“嗯,门确定锁好了”,才又骑上车走了。晕啊……真痛苦!
左耳倒数:我的行为好像比较奇怪,走路的时候碰到砖缝、裂缝、马路画线之类的东西,绝对不肯踩上去,而是一定要迈一大步跨过去。
王小哈:喜欢10的倍数,电视音量一定要定在10的倍数上,空调一定要定在20℃,家里有同样的东西如果是11个,总要想办法扔掉一个。
疯狂的裙子:我看到那种老式的台扇就想把手指伸进去,住在18楼每次晾衣服都想往下跳。看到汽车过来就想把脚伸到车轮下。小时候看到钢笔就要想象刺进眼球蓝墨水滴答的情景,看到刀或锥子就要想被砍中刺中的样子,有时痛苦得简直坐立不安,但就是要去想。
以上的症状可能大家都多多少少有一些,平常也会作为谈资和好友说起。甚至经常能够因为这些小特征一拍即和,找到知己,生活因为它们变得酷炫和丰富多彩。
“强迫症”似乎已经成了许多人形容自己时的一个标签。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有些人更是将“强迫症”的潜台词定义为:“爱干净”,“做事严谨”,“完美主义”等等讨喜的特质。
“强迫症”对这些人来说成为了能够标榜自己的褒义词。这让许多人在大呼“我有强迫症”时,更平添了一丝争先恐后的意味。
不仅仅是“强迫症”,其他精神疾病也拥有着这样畸形的“光环”效果。
一个自称有“抑郁症”的人,往往是将自己塑造成忧郁多情、伤春悲秋的文艺青年;一个自称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也似乎会给人以清高脱俗,遗世独立的高冷印象。
“强迫症”等许多精神类疾病已经成为一些人的“朋友圈装逼利器”。给他们这种迷人效果的,正是人们对精神疾病的模糊认知。
他们利用了人们对心理疾病、精神疾病长久以来的错误认识:精神疾病患者的主观意愿对疾病起着很大的作用。
目前,强迫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疾病相关致残因素之一,对人类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调查发现,强迫症的发病率为2%~3%,多数症状在18岁之前出现,且与性别、文化、地域等无关。
我们生活中常常提到的强迫症,往往区分为以下三种:强迫倾向、强迫型人格、强迫症。
强迫倾向:有强迫行为或者强迫观念,但是并不严重,不影响正常生活,不会为此感到痛苦不堪。
强迫型人格:过分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追求完美,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难以适应,患者内心会经历矛盾和焦虑。
强迫症:强迫行为或观念非常严重,且在强迫中伴随着“反强迫”——因为自己的强迫行为痛苦无比,不想这样但是又控制不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真正经过医院确诊为强迫症,并且需要进行药物和精神治疗患者的生活与那些所谓的“强迫症”截然不同。
阿蹦跶:整整一个月没出过房门,不是不想出门,是根本走出不去。到了房门口就开始重复开关门,就这样来来回回一下午,直到爸妈回家强行把我抱到床上,所以根本不敢靠近门。
果子哥:每天能在宿舍的水池旁边洗七八个小时的手,手都洗蜕皮了,非常痛,但我还是觉得没洗干净,想继续洗。我才25岁,不知道这一生还要用多少时间去洗手,很绝望。
世界末日之后:每天洗澡要花至少三个小时,洗完必须用酒精把全身仔细地擦一扁。觉得哪个部位没擦干净,得来回反复擦。真的很难受,但觉得真的没洗干净。
普通人无法想象这种自虐式的病态行为,也根本不会去做。典型的强迫症患者也会对自己的行为也无法忍受,却欲罢不能。
几乎每个人都有些重复的行为或遵循仪式程序的动作,而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和强迫倾向最大的区别是,患者会长期在这种矛盾中不能自拔,不受控制地重复,感到极其痛苦。
有些行为是一个人的习惯,但只要他内心没有难受和痛苦的挣扎,也不能算是强迫症。
例如近期流行的“晚睡强迫症”,实际上只是现代人养成的“坏习惯”,根本不算作强迫症。
在各大社交网站宣告“晚安”之后,开始披头散发睡眼朦胧地玩起手机电脑,没到点的时候忍着不睡,到了点又觉得反正已经很晚了再玩玩吧。一边懊恼,一边享受熬夜的快感。无论第二天精神多么萎靡,但熬夜的时候总是快乐的。
承认自己的坏习惯,别拿强迫症当借口。
对于强迫症的成因,心理学界对此至今没有定论。但研究者们从遗传学、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等角度考察,近年来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强迫症的“有机可乘”,是因为我们所有人都会产生奇怪的想法。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侵入性思维”(Intrusive Thoughts)——许多人都有过抢劫、伤害他人、从高处跳下、偷看陌生人裸体的想法,这些想法无缘无故,不请自来。
幸运的是,多数人的这些思维转瞬即逝,不会演变成强迫症。但对有些人来说,某个想法在脑中卡住了,再也无法驱走。
神经科学家对大量强迫症患者做了大脑核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他们的大脑基底核出现异常。
基底核位于大脑深部,目前所知的主要功能为对自主和重复运动的控制。其运作很容易被启动,却很难被关闭,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强迫症会与它的异常有关。
后天环境也会对强迫症的形成造成影响。童年时期就形成的某些思维倾向让一些人更易得强迫症,心理学家将这些倾向称为失调信念(Dysfunctional Beliefs)。
与强迫症有重大关系的失调信念有三种:夸大威胁与责任的倾向;完美主义与对不确定性的抗拒;将个人思绪看得过于重要,因而忍不住想要控制它们的倾向。
有这些倾向并不意味着就会得强迫症,但这会让人过分放大那些侵入性思想。
至于是什么触发了强迫症,则因人而异。有些人的原因与某个心理或精神创伤有关,但没有一个特定原因可以解释所有案例。
社会文化潮流对强迫症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尤其是社会上流行的恐惧,往往在个人心中形成投射。
英国《自然》杂志的编辑亚当,19岁与一女孩约会后,为了向朋友吹嘘,谎称他们发生了关系,而且没有使用避孕套。然而接下来,同学回应的一句“你可能会染上艾滋病”自此根植在他的脑海,挥之不去。
此后他便患上了强迫症,旧牙刷、垃圾桶里沾了血迹的纸巾、朋友手上的创可贴……他觉得看到的一切都可能和艾滋有关。他会仔细检查自己接触到的所有东西,隔三差五就去血检,一遍又一遍地检查自己没有感染艾滋病毒的可能。
如今,强迫症已陪伴了他二十多年。每一天,他都在恐惧与焦虑中度过。即便作为一名科学记者,他知道自己的过度的恐惧是不科学、不理智的。强迫症折磨得他筋疲力竭,可他却依旧难以停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整个社会对艾滋病的恐慌最严重的时期。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精神压力的增大,多数人已经对各类精神疾病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而不是一味地将其归类为“神经病”了。
实际上,历史上也有一些著名的人都曾患有强迫症。
童话大王安徒生就是一名强迫症患者。他对于“睡觉时被人活埋”充满恐惧,所以每晚睡觉前都要在床头留一张纸条,指出他是在睡觉,不是一具死尸。
被称为“交流电之父”的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极度害怕病菌,为此,他不与朋友接近,独自在酒店住了十年。他还痴迷数字3,因此住在曼哈顿纽约客酒店33层的3327号房间。
爱因斯坦的好友库尔特·哥德尔是杰出的数学家,著名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就是他提出的。他也患有强迫症。由于害怕食物中毒,他从不碰妻子没有事先试吃过的食物。妻子病重后,他在美国普林斯顿的医院绝食而死。
不仅是强迫症,一切精神疾病,最重要的拯救指南就是:看医生!看医生!
许多人将精神疾病等同为“心情不好”,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需要去医院治疗,需要医生的进行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才能康复。
对于大众而言,正确地认识到各种精神疾病患者的痛苦,并且给予他们恰当的理解与关心,而非误解与忽视,就是最大的善意。
对于当下精神疾病泛化的潮流,很多心理医生和患者已经表达出了不满。无病呻吟是对真正患者的不尊重,同时更会造成人们对精神疾病错误认知的固化,加深人们对患者的误解。这对于大众正确地去认识与了解“强迫症”等精神类疾病,无疑是一种阻碍。
不止如此,长期宣称“我有强迫症”“我有抑郁症”,也许会慢慢把这个人真的引向疾病的深渊。
希望大家不要张口闭口“我有强迫症”“我有抑郁症”“我有社交恐惧症”,贴上这些标签不会让你酷炫。
参考文献:
[1] 黄喆慜, 左传涛, 管一晖. 强迫症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2,45(06): 376-378.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84.2012.06.015
[2] Polman A, Bouman T K, Geert P L C V, et al. Dysfunctional beliefs in the process of change of cognitive treatment in obsessive compulsive checkers[J]. Clinical Psychology & Psychotherapy, 2011, 18(3):256.
[3] 吴永熹. 人为什么会得强迫症. 腾讯文化
推 荐 阅 读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下载网易新闻